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到了一九八七年,“中日妇女书法展”在北京隆重举行,参展作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中方的两位耄耋女书家——萧娴先生与游寿先生,人书俱老,享誉盛名。当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设“中国当代女书法家作品选”专栏,刊登游寿先生与萧娴先生作品,沈鹏先生在前言中写道:“江南的萧娴与北国的游寿分别出自康有为、胡小石门下。萧娴与游寿历经坎坷,如今年届八旬以上,都宗法北碑,大气磅礴,人书俱老,当之无愧。”此后,“南萧北游”之说起。如今,两位先生已仙逝多年,让我们欣赏两位前辈的书迹,感受大家风范。 萧娴先生 (1902-1997) 字稚秋,号蜕阁、枕琴室主。贵州省贵阳人。父亲为西南名士、南社诗人萧铁珊。先生五岁丧母,自幼随父研习书法、篆刻。十三岁尝于广州书写丈二对联,名动艺林,被誉为“粤海神童”。1922年随父迁居上海,正式拜师康有为。先生一生以“三石一盘”(《石鼓文》《石门颂》《石门铭》《散氏盘》)为重。1984年调入江苏美术馆,从事专业创作,1991年后贵阳成立萧娴书法陈列馆,南京江浦求雨山成立萧娴纪念馆。先后任中国书协名誉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南京书协名誉主席等职务。 游寿先生 (1906-1994) 字介眉。福建霞浦人。1928年至1936年,先后就读于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师从胡小石教授。1941年至1957年,曾任职于四川女子师范学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图书馆、南京博物院筹备处、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学院。1957年来到黑龙江,历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哈尔滨师范大学设有游寿纪念馆。游寿先生在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领域多有建树。其书法独树一帜,享有盛誉。 ◁ 沈鹏先生 南有萧娴北有游, 碑无南北各千秋。 九霄王母书翰会, 席上嘉宾并蒂榴。 ▲游寿先生参展书作 ▲萧娴先生参展书作 ◁ 康有为 笄女萧娴写散盘, 雄深苍浑此才难。 应惊长老咸避舍, 卫管重来主坫坛。 ◁ 沈祖棻 八闽才调最知名, 口角锋铓四座惊。 牢落孔门狂狷士, 一编奇字老边城。 笺曰:介眉任教哈尔滨数十年,辄有归欤之叹,而卒不果行。其为人亦狂亦狷,特立独行,交游中所稀见。其为学长于考古,犹擅金文,亦精书道。女同学中治古文字者无多,君与子雍可云双璧也。 考古为乐 抚琴消忧 【“南萧北游”书作欣赏】 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而能发展古人; 后不同于来者,向来者去,而能启迪来者。 ——胡小石先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