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陆泽文化:大禹与大禹治水

 点滴斋书房 2021-07-28

大禹画像

大禹,是夏朝的始祖,《史记》夏本纪第二有记载。关于大禹这个人物,在近代史上争议比较大。

早在20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辩”学派用“层累说”对中国上古史进行了一次检验,将上古的历史与神话分开,在对神话研究的同时去校正上古史。大禹这个上古人物就是在这个时期进行研究的。

围绕着大禹是神话还是历史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一个多世纪了,在考古工作快速发展的今天,大禹与大禹的传说以及与大禹治水的历史逐渐呈现出来。

遂公盨与大禹

2002年的春天,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从海外市场偶得一件青铜器,这件器物因外表锈蚀严重,器底的大部分铭文被土锈掩盖,且文字深奥难懂,特意邀请李学勤先生进行鉴定,李学勤先生看到这件铜器后,对器物的外形、沿口下的鸟纹和腹部的瓦沟纹进行了认真研究,当读到“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铭文后,认为这是一件讲述大禹治水历史的重要青铜器。断定这件器物的年代应属西周中期后段,即周孝王、夷王前后,并定名为遂公盨。此后李学勤先生发表了《遂公盨与大禹治水传说》一文,载于2003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遂公盨,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千克。椭方形,直口,圈足,腹微鼓,兽首双耳,耳圈内似原衔有圆环,今已失,圈足正中有尖扩弧形缺,盨盖缺失,器口沿饰分尾鸟纹,器腹饰瓦沟纹。器内底铸有铭文1098字,书法秀美,整齐匀称,行款疏朗,文辞古奥,字字珠玑。

经过李学勤先生研究,铭文释读曰:

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

差地设征,降民监德,

作配乡(享)民,成父毋。生我王

作臣,厥沫(贵)唯德,民好明德,

寡(顾)在天下。用厥邵(绍)好,益干(?)

懿德,康亡不懋。孝友,

经齐,好祀无[贝鬼](废)。心好德,婚

媾亦唯协。天厘用考,神复

用祓禄,永御于宁。遂公曰:

民唯克用兹德,亡诲(悔)。

遂公盨可以说明三个问题,一是西周时有古遂国存在;二证实文献中“遂人重德”的记载;三是说明大禹治水是可信历史。

李学勤先生说:“遂公盨的铭文和常见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很不一样,既没有开头的历日,也没有末尾的套话,因此乍看起来似乎不是全篇。其实盨铭首尾一贯,别成一格,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最突出的一点是与《诗》、《书》等传世文献有密切的联系,铭文前面讲禹的一段,尤其是如此。

盟铭'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迺差地设征。可以对照《尚书》中的《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还有《尚书序》:'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大家知道,《禹贡》这篇文字,近世学者多以为很晚,《书序》更是被人怀疑。现在证明,其文句与铭文符同,特别是“随山浚川”全同于《书序》,实在是令人惊异。”

遂国,舜的后裔建立的国家,在今山东宁阳、肥城。今山东宁阳县西北筑蛇丘县。《汉书·地理志》说:“蛇丘,遂乡,故遂国,春秋曰齐人歼于遂也”。郦道元《水经注》认为遂国都城在今肥城一带。在地近肥城有许多古文化遗址,考古人员认为是古遂城遗址,遗址的地表暴露有灰、褐、红色罐和鬲口沿、豆盘等器物陶片以及饰绳纹灰黑色较薄形小陶砖等。在一个叫南城台子的地方,保存有很高的土台,经考古专家研究,确定为春秋时遂国城址之一。

《春秋·庄十三年》齐人灭遂。注:舜之后,国在济北蛇丘东北。”舜姓妫,遂人当也是。”夏商封于遂地,到西周时重新分封,后成为鲁国的附庸国。春秋时代(前681年)被齐国灭亡。《左传》、《史记》中有:“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世世守之。”说是遂国继承了舜的德行,以德治国,世代延续。山东宁阳区域是古河水大陆泽“九河”区域,也是文献中记载大禹治水时导水入海的地方。《史记·五帝本纪》说大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东巡狩至于岱宗。有学者认为,这些地点均在山东的肥城、泰山一带。通常认为,遂国是禹的后裔,青铜器遂公盨的发现,不仅可以证实遂国重德的记载,也说明了遂国是大禹治水的遂氏。

