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盒子」如何做更健康的新一代植物蛋白饮品 | 创公司

 新商业情报NBT 2021-07-31

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行业的产业革新。酶解技术的升级改变的不止是燕麦,而是整个植物蛋白饮品行业,樊树星说,“这是结构性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每日盒子定位自己是“更健康的新一代植物蛋白饮品”品牌,而不是燕麦品牌。

作者 | 庞梦圆

这是「新商业情报NBT」报道的第700家创公司

植物饮品行业正在经历群体性变化,新品牌不断出现,但出现的方式不同。有的从原料入手,主打还未被市场发现的新成分、新口味,有的选中一个植物基,从饮料,做到零食,个护,充分发挥该原料的价值。也有的如每日盒子,只做一种形态,饮品,因为其创始人樊树星看中的,是植物蛋白饮品行业出现的结构性机会。

樊树星今年26岁,在去年创立每日盒子之前,曾在线下开过一个轻食店,“我可能是北京最早一批开轻食店的”,那时候,他的店里就曾自制燕麦奶,“我们买来燕麦,自己做成奶”,那会儿还叫“素奶”。

但是,自制与零售逻辑不同,零售需要考虑保质期、包装、产品稳定性、可批量生产的可能等等。那时候他也曾未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因为看到燕麦奶的技术升级,参与到整个植物蛋白饮品的升级中来。

燕麦奶是每日盒子进行植物蛋白饮品结构性升级的切入点,实际上不应该称之为“燕麦奶”,每日盒子的包装盒上明显地写着,“我们不是奶,是好喝的燕麦”。

此前,“燕麦奶”曾浅浅地进入中国市场,当时它的显著身份是,给乳糖不耐的人补充相似的蛋白营养,有意无意地对标着牛奶。有些燕麦品牌甚至在宣传上直接强调,自己的产品是燕麦奶,不是牛奶。不过,燕麦饮品始终没有占据足够的市场,业内第一的Oatly,多数时刻只能作为咖啡伴侣出现在星巴克等一二线城市的B端渠道里。

如今,随着生物酶解技术的进步,以及“0糖0脂”等健康相关的概念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深入人心,燕麦饮品重新找回热度。但樊树星认为,“燕麦奶能不能火,不取决于能否替代牛奶,而是能否替代一部分豆浆市场。”

在他看来,燕麦奶重新受到欢迎,不是需求侧创新的结果,因为用户依然需要多样化的蛋白营养,而是供给侧升级所致。而从供给侧来说,燕麦提供的是植物蛋白,牛奶是动物蛋白,二者不构成替代关系。能构成替代关系的,是市面上已经有的、且已形成消费习惯的豆浆、豆奶,甚至是核桃露、杏仁露。

且这种替代很有可能发生。

元气森林带火了0糖0脂等概念,而“豆浆不加糖是不好喝的,加少了也不好喝”,不符合“0糖”的需求。至于核桃露、杏仁露,“可以说就不是植物奶制品,而是饮料,香味靠香精、蔗糖调制,浓郁感依靠单双甘油酯等乳化剂实现,纯粹的杏仁喝不出那么香甜的味道”。

但因为生物酶解技术的升级,燕麦不加蔗糖、不加代糖,不加香精,也能拥有独特的香甜风味,同时燕麦还能提供独特的营养价值,比如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有近20种氨基酸等等。因此无论在口感上、味道上、还是价值上,新一代的燕麦奶都更能满足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行业的产业革新。酶解技术的升级改变的不止是燕麦,而是整个植物蛋白饮品行业,樊树星说,“这是结构性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每日盒子定位自己是“更健康的新一代植物蛋白饮品”品牌,而不是燕麦品牌。

燕麦有一定的市场基础,是每日盒子进行植物蛋白饮品升级的切入点。但除燕麦外,他们也关注其他谷物的产业机会,比如麸皮、奇亚籽、坚果等等,“我们会结合产业机会持续开发其他的植物奶产品”。

01

产品

以燕麦饮品为起点,每日盒子目前共有3个SKU,分别是原味燕麦、榛果味燕麦和可可味燕麦。盒子包装成方形,每盒定价7.5元,在天猫、京东、抖音、小程序等多个线上渠道有售,线下也已经进入西南地区的永辉、盒马等渠道。主打人群是18-35岁的女性,也就是精致妈妈,同时她们也是家庭决策者。整体GMV大约200万,月销近30万盒,樊树星觉得“还差得很远”。

