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友必藏 | “汉字”与“书法”的发展历程你要知道!

 同聲相應 2021-07-27

《汉字与书法发展述略》

栾继生教授

中国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从一定意义上说,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又相互影响。学习书法,首先要了解汉字。汉字发展至今,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主要有篆、 隶、草、行、楷 5 种字体。篆书属于古文字,隶、草、行、 楷属于今文字。大略言之,篆书分为大篆、小篆;隶书包括古隶和八分;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行书分为行草和行楷;楷书包括魏碑和唐楷。

关于汉字起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即仓颉见到鸟兽之迹,认识到纹理的区别,而创造了文字,这就是传统的仓颉造字说。然而,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文字必须约定俗成,自然不可能由一人一时完成。鲁迅先生《门外文谈》说:“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 可见,文字当源于社会生活,产生于群众之中,即使仓颉存在,也只能做些整理工作。

结绳记事

郭沫若先生《古代文字之辩证发展》 说:“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 ……刻划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于省吾先生 《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 说:“不难设想,当时简单文字不会也不可能只限于陶器上,陶器以外,自然还有更多的简单文字,只是我们现在还看不到罢。”

半坡彩陶

现存古文字阶段的文字材料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 秦小篆刻石。甲骨文已具有了较严密的体系和规律,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可以推测,在甲骨文之前,汉字已有了相当长的发展期。甲骨文只是占卜文字,应不是商代文字的全部。《尚书》说:“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可知,商代还有其他文字材料,只不过可能早已湮灭或尚未发现。

甲骨文 宰丰骨

金文,即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起于商,盛于周。周初的金文笔画、结字都与商代金文相近,往往字形大小不一,多具变化。自周昭王之后,金文逐渐走向成熟,结字比周初铭文稳定紧密,平正而有规律性,书法意识、装饰意味明显增强,这都标志着汉字和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成熟。


金文  大盂

石鼓文因文字刻在 10 个鼓形石头上而得名。内容是记述春秋时代秦国国君游猎的四言诗,风格与《诗经》相似。秦继承了周的故土,因此石鼓文字与周代金文属同一体系,但又与金文有所不同,已露小篆之端倪,可谓上承殷周余绪,下开小篆先河。从字体上说,金文、石鼓文都属于大篆。

石鼓

西周时代文字较为统一。《说文解字·序》记载:东周时代,周室衰微,诸侯割据,任意省改文字,致使“言语异声、文字异形”。针对这种情况,“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秦统一文字,是将商周以来的古文大篆,整理成小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都是用小篆写成的规范文字。现存秦《泰山刻石》残石,可窥秦小篆之一斑。

小篆  泰山刻石

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推行于秦。但是,秦时官书浩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皇帝每日都须称取公文批阅,并有标准定量,足见其文书之繁。如此浩繁的文书,若都用工整的篆书来写,势必极为困难。于是,化圆为方,书写便捷的隶书便应运而生了。

秦简


    
许慎《说文解字·序》说:“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晋卫恒《四体书势》也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可见,隶书是为了适应日益繁重的书写任务,将篆书草写简化而产生的。近年考古发现的秦简文字,已表现出明显的隶书特征。但因刚从篆书脱胎出来,仍有浓重的篆书意味。

睡虎地秦简

由于隶书便于书写,逐渐推广。不过,西汉时隶书尚未成为正式的官用书体。洪适《隶释》说:“隶法虽自秦始,未有点画俯仰之势,终西京之世,学士大夫不留意此,故彝鼎所识,碑碣所刻,皆不复用之。”早期无波画的隶书也被称为古隶。至东汉,隶书完全成熟,成为广泛使用的通行字体。宏碑巨制,风格多样,蔚成大观。当时这种具有明显波画,呈左右分展之势的隶书,也称为八分书。《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 是其典型代表。《熹平石经》则是当时隶书的标准形体。


隶书  礼器碑

隶书的形成与确立是汉字的一次巨变,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字自此定型之后,一直使用至今,再未发生根本变革。

