分享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高参88 2021-07-27

本篇要目:

**************************************

21.鹿城岗城址

东周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

22.固镇古城遗址

东周至东汉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

23.付将沟遗址

战国至汉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

24.东垣古城遗址

战国至汉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

25.武垣城址

战国至汉、隋唐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

26.东黑山遗址

战国、汉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

27.古宋城址

汉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

28.冀州古城遗址

汉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

29.后底阁遗址

北朝至唐           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

30.临清古城遗址

北魏至金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

***************************************

21.鹿城岗城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鹿城岗遗址是西周古城遗迹,位于邢台市。根据文献史料记载,邢国曾有三次筑城,分别为:“(商王)祖乙迁于邢”;“周成王封周公之子于邢,建邢国”;“春秋时期,齐桓公帮邢城筑夷仪城(传说在浆水一带)”。而如今的邢台老城据考证建于汉代。该遗址为古城遗址无疑。城墙内夯层、夯窝十分清晰。城墙已遭破坏,但西、南两面仍高于地面约6米,远看城郭十分清楚。城墙夯土非常纯净。该城建筑较早,很可能是在西周。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2013年5月,鹿城岗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2.固镇古城遗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固镇古城一是指位于河北邯郸武安市冶陶镇固镇村西北50米低凹处,为春秋至战汉时代古城址。武安的钢铁业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武安固镇便是一座蕴藏着千年冶铁历史的古城。战国时期,冶铁业是邯郸的一项重要手工业行业。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国考古家在武安固镇发现了元代炼铁遗址。从史料中可知,武安一带的冶铁业到了元代已成为邯郸一带的冶铁中心。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武安蕴藏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是我国著名的煤炭和高品位的铁矿石产区,拥有丰富的“两黑”——煤、铁资源,因此武安钢铁业在冀南地区可谓首曲一指。然而你可知道,武安的钢铁业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武安固镇便是一座蕴藏着千年冶铁历史的古城。当我走近古城遗址,看到那些依稀可见的古人留下的炼铁炉遗迹,思绪便穿越时空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2013年5月,固镇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3.付将沟遗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付将沟遗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为战国至汉代遗址,是重要的冶铁基地。1953年10月17日被发现,发掘87件战国铁范、陶器碎片、木炭屑、矿石碎块及烧土和部分筑石基遗迹。改写古代农业开始使用铁器的历史,为研究农业史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2013年5月,付将沟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4.东垣古城遗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东垣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东、西古城村。属于战国至汉代遗址,于1956年被发现。经2005年初步勘探,古城址为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面积约3平方公里。城墙墙基宽约20米,四周城墙均有遗存。地表暴露有大量陶片以及砖瓦残件。曾出土大量的燕赵刀币和西汉半两陶范。城址内的断崖上暴露的文化层中含有丰富的陶质生活用品和建筑构件的残片。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2013年5月,东垣古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5.武垣城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武垣城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县城东南偏北方向7.8公里处。东周显王十九年/燕后文公十二年(公元前三五零年)燕国政府置武垣县于今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境内,故依据中国城市建设史上有县即有城之说,此城始建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中国上古东周战国时期,武垣城在两汉时期发展到城市建设的鼎盛时期,隋唐时期之后开始逐步废弃。该城从建城开始即为河北中部海河流域重要城市,在我国华北冀中地区城建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武垣城遗址历史文物研究价值丰富,系肃宁两千三百多年城市文明发展脉络的真实物证。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2013年5月,武垣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6.东黑山遗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东黑山遗址位于河北省徐水县大王店乡东黑山村村南,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1200米,处于丘陵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发掘面积5200平方米。主要文化内涵以战国、汉代为主。发现战国时期小城址一座,遗存有灰坑、灰沟、房址、井、墓葬等遗迹及各类遗物。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2013年5月,东黑山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7.古宋城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冀州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冀州镇北关村一带,西至前赵村,北至后赵村,是汉代冀州古城西北面的一段土城墙,从东北向西南延伸,总长4500米,分布面积225万平方米,最高处8米,底和顶最宽处分别为30米和10米。沿汉城址西、北面的沟渠为原城的护城河。据考证,古城建于西汉高帝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汉时,该城城周12里。北宋时将城周扩大到25里。元、明、清各朝也曾增修。现古城墙高3—5米,基底宽30米,顶面宽4米。部分文物被定为国家二级、三级文物。冀州文物潜存丰富,开发价值巨大。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2013年5月3日,冀州古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29.后底阁遗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后底阁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东南29公里处紫冢镇后底阁村,是一处北朝至唐城镇遗址。2006年进行了勘查和发掘。清理出的遗迹有灰沟、灰坑、铺砖地面、窖穴。出土有佛教石、陶造像及残块,其中汉白玉造像的数量较多,雕刻精美。部分造像有彩绘、描金和铭文。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2013年5月,后底阁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0.临清古城遗址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临清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县城东南的仓上村东,时代是北魏至金。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6华里,东西宽3华里,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北城墙、北城门遗址犹存。城内主要建筑有:古县衙、钟鼓楼、文庙、奶奶庙、净域寺等,有多座汉代至北宋末年的古墓。出土有大量的瓷片,宋代六大瓷系、五大名窑中的大部分瓷器。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临清古城遗址,为后赵,北魏至金“临清故城”,因居于汉屯氏别河之东西而分“水东临清”和“水西临清”,后赵时期,改清渊县为临清县(临清之名始于此),建城于今临西县仓上村东卧牛坑内。史称“水东临清”,北魏年间又建临清城于今临西县仓上村南北月洼中,史称“水西临清”。隋代开挖的大运河永济渠段穿县西门而过。唐代,古县分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级,时临清县(治今临西仓上)为望县,乃贝州最大古县,析临清南部而建的永济城(治今北馆陶镇,原临清张桥店,详情见于旧唐书)与清河县同为紧县。时临清县有唐代最大的正仓,素有“国之北库”之美誉。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2013年5月,临清古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