作为一个新品牌,每日盒子的一切都要从零做起。

首先是产品。中国燕麦饮品所用的燕麦多来自澳洲,每日盒子也不例外。从燕麦到燕麦饮品,需要经过两个工厂。一是位于浙江的前处理工厂,在这里燕麦生成燕麦原料,再将燕麦原料运至安徽蚌埠,做成饮料的形态,然后装盒。顺利的话,生产完毕需要一个礼拜,再经10天的测试期,没问题就可以上架。

燕麦类食物此前出现过多种形态,最传统的就是燕麦粉,冲调成为燕麦粥。燕麦粥如果不加香精是没有味道的,麦香味在调香的工艺中很难萃取出来。但新的酶解技术不仅可以萃取出麦香,还能比之前加香精时更浓郁。

新技术带来新口味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干净的配方。每日盒子的原味燕麦奶只有4种配料:饮用水,燕麦,植物油,食用盐。现在的消费者比之前更关注品质,会看配料表,“配料越简单越符合健康理念”。

实现用四个基础配料做出好喝且健康的燕麦饮品的技术并不复杂,樊树星认为,这虽然有难度,但称不上壁垒,相比之下,“持续研发符合市场认可新品的能力才算是壁垒”。新的酶解技术已经很成熟,不同品牌可以与不同的酶制剂公司合作,依据自己的判断在工艺环节进行不同的调试,以研发出符合自己需求的风味。

这种研发能力在行业中也不罕见,关键是“能否做好一个产品,取决于团队对产品乃至整个项目的态度”,樊树星说。

接下来是产品包装。每日盒子的整体包装风格以“能让消费者觉得新颖又熟悉”为标准,从盒形、字体、图案,以及在宣传时给消费者营销的场景都要体现这个特点。同时要脱离网感,因为“网感是短暂的”。

以盒形来说,燕麦饮品有PET瓶装、圆盒和方盒几种,每日盒子采取了认知度最高的后者,“利乐砖包是消费者在生活里最熟悉的”。另外,“利乐砖也是利乐最早进入中国的包型,质量最有保障,可回收、更环保、密封性好,成本也最低,可以更多让利消费者,避免让消费者为包装付费”,樊树星解释道。

利乐是瑞典公司,具有液态食品的无菌罐装材料和技术,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后长期与包括伊利蒙牛在内的中国乳品企业合作,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中国奶制品零售进程,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奠定了自身行业地位并赚取利润。

在定价上,每日盒子在参考市场行情,并通过线上测试后,选择了一个消费者转化率最高的价格。这是因为,燕麦奶在消费者心中还没有价值锚点“你知道豆浆大概三四块一份,但燕麦奶的价值不知道,在喝到燕麦奶之前,甚至连它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这就给了品牌定价权,也为品牌留出了做研发、保障品质以及打品牌的空间。

最终,价格定在7.5元一盒,比知名品牌Oatly便宜不少,但已比普通牛奶贵。不过,新一代消费者也与之前不同,樊树星认为,他们“不担心贵,而是担心买得不值”。

02

渠道

在所有渠道中,每日盒子最先上线的是天猫,也是目前每日盒子在线上投入占比最大的渠道。

樊树星对天猫有一套自己的认知。他觉得,天猫不光是流量平台,还是一个数字广告投放平台,“用做广告的思维做天猫,效率远远高于玩流量”。流量思维的打法无外乎刷单、补单、直播、淘客,但广告思维要考虑建立消费者认知、激发消费者购买兴趣、购买人群的转换等等,且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同的,都要对外映射出来。因此,天猫的钻展、开屏、超级推荐等功能,每日盒子都会使用。

相较之下,他们在抖音的打法就比较简单,主要依赖搭建达人矩阵,找优质主播带货。不过这也与此前的财力和精力有限相关。

在线下,与Oatly主打以咖啡店为主的B端渠道不同,每日盒子更多的精力用在争取C端人群上,“进C端才能接触到广大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他们对B端的更大兴趣也不在咖啡店。

