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子张问明(12-6)

 经义工坊 2021-07-29

任何人都想做一个明智之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指从全方位了解事物的真相,不要偏听偏信,才是明智之举。本章孔子则从正确对待谮愬之言教诲弟子做明智高远之人。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注释】
浸润之谮(zèn):浸润,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透,无声无息。谮,谗言。这里形容谗言如水之浸润,难以觉察。
肤受之愬():肤受,像皮肤感觉到疼痛一样。愬,诬告。这里形容诬告、诽谤让人有切肤之痛。
明:明智,明辨是非,明白事理。
远:有远见。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孔子说:“像水浸润物体那样逐渐起到作用的谗言,像切肤之痛那样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就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水浸润物体那样逐渐起到作用的谗言,像切肤之痛那样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就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颛孙师,字子张,孔子弟子,“子张之儒”创始人。《论语·先进》记载“师也辟”,子张的性格有点偏激。颜回、曾子升孔庙陪享后,子张补入“孔门十哲”。子张“问明”,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做才算是智慧、聪明、开明、明智?孔子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讲了一个具体的现象。
“浸润之谮”,“谮”就是谗言。谗言如水,如果听多了、听久了,就如水浸润着人一般,久而久之就感觉不到水的存在,不知不觉就接受了它的影响。
“肤受之愬”则有两种解释。“谮”也是指谗言。有人认为,谗言如灰尘,灰尘慢慢落到皮肤上,皮肤不知不觉就蒙上了一层灰尘,人却丝毫没有觉察。有人认为,谗言如尖刀,尖刀划破皮肤的刺痛,只有自己才能感受那种痛苦,别人无法体会。 
朱熹则认为“愬”指愬冤,澄清谗言带来的冤枉、冤情。朱熹《论语集注》:“毁人者渐渍而不骤,则听者不觉其入,而信之深矣。愬冤者急迫而切身,则听者不及致详,而发之暴矣。二者难察而能察之,则可见其心之明,而不蔽于近矣。此亦必因子张之失而告之,故其辞繁而不杀,以致丁宁之意云。”诋毁人的,像水浸润物体那样逐渐浸入而不骤然,听的人不知不觉听了进去,久而久之就会深信不疑。急于澄清冤情的,往往会急迫地向人解释、倾诉自己的亲身感受,听的人则不愿意或者不能够分辨详情,而导致情绪激动、言辞激烈。这两种情况难以觉察却能够明察,可见这样的人心里很明了,而不会被身边的人所蒙蔽。这也必定是针对子张的缺点而说,所以言词反复两次而且没有结束语,以此表达叮咛弟子的意思。 
谣言止于智者,谗言同样止于智者。不管遇到哪种类型的谗言,无论是否能够觉察,无论是否有切肤之痛,“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无论什么样的谗言,一旦到了自己这里就行不通,不受谗言所蛊惑、所刺激,那就是明智之人,那就是有远见之人,就绝对不会被谗言所侵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