在隶书逐渐成熟的过程中,草书、行书、楷书也在孕育形成。《说文解字·序》说:“汉兴而有草书。”首先出现的章草,是在隶书的基础上省减笔画连笔书写而形成的。章草的字与字之间,各自独立,一字之内,笔画钩连省简,书写速度加快。章草《急就章》,与《仓颉篇》相同,起着标准字体的作用。其后,又形成了今草。章草与今草有着明显区别,章草横向分展,今草则纵向取势。章草字独立,今草则时有多字连绵。

章草  神乌赋
 

草书固然书写便捷,却不便识读,未能成为主流实用字体。因而出现了书写便捷,又容易识读的行书。

草书  冠军帖

行书、楷书初成于东汉,唐·张怀瓘《书断》说,行书“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行书的概念相对较宽,接近楷书者称为行楷,接近草书者谓之行草。行书并非出于楷书,相反,在由隶变楷的过程中,行书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桥梁作用。马叙伦《书体考始》 说:“行书者,在真、 草之间。盖(刘)德升为行书,视章草而加正焉。而(钟)繇为楷法,视行书又加正焉。”钟繇更被奉为楷书鼻祖。南北书风的不同也可为此提供佐证,刘师培《书法分方圆二派考》说:“真书之中复有南派北派之不同。其所以不同之由,则以南派之真字为行书之变体,而北派之真字则为隶书之变体。”北派楷书多方正,气势强悍,而南派楷书多圆润,妍妙流美,因其渊源不同之故。

行书  兰亭序

汉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名家辈出,书体精彩纷呈。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称“二王”,其楷、行、草书技法精湛,风韵深远,成为后世圭臬。《爨宝子》《爨龙颜》为隶楷过渡期之文字典型,堪称双璧。《龙门二十品》《石门铭》《张猛龙碑》为魏碑杰作。

爨宝子碑


    隋唐时期,政治统一,文化交融,南北风格归于一途,楷书渐渐成了汉字最为通行的标准字体。隋《龙藏寺碑》 集南北楷书之大成,“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薛稷)与“颜、柳”(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法度严谨,被奉为极则。其后,印刷术发明并推广,印刷所用字体亦多为楷书,楷书的地位更加巩固。同时,隶书、行书也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实用文字被使用。篆书、草书则基本退出了实用文字范围,而常用于书家艺术创作。


楷书  龙藏寺碑

书法艺术方面,宋元明清各有其胜。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皆为饱学之士,其书法都以行、草见长,个性鲜明,意境高远。元朝,赵孟頫书法风格婉媚,诸体皆能,尤工楷、行,与欧、颜、柳并称 “楷书四大家”。明代,科举取士催生馆阁体,楷书大多写得刻板僵化。能冲破藩篱者,如祝允明、文徵明、王宠、董其昌、王铎等楷书古淡精纯,行草姿态纵横。宋元明三代,楷、行、草为书法主流。清朝,考古、金石之学繁盛,篆、隶复兴,为书法注入新的生机,涤除元明积弊,书道重振,流风延至今日。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吴昌硕、李瑞清是其中杰出代表。 

黄庭坚《松风阁帖》

关于各时代书法艺术的整体风貌,前人曾说,晋人书尚韵,唐人书尚法,宋人书尚意,元、明人书尚态。此可谓高度概括。

从实用文字角度来看,有些汉字笔画繁难,不易书写,因而逐渐产生了相应的简写字。新中国成立后,公布并推行了简化字,这些简化字比原来的繁体字笔画大大减少,为识、写提供了方便。

周齐先生书法

文字的根本属性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因此,易于识读、 便于书写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与规律。趋简的动力推动着汉字不断演变,由篆到隶,由隶而生草、行、楷。各种字体在演变过程中,都经过了很长的交融期,逐步走向定型,书法艺术也随之发展变化。在实用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的相互作用下,书法艺术日益兴盛繁荣。直到现代,依然如此。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汉字仍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极强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章原载于《黑龙江教育》 2012(1)

【作者简介】

栾继生  笔名继声,教授 、硕士生导师,1963年5月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游寿教授,并长期担任游寿先生助手。一直从事历史文献和书法艺术的教学、研究与创作。曾主持相关研究项目,发表专业论著,举办个人书法展并出版书法作品集。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献学专业、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中国《史记》研究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