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为艺术, 体现文化情韵, 这就要讲究艺术的修养。 杜甫有诗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对于书法,亦是此理。 多看历代各书家的笔迹、拓本, 广见钟鼎、碑帖, 增长自己的内在力量。” ——游寿先生《随感录》 游寿先生 (1906-1994) 谨选录游寿先生关于书法碑帖论述数则, 供我们学习。 西周炊器 大盂鼎 鲁灵光殿址刻石拓片 汉 《礼器碑》 汉 《华山庙碑》 钟繇 《戎路表》 书法要有个性。 钟书如鸿戏天衢, 王书如虎卧凤阁。 王书出于钟书而有个性。 历代名家书法都有个性。 倘没有个性, 就不成家了。 晋 陆机《平复帖》 《平复帖》与王羲之书札 魏 嘎仙洞石壁祝文拓片 魏 刘贤墓志 《瘗鹤铭》 焦山《瘗鹤铭》为江南有名摩崖, 年代、作者虽不可知, 养鹤笼鹅是南朝人事, 而瘗鹤尤足征为晋意识。 隋 《董美人墓志》 唐 褚遂良《乐毅论》 唐 李邕良《法华寺》 李邕传世碑刻甚多, 其书出于王而自有突出前人, 以行书入碑, 遒逸坚劲不可及。 故云:学我者死,似我者俗。 真学书名言。 善学书者拮英揽萃, 自知神妙变化。 唐 张旭《郎官石柱记》 善草者必先攻正书之规矩法度。 唐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唐 柳公权《神策军碑》 学颜者只有貌似, 近年印柳书, 甚失柳之韵。 学颜、柳者可谓画虎不成。 宋 苏东坡《寒食帖》 苏轼虽学颜书, 实取法晋人之逸放, 故其书行徐。 宋 黄庭坚《苦笋赋》 宋 米芾《伯充帖》 放达而有法度, 又精鉴定, 工画,创泼墨。 宋 文天祥《上宏斋帖》 文天祥, 爱国烈士, 虽不是名书家, 而雅正有度, 正如他名句 “留取丹青照汗青”。 明 倪元璐书法 倪元璐, 明亡殉国, 书法超妙, 画亦称逸品。 清 伊秉绶书法 伊秉绶, 篆刻亦精, 又擅诗、画。 书法不是孤立而谈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