大禹其史

尧舜时期,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然多次的整治,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四岳群臣向尧推荐鲧,鲧用了九年时间,洪水仍然泛滥不息。尧舜禅让,舜四方巡视,将鲧流放到羽山,却任用了他的儿子禹,让他继续治理洪水。

《史记》夏本纪第二:“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大禹聪敏机智,遵守道德,仁爱可亲,言语可信且可吃苦耐劳。与遂、益、后稷一起发动百姓分治九州水患。大禹治理洪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岛,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大禹在治理洪水的同时,还考察各地的物产,制定了“禹贡”,规定了“九州”应向天子交纳的贡赋。

大禹治水,首先从冀州开始,完成了壶口、梁山、太原、大岳山之南、太行等工程,治理了衡水、漳水和大陆泽,然后分流“九河”导水入海。其他地域,在兖州治理了济水和雷夏湖,将雍水和沮水汇流入泽中,将济水引入漯水与河水汇流。。在青州地区,对淮水、淄水进行疏通,将汶水转入济水。在徐州治理了淮水、沂水和大野泽,并将淮水、泗水转入黄河。淮河与大海的扬州“彭蠡既都,陽鳥所居。三江既入,震澤致定。”在荆州域将长江、汉水注入大海。疏导了沱水、涔水,治理了云泽、梦泽。并使长江、沱水、涔水、汉水航道畅通。在治理豫州时,导伊水、洛水、瀍水、涧水入河,疏浚了荥播湖与荷泽,还修筑了明都泽的堤防。通过治理,梁州岷山、嶓冢山都可以耕种了,沱水、涔水也已经疏通,蔡山、蒙山的道路也已经修好;在雍州治理了弱水,使水向西流去,泾水汇入了渭水。漆水、沮水也跟着也汇入渭水,还将沣水汇入渭水。

大禹不仅治理了“九州”的河流,还修筑了九条山脉的道路,其中开通了太行山及常山、碣石山的道路,这些道路与河流相连,形成“九州”水陆交通网络。

大禹治理了“九河”,制定了贡赋,使天下“九州攸同,四奧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滌原,九澤既陂,四海會同。”“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於是太平治。”舜帝与禹、伯夷、皋陶谈话,对大禹的功绩进行评价,大禹说:我只想每天勤恳努力地办事。大家敬重禹的功德,让天下以大禹为榜样。舜帝推荐大禹继承帝位,后来他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朝。

司马迁说:“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大禹到长江南会聚诸侯,因劳累死在苗山,为此葬大禹于此,改苗山为会稽山。

九州禹迹

大禹治水遍布全国各地,留下了许多治水的禹迹。如浙江绍兴大禹陵、安徽禹会村、四川北川禹穴沟、河南开封禹王台、、山东禹城禹王亭、宁夏青铜神禹洞、陕西韩城禹门、山西河津禹门口;河南洛阳龙门、湖北武汉龟山禹功矶、湖南长沙岳麓山禹王碑等等。

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距绍兴城区3公里。大禹陵背靠会稽山,前临禹池,古称禹穴,是大禹的葬地。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狩,上会稽,祭大禹,登秦望山,眺南海,感叹之余,命宰相李斯撰文刻于石上以歌颂秦始皇赢政,故又名“李斯碑”。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司马迁上会稽,探禹穴。所谓“禹穴”,也就是埋葬大禹的地方。或言大禹陵寝在今"大禹陵碑亭"下面。

据《舆地广记》记载:“秦望山在(绍兴)州城正南,为众峰之极,始皇登之,以望东海”,故名。《水经注》记述“秦始皇登会稽山,刻石纪功尚在山侧”。

在浙江绍兴保留有许多与大禹有关的史迹,有禹陵、禹庙、禹祠、禹井、禹穴、会稽刻石等等。

会稽刻石,秦李斯篆书。是始皇东巡六大刻石之一,风格似峄山碑,笔致工整,结体规格化,是掌握小篆结构的重要资料。原石唐以前已失,至元代有重刻本。

在山东禹城,《尔雅·释文》中记载:“禹疏九河,用工极众,沿河工难,众徒惊骇,故曰'徒骇’。”意为,大禹治水疏浚九河,在此河施工时,用工极多,施工难度极高,众人害怕完不成任务,所以得名“徒骇”,这便是徒骇河名由来。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在其驻足的具丘山上修庙建亭。据旧志记载: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时,曾在此以具丘为山,登高望远,察看水势,“具丘山”因此而得名。禹城旧志说:“禹邑城西有台,名曰具丘,相传禹疏九河常驻足也。”在此遗留下许多大禹治水的遗迹,如禹息故城、禹迹亭、徒骇河、禹堤等。