在樊树星看来,Oatly在中国主打B端有些不得已而为之。首先,高定价导致它无法进入下沉市场,只能在一二线城市飘着。其次,作为一个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场景支持和品牌背书,星巴克恰好能满足它这两点。

这给许多人造成一个错误认知,认为燕麦奶的机会在于配咖啡。樊树星认为,中国人喝植物蛋白饮品的场景要丰富得多,消费者什么时候喝豆浆、露露、六个核桃,就可能在什么场景里选择每日盒子,“我们要打入消费者的日常C端生活,而不是B端的额外选择,这是明显的区别。”每日盒子的天猫旗舰店罗列出了一些适用场景,包括早餐搭配、咖啡新宠、轻食伴侣、大餐常备。樊树星说,通过数据来看,目前早餐的选择占比比较大。

每日盒子不排斥与咖啡品牌的合作,如果有品牌主动找上来,他们不介意增加一个使用场景,只是不会加大力度主动去推这件事,因为“植物奶在咖啡市场里的占比本身就不大”。

每日盒子更渴望进的B端渠道是餐饮和奶茶店。因为餐饮尤其是非连锁餐饮在中国有很大市场,奶茶也一样,“如果能做到,这个量是很大的”。但这很难,考虑到效率,在操作上他们也会首选跟连锁餐饮品牌谈。

在线下的C端渠道上,每日盒子目前已进入西南地区的盒马、永辉,并正在接触当地的区域性便利店。进便利店是每日盒子在线下打入C端的核心,他们进便利店的方式不是跟着品牌走,而是根据线上数据看哪个区域销量好,就去谈当地的品牌。

樊树星说,每日盒子的线下销售增速很快,远高于线上,“只不过看不到而已”,且已有地方经销商主动找到他们,邀请入驻。他还认为,“经销商是一个江湖生意,聊不聊得成很看个人能力”,当然如果有品牌背书的话会更好聊,“好在我们市场能力比较强,团队均没有低于15年市场经验的成员”。

03

营销和品牌

随着线下渠道的铺设,线下营销也会跟进。

每日盒子有一套正在执行的完整营销模型,这是借鉴自阿里的“AIPL”营销公式。简单理解,就是通过足够曝光建立消费者认知(awareness),转化出兴趣(interest)人群,通过增加该人群的主动搜索,完成购买(purchase),并在日后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loyalty)。

这个模型的最后一步,即从P到L的阶段,有时也会被视为目前谈论比较多的“私域运营”。樊树星建议,这个阶段不能过度打扰客户。每日盒子也有自己的社群,只是他们的社群会员特权里,价格优势是很小一部分,更多的是活动第一知情权,售前售后问题的优先处理权。

与个人兴趣有关,樊树星自己就很喜欢研究营销,梳理品牌定位,他认为这是创始人的基本能力。尤其对创业公司来讲,团队能力是一回事,但“更关键的是创始人怎么想,怎么定位,怎么去传播品牌建立起品牌用户心智”。他说每日盒子与同行们“拼的不是口味,而是品牌认知”,当然口味是基础的,好喝和健康是基本要求。

樊树星曾为每日盒子梳理出一个品牌定位,“更健康的新一代植物蛋白饮品”。拆解一下的话,“更健康”对标传统植物蛋白饮品,“新一代”主要指新一代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这个定位还会再次更新,变得更精准、更打动人,“我们马上就要打出来了,你可以去看。它不会脱离产品,同时会和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让他一下就能想到你。” 樊树星希望,新的品牌心智“一打出来就爆,要不就别打”。为了推动这个效果,他计划在接下来的品牌营销上投入大概价值一亿元的广告。

品牌营销将成为下阶段的一个工作重点,包括线上营销阵地从天猫向抖音、小红书等更多平台扩展,线下加大框架广告、城市媒体、手机流量广告等方面的投入。其次,营销内容也要“从效果广告迈入品牌广告阶段”。这需要资金的支持。

今年一二月份时,每日盒子曾连续拿到两轮融资,用于线上投放、产品研发和团队建设。据樊树星透露,预计很快他们就会完成下一轮融资,该融资将用于多平台的营销拓展和品牌搭建。

©新商业情报NBT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