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过庭一幅罕见的极品草书,比《书谱》更耐看,现藏于辽宁!

 悠闲龙夫 2021-07-30

每一个书法人都曾经经历过一段苦心钻研的时光,在这个时间段当中,他们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终于悟出了书法之妙,最终卓然成家。

就像王羲之同卫夫人学书,就像褚遂良同欧阳询、虞世南学书,就像是怀素在长安城学书,也像是苏轼与蔡京一同学徐浩书一般。

曾经有这样一位杭州的科级官员,他是书法史上位数不多自学成材的一个人,他曾闭门研究20年,终于悟出了“二王”笔法的真迹,被世人评价为草书直逼“二王”!

他就是孙过庭,他可能是古人书法家当中官位最低的一个人,只做了一个率府录事参军的职位,官职相当于今天的一个科级干部了。

不可一世的大书法家米芾更是对他的书法极为推崇,在他的书论《海岳名言》当中评价道:

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

意思是孙过庭是真正学到了“二王”的笔法,一点一划都极有规矩,在整个唐代的书法家群体当中,真正得到了“二王”笔法的,孙过庭能排第一位。

众所周知,孙过庭最为人熟知的乃是他的《书谱》,这件《书谱》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伟大的理论著作,更是一部极其精彩的草书范本,其中每一个人字都是极为规矩的“才草法”,堪称教科书水平。

但《书谱》也有缺憾,那就是此作未及完稿,孙过庭就死于贫病交加当中了,另外一位问题就是《书谱》用笔和结字方式太过雷同,学习《书谱》则很容易走向万纸雷同的弊病。

明代的焦谓评价道:

“昔人评孙书,谓千字一律,如风偃草,意轻之也。余谓《书谱》虽运笔烂熟,而中藏轨法,故自森然。顷见《千文》真迹,尤可以见晋人用笔之意。”

意思是孙过庭的《书谱》千篇一律,气格不高,认为孙过庭不过如此。

但是当看到了他的《千字文》真迹之后,才明白真正的晋人用笔是怎么一回事。

孙过庭除了《书谱》之外,还有这件《小草千字文》,同样是墨迹本,并且满纸皆是晋人风度,此作如今藏于著名的辽宁省博物馆。有人曾估价此作市场价值在8个亿左右。

从技法上来看,孙过庭的这件《小草千字文》则更为细腻和精到,真正达到了他在《书谱》当中所说的: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这件作品也是唐人草书最为真实的书写状态,字字变化万端,并且字与字之间衔接得极有韵律感,每一个字都是完美的晋唐法度的体现,此作也堪称唐代小草中的极品。对于学习小草的朋友而言大有裨益。

孙过庭这件《小草千字文》流传有序,一直藏于皇家内府,曾被宋徽宗收录进《宣和书谱》当中,包首锦为宋紫钤鸾鹊谱缂丝,极为华丽。清代末年流出宫外,后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