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SN壁报丨一览浪漫之都学术盛宴

 协和麒麟 2021-07-29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20年学术年会将通过大会报告、学术交流专场、青年论坛、医学继续教育课程等对肾脏病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交流,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的发展,提高肾脏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传承鼎新,励行致远。

其中,壁报板块,共入选肾脏基础研究、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儿童肾脏病、遗传性肾脏病、肾脏病理、肾脏病护理、代谢性肾损害共13个领域的近千篇壁报。

跟随协和麒麟医学一同,阅览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领域的部分精彩华章吧~

目录

1.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有哪些影响因素?

2.腹透与血透患者主动脉弓钙化特征有何不同?

3.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透SHPT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4.哪些危险因素可能造成腹透患者终止腹透?

5.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CKD-MBD有哪些特征?

6.DOPPS中国研究基线数据有何特征?

7.FGF21是否可以作为血透患者骨质疏松的敏感标志物?

8.微炎症状态与CKD-MBD进展是否存在相关性?

容 Merry Christmas

向上滑动阅览

1.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有哪些影响因素?

作者:余沛、赵子豪、路漫漫、卢利倩、高丹

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相关因素,以期指导腹膜透析,为预防腹膜炎的发生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规律腹膜透析患者22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2016ISPD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预防和治疗建议》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满足以下3项中的2项:1.有持续的腹膜炎临床表现,如腹痛、腹膜透析液浑浊等;2.腹膜透析液细胞计数>100×106/L;3.腹膜透析液细菌培养阳性;4.年龄≥18岁;③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排除标准:①患有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者;②伴有恶性肿瘤患者;③急性肾损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腹膜炎分为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血白细胞、血中性粒细胞比例、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C反应蛋白、电解质等,探讨分析腹膜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果:226例腹膜透析患者中68例发生了腹膜炎,158例未发生腹膜炎。其中腹膜炎组:男性30例,女性38例;年龄23~71岁,平均46.54±11.53)岁;非腹膜炎组:男性100例,女性58例;年龄19~78岁,平均45.99±11.96)岁。两组性别构成比、年龄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间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清磷、血肌酐、白蛋白、血清铁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血小板、血尿素氮及血钠、镁、氯、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发生腹膜炎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C反应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血磷水平是腹膜透析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向上滑动阅览

2.腹透与血透患者主动脉弓钙化特征有何不同?

作者:汪年松

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腹透和血透患者主动脉弓钙化情况比较和危险因素分析,及主动脉弓钙化对两组患者生存预后影响。

方法:177例腹透和147例血透患者入组,其中腹透组主动脉弓钙化病例66 例,血透组8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残余肾功能,采用胸部X线检查评估主动脉弓钙化程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弓钙化情况,二元logistics回归法分析主动脉弓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主动脉弓对两组透析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及差异性。

果:血透组主动脉弓钙化发生率(59.86%)高于腹透组(37.29%),其轻度和重度钙化发生风险均高于后者,风险比分别为1.884倍和2.580倍;残余肾功能是影响两组透析患者主动脉弓钙化的独立因素(腹透组:OR=0.762,95%CI 0.645~0.901,P=0.002;血透组:OR=0.509,95%CI 0.362~0.717,P<0.001),且腹透组残余肾功能平均水平显著高于血透组;两组透析患者中,中/重度主动脉弓钙化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高于无钙化者,其风险比,腹透组为17.833倍,血透组为20.056倍;中/重度主动脉弓钙化对透析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在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

结论:血透患者主动脉弓钙化发生率及钙化程度高于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显著低于腹透患者是其主动脉弓钙化发生率及钙化程度高于后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两组中/重度主动脉弓钙化患者的死亡风险均显著高于同组无钙化患者。

向上滑动阅览

3.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透SHPT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邱小波、吴雪莹、徐天华、姚丽

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患者更为突出,SHPT不仅与慢性肾脏病患者骨病显著相关,而且与血管钙化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的增加密切相关。西那卡塞作为钙敏感受体激动剂,可以直接作用于甲状旁腺主细胞表面的钙敏感受体,增加钙敏感受体对胞外钙离子浓度的敏感性,从而抑制PTH分泌。