唐代时将古禹城县城南门名之“禹迹”,东门名“祝阿”,西门名“鬲津”,北门名“都阳”。具丘山有禹王亭,相传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扩建至明代规模宏伟壮观,明万历年间,翰林刘士骥作《禹迹亭记》:“城西南隅地多积水,旧名“皇城”。不知其所繇。或曰禹名此,盖禹行宫云;或曰禹台在城西十里,高十仞,广倍之,相传禹所憩也。”清代乾隆皇帝为之题写“禹王亭”手迹。

根据学者们的考证,安徽省蚌埠怀远涂山有大禹禹迹。《水经注》引用《吕氏春秋》时提到:“淮水自莫邪山,东北径马头城北,魏马头郡治也,故当涂县之故城也。”“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故江淮之俗,以辛壬癸甲为嫁娶日也。禹墟在山西南,县即其地也”。《吕氏春秋》及《水经注》提到的禹墟,在今安徽蚌埠的禹会村。在怀远附近,有一个名为禹会村的小村子,至今流传着“启母石”和“台桑石”的传说,为涂山氏望夫化石和“启所生处”。

1980年代,文物部门禹会村发现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使禹墟的传说有了考古学印证。禹会村遗址分布淮河东岸大堤,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300米。2006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此进行试掘,发现一处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的龙山文化早期大型建筑基址。2007年再次发掘,发现大型祭祀台、祭祀坑等文化遗迹。

《左传》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万国”是指前来参加会盟为数极多的部落首领。“执玉帛”即手持贵重礼物朝拜大禹,可见会议规格之高。禹会村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及大禹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汉书、沟洫志》记载:“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以凿龙门,劈伊阙。”《越绝书》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尹阙,通龙门。”龙门在今陕西韩城、山西河津两县之间。禹凿龙门最早见于《墨子·兼爱》,说:“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注后之邸,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郦道元《水经注》说:“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经》所谓龙门矣。《魏土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岩际镌迹,遗功尚存。岸上并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灭,不可复识,一碑是太和中立。”扬雄《河东赋》:“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于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于龙门。”

大禹开凿龙门,是大禹治水最重要而又艰巨工程之一,历代文人为之咏唱。

河南洛阳亦有龙门,为大禹时的“伊阙”。据《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汉书》沟洫志也说:“昔大禹治水,山陵挡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司马光有“凿龙山断开天阙,导洛波回载羽觞”的名句。

孟门,在山西省壶口瀑布下游三公里的孟门山。有“天下黄河第一门”之称,也因此得名“孟门”。《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大禹治水劈开蛟龙壁,使河水顺流而下。专家在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还留有大禹治水时凿过的痕迹。

大禹与鲧堤

河北南部太行山、古黄河、漳水、大陆泽都是禹贡九河、九泽、九州中的之一,河北南部是禹鲧时期重要的活动地区。

河北南部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略低,南部西依太行山,东部呈南部向的山前台地,平均海拨80米,发源于太行山的数条河流加杂着自山西平原的泥沙不断沉积,这样使大陆泽地区多次淤塞导致古黄河水患不断。为了治理古黄河的水患,传说禹的父亲鲧用“堵”的方法进行治理,在河南内黄、浚县,河北邢台、山东临邑、冠县古黄河的流域还保存着传为鲧治理水患的“鲧堤”。

