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病例一

 钟家台 2021-07-28

临床病例一         

以前临床的点滴记录,将有可靠随访结果的,陆续发表于后,但愿对于理解辨证论治,有点帮助。

肺胀(过敏性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痞满“并病”证

男,75岁,19991018日初诊。自诉过敏性哮喘30余年,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多年,入冬和受冷风则加重,常住院治疗,且病情日渐加重,动则喘咳,胃胀不欲食。刻诊诉:住院甫出,胸中闷胀,心慌气短,动则尤甚,胃脘痞胀,不思饮食,食后胃胀更甚,且时时欲寐,卧反难寐,精神倦怠,时自汗出,大小便均内急而频。

查:形体偏胖,舌偏红苔厚腐腻,脉小弦。桶状胸,呼吸动度减弱,双肺闻及哮鸣音,中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心尖搏动剑突下明显,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腹部丰满而濡软,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诊断:①肺胀。②痞满。

辨证:此肺胀和痞满“合病”、“并病”之证,肺胃失于降肃,肺胀为陈年痼疾,日久而虚;痞满因其传变而成,其结塞为实,本《金匱要略》“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的原则,先用汤剂治痞,再议肺胀治疗。

予辛开苦降通络散结消痞,方用化裁半夏泻心汤,10余剂后,痞满得消,饮食得下,精神转佳。改用双仁理肺散:红参30g,黄芪30g,柴胡20g,桃仁、杏仁各20g,白芍20g,枳壳20g,葶苈15g,地龙15g,茯苓15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10g,五味子6g,炙甘草6g,共研为散,6g,日3次;百令胶囊五粒,日3次。服药1月,咳咯老痰如豆,其质如渣,朽而恶臭,日三五枚不等;3个月后,已是深冬,但病情好转,仍有老痰咯出,与去冬比较自觉大有减轻,治疗信心倍增。继续守方服用,至20006月,可散步2公里而不歇息,生活基本自理。久病顽疾,嘱其不要轻易停药,后辅以调和血脉的中成药,长服以防复发。随访至今,再未住院,今已85岁,仍然可以买菜做饭。

按:肺胀一病,病在肺气,气虚气郁相互促进发展,瘀血痰浊停滞其间,阻塞息道,令谷气与清气的和合障碍。本例由于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下传于胃浊阴不降形成痞满,肺胀与痞满“并病”,故治疗重点在气,先降胃气后理肺气。

肺中之气动而不居,升降出入散而不乱,下以肾为根,中以脾为助,赖肝气之疏泄,仰心血为运载,故肺气一病,累及其它四脏,而且致使内生痰瘀阻于息道之管腔,不能外祛,盘踞日久,则肺气升降欲息,出入欲废,既乏谷气与清气的充养,又使肺气阻滞而郁结,外不能熏肤御邪,内不能洒陈养脏,故重用参芪养元升清而补肺,四逆散升降出入助肺气机,五味异功散健脾胃以生金,防止病再传中土,桃仁、地龙、当归理血络消息道之瘀滞,葶苈泄肺中之痰浊,五味敛肺气之根本,再用白令胶囊补益肺肾,未治痰而老痰自出,老痰出息道畅,肺气逐渐恢复宣降功能,因此病情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