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神宗:爷爷留下的天下,并不像想象的美好

 无犀之谈 2021-07-29
诤苏03 神宗:我爷爷给我留下的天下,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神宗与王安石的君臣组合可以成团,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确实因王安石的改革方略足够创新,打动了皇帝,另一方面,宋自建国以来,其实并不像王安石所说的“百年太平”,内忧外患从未真正平息。
神宗之前,略过短暂的英宗朝不提,再向前,是宋朝第四任皇帝,也是大宋三百年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在他四十一年的皇帝生涯中,诚如其庙号,“仁”是其一生功业。
但是,事有两面,人之为仁,与政之为仁,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当仁则仁,事遂;
当不仁而忍,必坏之!

对于仁宗,《宋史》称,"为人君,止于仁。"
这个评语就很有意思了。
对,如果仅以对于一个平民的标准来考量,“仁”已是很高的评价了。
但如果以一个君主的标准来考量,你如果只做到了仁,实在是远远不够。
这里不具体讲述仁宗朝的得失,有兴趣的朋友,推荐一本专门写此问题的著作《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

一言以蔽之,仁宗一朝,政治上行汉朝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但国政上面临的却是清乾隆盛世中后期的财政危机,也就是盛世之下的危机四伏。
(题外话:关于乾隆朝的得失,个人推荐张宏杰先生的著作《饥饿的盛世》,绝对颠覆你对乾隆盛世的传统认知。)

北宋中后期,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三冗:
冗官
冗兵
冗费

这事儿其实也不能完全怪到仁宗一个皇帝头上。
太祖兵变袍加之日,已经对藩镇之祸有切身体会,所以才定下了文治天下的基本国策。
可是文人与武将,就像男人与女人,一自火星,一自金星,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和工作模式。
从好的方面讲,这造就了大宋帝国完全有别于中国古代其他任何一个朝代的独特风格;
但从坏的方面讲,这真是一个有些畸形的帝国,所谓承平百年,实在是一个假象。

当然,以今天的和平视角来看,绝大多数的观点都认为宋辽澶渊之盟,以及后来南宋的宋金和议,虽然宋朝损失了一些金钱,但换来了长久的和平,非常值得。
但如果以一个国家的的主权视角来看呢?
为了规避本文的发布风险,这里我仅以民国为例吧——
假设日本侵华之后,委员长提出议和,并承诺每年都送给天皇一笔大钱,还同意以山海关为界,双方撤兵,在秦皇岛设榷场,中国人可以在这儿买日货……
这事儿是不是你听着都觉得忍不了?
你可能说了,中日之间,那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日本人侵略到了我们的国土上了,辽宋不一样。
辽宋怎么不一样!
在古代,以宋朝人的视角上,辽国就是番邦外国,而辽人侵占的燕云诸州,在上一个汉人主导统治下的帝国——唐朝,那就是汉人的国土。
从这个意义上,辽国就是占领了大宋汉人的江山。
以宋朝人的视角看,与辽人签订的澶渊之盟,就是一场丧权辱国换和平的不平等条约,和民国人眼中看到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并无本质区别。

与辽人的关系刚刚稳定,党项人又在西北闹事,依然是让汉人头痛的彪悍骑兵,频繁袭扰边境。
后来,宋朝采取了与辽国一样的外交策略:能用钱解决的,绝不动手。
而这一次付出的经济代价可比送给辽国的要大太多了。
澶渊之盟的协议是,宋每年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而与党项人谈成的交易是:每年贡银一百二十五万两,而且再加上过年过节也要给些礼品慰问,总总算下来,一年要付出的经济代价超过二百万两白银。
这事儿已经很明白了,西夏人看到了契丹人占的便宜,知道宋朝好欺负,而且愿意出钱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宋帝国的地缘形势更加严峻了。
看北宋地图一目了然——
辽在帝国的正北方压制中原,夏在西北边陲虎视眈眈,成掎角之势。
与此同时,夏辽两国又过从甚密。
更要命的是,宋的国土层次几乎没有防御能力。
在中国古代,只有宋帝国以开封建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其他古都大概都有个承前启后的关系,比如长安城、北京城。

(注:开封号称七朝古都,实际上,战国魏、五代梁晋汉周建都开封都是受迫于国家疆域所制,而金在开封设置的仅为南京陪都,并非行政中枢意义上的首都。

这样看来,仅北宋时,开封才真正意义上作为大型集权制中央帝国首都而存在。)

这绝非偶然。
只因为,开封以北,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这真是一座奇葩的国都。
长话短说,当年轻的赵顼继位之时,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三冗两敌一平都的危机局面。
试问,如果你在他那个位置上,你当如何?
且不论什么康熙、唐太宗、汉武帝那样的超一流天赋的流弊皇帝,任何一个只要没尿到刘禅那个级别的皇帝,都应该在心中升起一个念头:改革!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