鲧堤是古代防治洪的大堤,又称禹堤,鲧堤还称金堤。西汉末年黄河泛滥,绥和二年(前7年),汉哀帝下诏“博求能浚川疏河者”贾让研究了前人治理河患的历史,并对黄河下游地区进行了实地的调查,提出了《治河策》,认为战国时“齐与赵、魏以河为境。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赵、魏亦为堤去河二十五里。说:“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滥,期月自定。”文中的“金堤”就是鲧堤,金堤的范围是指今河北省大名、磁县、涉县、武安、临漳、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邢台,河南省滑县、浚县、内黄及山东省冠县等县。

据宋代李垂《导河书》记:“曹公所在开运渠东北有伯禹堤,盖鲧所留也,而禹修之,世遂曰禹堤。”与河北相邻的河南的内黄县、浚县等地区也保留有鲧堤。《汉书.河洫志》记载:“内黄界中有泽,方数十里,环立有堤,盖鲧所筑”。明嘉靖版《浚县志》记载:鲧堤在浚县城东,相传禹治水于此。《大名府志》:“浚县北有鲧堤,内黄亦有之”。《重修滑县志》也记述说是:“鲧堤在今硝河坡东,临河废县东北。南端起于东、西白茅,历后河、高王庙,直达于濮阳县境,延长五十余里……”。明代《一统志》也有同样的记载:“鲧堤在开州城(今濮阳)西十一里,自浚县入界。”清人阎若璩在《尚书古文疏证》书中也记载:“更考乐史《寰宇记》云相州安阳县有鲧堤,禹之父所筑。”

在河北南部地区邢台境内的威县、清河、临西、南宫等县保存有古堤,地方志书中称为鲧堤,现古堤宽15米,现保存高度7米左右。关于鲧堤的走向,民国版《临清县志》记载:“自尖冢起,北经张堤、仓集镇、堤口、吕寨入曲周”(指今威县)威县境内保存长度约20公里。清康熙版《威县志》记载:“鲧堤自堂阳延入甘陵,经威县邵固集北,其村有名圈里者,三面濒堤。上宽二丈有奇,高二丈有奇”。清河县境内大堤北而西北行至威县东小庄、孙庄等村,再向北折入南宫境,堤势渐缓。

历史上为了防止水患,历代曾多次对大堤进行了修筑。2004年7月,配合邢、临高速公路的建设,河北省文物考古部门对鲧堤(吕寨南高速公路段)进行了一次局部的发掘。发掘大堤上宽34米、高4.5米。在大堤的夯筑层发现有唐、宋砖瓦、陶瓷残片、残夯石等。考古部门认为这段古堤应为宋代时修筑的。考古人员又据夯土层堆积情况推测,大堤在宋代时曾多次修筑。

宋代司马光有咏鲧堤诗:“东郡鲧堤古,向来烟火疏。堤封百里远,生齿万余家。贤守车才下,疲人意已纾。行闻歌五裤,京廪满郊墟。”

关于大禹文化的研究,在中国先秦史学会的指导下,在全国各地展开了不同深度的讨论。山西、山东、四川、河南、安徽、浙江等地都进行不同深度的研究工作,相对来说,河北的禹鲧文化研究还比较落后。河北及周边地区在禹贡时期为九州之冀州,各个地理志及先秦辞典籍都指明古河水流经河北地区,并在太行山东麓形成大陆泽,河北南部地区有黄河故道和大陆泽遗址,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新发现,沿太行山东麓山前台地及环大陆泽地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密集,为研究禹鲧时期的文化提出很多新的材料,结合出土文献、传世文献相互印证,会揭示许多新的问题。比如说宁晋县有尧台村、历城村。尧台村传为尧舜禅让的地方,历城村旁有土山历山,已被大水冲平;汉置历乡侯国、历乡县。《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莽曰:历聚”。《地形志》:“瘿遥有历城,在今宁晋县东二十五里。”传为舜耕历山的地方。《史记.五帝本纪》曰:“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这些记载和传说虽然确有学术上的可商榷的地方,但为我们研究尧、舜、禹鲧时期的文化提供了可参考的线索,给研究禹贡时期文化提供了很多宝贵资料。

遂公盨及拓片

李白书禹穴

绍兴大禹陵

涂山有夏皇祖庙

禹会村遗址

导山导水北图

南宫丹朱墓

威县鲧堤

汉巨鹿郡图

老漳河故道

元明清大陆泽图

民国时期的黄河洪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