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青瓷最高水平:美到极致的梅子青釉瓷,仅是一眼便难放下

 历史探奇 2021-07-29
作者:M·辰

图片
#瓷器篇—33#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现在,2021年重头戏——瓷器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 

图片
(龙泉窑青釉莲瓣碗,宋;四川博物院藏)
 
前面说到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最高光的时代之一,除了有声名遐迩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民窑也誉满四海,如磁州窑、龙泉窑等。磁州窑是当时中国北方生产能力最强的民窑代表,而龙泉窑则代表了南方最大的民窑生产体系。著名考古学家陈万里先生曾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可见龙泉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
 
今天,咱们接着说宋代著名民窑——龙泉窑
 
(本文图片由M·辰、福元拍摄,版权所有

图片
(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碗,宋)
 
龙泉窑原料
 
龙泉窑因地理位置原因,其制瓷的土料中富含石英以及高岭土、绢云母等矿物质,这些物质在窑炉还原气氛中能够使胎色呈现出白色或灰白色。而如果在瓷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紫金土,则胎色便会呈现出黑色,这也是龙泉窑瓷胎色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原因。
 
胎的色调对釉色有一定的衬托作用。龙泉窑瓷器的颜色以青绿色为主,颜色偏深,这是因为在胎土配方中添加了一定量的紫金土,从而增加了胎色的深度。(紫金土:含铁量较高的一种土料) 

图片
(龙泉窑粉青釉凸花葫芦瓶,南宋;国家博物馆藏)
 
龙泉窑釉色
 
龙泉窑最引以为傲的是它青雅如玉的釉色
 
北宋时期,龙泉窑所使用的釉料为石灰釉。
 
什么是石灰釉
 
之前,我们在介绍“釉的发明”一文中详细介绍过釉的成分。釉本身是由石英、高岭土、草木灰等矿物原料按一定比例、经过相应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浆状物质——釉浆;将釉浆施于胚体表面,经高温烧制后,便会在器物表面形成一种玻璃质,人们称其为“釉”。石灰釉,即是指釉料成分以石灰石(碳酸钙、二氧化硅等)为主的釉料。
 
石灰釉因其自身成分原因,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黏度较小,容易发生流釉现象,因此使用石灰釉的瓷器通常釉层相对较薄。而北宋时期的龙泉窑所使用的就是石灰釉,故而在产品釉色方面,除了常规的青绿色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之处。
 
但是,时间进入南宋后,龙泉窑工匠发明了石灰碱釉创烧出了脍炙人口的粉青釉梅子青釉色产品,使龙泉窑瓷器一时间声名鹊起,美誉如潮。 

图片
(龙泉窑青釉莲瓣碗,宋)
 
石灰碱釉
 
石灰碱釉是在石灰釉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些成分及比例做了调整,比如增加了碱金属钾的含量、降低了氧化钙的含量等,将石灰釉改进成了钙钾釉。由于碱金属含量成分的提高,在高温作用下釉料的黏度加大,流动性降低,从而形成了厚厚的釉层。南宋以后的龙泉窑瓷器普遍釉层较厚(如上图),就是因为改用了石灰碱釉的原因。同时,在烧制工艺上也采用了多次施釉法,即素烧——上釉,再素烧——上釉,如此反复三至四次,最终烧制出了温润如玉的厚釉青瓷。
 
石灰碱釉的发明与运用,对青瓷釉色来说是一个创造性的巨大改进,它使瓷器表面获得了一种如青玉般质感的釉色效果。其釉层凝厚,釉面匀净,犹如天然美玉。
 
龙泉窑釉色以粉青、梅子青色最负盛名 

图片

龙泉窑梅子青釉弦纹三足炉,宋;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源自故宫官网)。
 
这釉色,仅是一眼,便再难放下。梅子青釉代表了中国古代青瓷生产的最高水平。
 
图片
(龙泉窑青釉莲瓣盏,宋;四川博物院藏)
 
以龙泉窑粉青、梅子青为代表的厚釉把中国青瓷的釉色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也体现了宋代美学的极高境界:无须浓妆艳抹,无须华丽粉饰,于清淡中见高雅,不着一字,却尽显风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