方法:本研究收集了本院10例维持性血透并发SHPT、接受西那卡塞治疗的患者,观察血iPTH水平、血钙、血磷、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治疗后患者骨痛、皮肤瘙痒、四肢乏力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治疗期间患者胃肠道反应、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果:10例患者应用西那卡塞治疗8-12周后血清iPTH水平(60.83.±43.82)pmol/l与治疗前(140.87±123.36)pmol/l比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血钙(2.10±0.41)、血磷(1.68±0.61)与治疗前血钙(2.66±0.35)、血磷(2.11±0.66)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轻度上升、血肌酐及尿素氮轻度下降(P>0.05)。西那卡塞的平均有效剂量为50mg/d,平均起效时间为9-10周,临床症状如骨痛、四肢乏力、皮肤瘙痒等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低钙血症,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服药起始阶段出现肌肉疼痛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

向上滑动阅览

4.哪些危险因素可能造成腹透患者终止腹透?

作者:李金娥、杨东、张磊、符晓、刘映红

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目的:探究腹膜透析置管病人终止腹透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腹透置管至少三个月的744名慢性肾衰竭患者,终止腹透的结局包括转为血液透析、肾移植。我们运用Logistic回归对拟分析的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iPTH、校正钙、血清钠水平、有无糖尿病、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以及是否发生腹膜炎进行分析。

果:研究发现纳入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血清钠低于136mmol/l(OR 2.251,95%CI 1.185-4.276;P=0.013<0.050),男性(OR 1.840,95%CI 1.313-2.577;P=0.00<0.05)及发生过腹膜炎(OR 3.689,95%CI 2.512-5.418;P=0.00<0.05)的患者终止腹透的风险显著增高,尿素氮水平(OR 0.955, 95%CI 0.932-0.980;P=0.00<0.05)和iPTH(OR 1.006, 95%CI 1.00-1.011; P=0.036)与终止腹透的风险轻微相关,而其他因素像年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校正钙水平、有无糖尿病以及是否使用β阻滞剂、ACEI/ARB未见相关。

结论:本研究发现腹透病人中低钠血症、男性及发生腹膜炎的患者终止腹透的风险增高,纠正低钠血症和预防腹膜炎的发生对于延长腹膜透析时间有指导意义。

向上滑动阅览

5.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CKD-MBD有哪些特征?

作者:张睿

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研究吉林省人民医院原发病为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患CKD-MBD的基本情况,比较分析糖尿病肾病组(DN组)及非糖尿病肾病组(非DN组)的差别,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升高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该中心2018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原发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n=61)和非糖尿病肾病组(n=107),根据2017年KDIGO发表的最新指南比较两组各指标的达标率及特点,并对导致iPTH升高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对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果:该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DN组中低转运型骨病的患病率为16.39%,高转运型骨病的患病率为14.75%,非DN组中低转运型骨病的患病率为15.89%,高转运型骨病的患病率为32.71%。两组透析龄分布:DN组1.5(1-3)年显著低于非DN组3(1.5-6.6)年,p<0.05;iPTH水平:DN组225.8(130.23-337.65)pg/ml显著低于非DN组286(144-516.71)pg/ml,p<0.05;两组校正钙水平:DN组2.16(2.02-2.25)mmol/L显著低于非DN 组2.25(2.15-2.35)mmol/L,p<0.05;两组血浆白蛋白(ALB)水平:DN 组37.6(32-40.61)g/L,非DN组38.76(35.23-41.2)g/L,p<0.05;两组空腹血糖水平:DN组8.2(5.78-10.84)mmol/L显著高于非DN组5.31(4.9-6.39)mmol/L,p<0.05。DN组iPTH的达标率(73.8%)高于非DN组(56.1%),DN组血钙达标率(60.7%)显著低于非DN组(83.2%),p<0.05。对导致iPTH升高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iPTH与碱性磷酸酶(ALP)、血磷(P)呈正相关(P<0.05),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P<0.05)。对发生SHPT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发现:低龄及透析龄增加为iPTH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其高血糖可抑制iPTH的合成及分泌,导致低转运型骨病发生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向上滑动阅览

6.DOPPS中国研究基线数据有何特征?

作者:牛庆雨1、赵新菊1、甘良英1、侯凡凡2、梁馨苓3、倪兆慧4、陈育青5、陈晓农6、左力1

医院: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3.广东省人民医院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5.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目的:我国血液透析(HD)患者数量正在迅速增加,了解中国HD患者的现状具有特殊的意义本研究报告了中国DOPPS5的基线数据。

方法:患者限定为最初参加中国DOPPS5的初始样本患者,总结了患者的基线人口统计和临床数据。

果:1186例患者平均年龄(58.7±3.5)岁,男性占54.6%。中位透析龄为3.4(1.5,6.3)年。原发性终末期肾病(ESRD)病因以慢性肾小球肾炎(45.9%)为主,其次为糖尿病(19.9%)。17.6%的患者有乙型肝炎感染,10.0%的患者有丙型肝炎感染。25.9%的患者Kt/V<1.2。86.6%患者尿白蛋白>3.5g/dl。18.8%的患者血红蛋白<9g/dl。66.5%的患者血钙达标(8.4-10.2mg/dl),41.5%的患者血磷达标(3.5-5.5mg/dl),51.2%的患者PTH维持在150-600pg/dl。88.2%的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通路。

结论:DOPPS中国患者的基线数据白蛋白水平较高,内瘘使用率较高。CKD-MBD和贫血的治疗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同时,因为研究主要纳入大型城市的患者数据,小城市和偏远地区患者的管理情况可能更不理想。

向上滑动阅览

7.FGF21是否可以作为血透患者骨质疏松的敏感标志物?

作者:朱丽莉1、李旻2

医院: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2.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慢性肾脏疾病和骨疾病(CKD-MBD)中重要的骨异常之一,至今仍缺乏敏感的生物标志物进行诊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可以刺激糖尿病患者的骨丢失,并在CKD患者中水平升高增加。本研究在血液透析队列中研究了FGF21是否可以作为预测骨质疏松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评估两家大型医疗中心339例血液透析患者,评估CT衰减值与血清FGF21和FGF23水平的相关性,并检验它们是否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因素。构建ROC曲线,比较FGF21和FGF23对骨质疏松症的预后价值。

果:根据CT衰减值,骨质疏松症组的血清FGF21水平更高(中位数640.86 pg/mlvs. 245.46pg/ml, P<0.01)。同时,FGF21(r=-0.136,P<0.05)和FGF23(r=-0.151,P<0.05)水平与骨质疏松呈负相关。FGF21(β=-0.067,P< 0.05)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因素。

此外,FGF21结合年龄在预测残余肾功能较少的血液透析患者的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显著的特异性(90.5%)和敏感性(61.8%)。

结论:FGF21与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呈正相关。FGF21结合年龄是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一个很好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尤其是残余肾功能较差的患者。

向上滑动阅览

8.微炎症状态与CKD-MBD进展是否存在相关性?

作者:陈堃、邓园园、刘秀娟

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

目的:研究微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8(IL-18)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表达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进展的关系。

方法:将医院2016.01~2019.06间收治的113例CKD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K/DOQI)相关标准,将其分为CKD1~2期组(n=22)、CKD3期组(n=46)、CKD4期组(n=30)及CKD5期组(n=15)。统计患者CKD-MBD发生率,检测患者微炎症状态标志物(血清CRP及IL-18水平)及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分析各分期患者血清Ca、P、PHT及CRP、IL-18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

果:113例CKD患者中共59例发生CKD-MBD(52.21%),CKD-MBD发生率在CKD1~2、3、4、5组间呈依次上升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清CRP、IL-18浓度在CKD1~2、CKD3、CKD4、CKD5组中呈依次上升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CKD3、4、5组血清Ca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三组Ca浓度均显著高于CKD1~2组(P<0.05),血清P及PTH 浓度在CKD1~2、CKD3、CKD4、CKD5组中均呈依次上升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CKD5期组患者血清CRP、IL-18浓度与其血清Ca均呈负相关,与血清P及PTH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CKD患者CKD-MBD发生率较高,微炎症状态与CKD-MBD密切相关,两者可能通过相互作用,促进CKD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