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魅力上海游记30一一曲水园2020(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

 zzm1008图书馆 2021-07-31
乔老爷
07-23

上海曲水园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其余四大园林是城隍庙豫园丶松江醉白池丶南翔古漪园和嘉定秋霞圃。

上海曲水园初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拓地池筑堤累石,增建楼台,前后历四十余年,建成二十四景,三十余庙的园林。园内一石一水,一亭一阁,尽皆成趣。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改园名为曲水园。因园在大盈浦旁,取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觞”之意。

上海曲水园位于上海青浦区公园路612号。

咸丰年间毁于炮火。光绪年间费时20年相继修复庙、园,增建放生池、花神堂。1927年增修假山,山上筑九峰一览亭,可登高远眺松郡九峰。

园内建筑以青瓦、白墙、青砖构成,树木枝荣叶茂,花繁果硕,素有“春日樱桃争艳,夏天荷花出水,入秋金桂馥郁,冬令腊梅璀璨”之誉。

上海曲水园以小巧玲珑、典雅古朴著称,占地三十亩。

中枋中间为砖额,刻有“古邑灵迹”四字,上材刻有琴棋书画,合称“四艺”,象征文化修养丶道德品质和技艺才华。

仪门背面镌刻“一文圆址”,据说当年为了建此园,曾向城中居民每年征募一文钱,故有“一文圆”之称。

曲水园亭阁秀美,精致古朴,加之情趣楹联,深厚内涵,令游客流连忘返。

菊展迎佳宾!

一对石獅,肃穆含威。

“凝和堂”为全园主景,“凝”意稳定,“和”义和谐,造此堂是为了祈求国泰民安。始建于1767年。

堂皆涂以紫红色,端庄凝重。正值菊花展,堂内摆满了各色名菊,供游客欣赏丶拍照!

右月洞门上刻“俏梅劲松”,院内菊花展布置得五彩缤纷,让人心花怒放。

山茶多姿,山石盆景!

左月洞门上刻“莺歌燕舞”。

院内梅树古松,让人心醉神迷。遊客驻足在此拍照留念。

进内是九曲长廊回环,廓外百花争艳,宜于闲步神思。

接景廊是连接景点的长廊,它把花神堂丶放生池丶牡丹亭丶牡丹园的美景连成一片,南北向直廊和东西向曲廊组成一条极富美感的长廊。

方砖铺地,一侧白粉墙上有12扇造型各异的漏窗,就如精雕细琢的剪纸图案。

牡丹亭建于一九六九年。亭是单檐六角攒尖形状,六个立面变化丰富。

水月亭,是单檐六角攒尖敞亭,各戗角的尖端都是仙鹤头型。

旁顶最高处的葫芦位于六个象鼻之上,蕴含吉祥、平安之意,无牵无挂!

邀月廊虽名为廊,似亭非亭,似轩非轩。它是一条独立有顶丶南面敞开的走道。初看是廊,但两头砌墙,不是真正的廊。

心无旁鹭,才能真正领会“把酒邀明月,挥毫赞众芳”这赏心乐事之妙!

墙上开洞窗,是让遊客东眺城河涟漪,西闻俏梅幽香,使廊内外美景既隔又连,使游客顿生景外有景的遐想!

听橹阁,这是一座四方形的两层建筑,重檐歇山式,高耸轻盈。

阁临绿水夜听橹,廊傍清川朝看舟。

底层四周皆廊。西廊中间开口,两侧廊柱间为砖栏。

机云亭,是曲水园中唯一用人名命名的亭子。机云是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丶陆云俩兄弟。

机云亭建在琼花玉树院中,春暖花开季节,亭外玉兰怒放似白云奔腾,游客在亭中小憩,欣赏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之时,缅怀两位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之情悠然而生。

山顶有“九峰一览阁”,登上平台可远眺园内各景点。

刚建园时,登上小飞来山顶上的九峰一览阁可遥望莫干山丶横山丶薛山丶小矶山丶辰山丶佘山丶凤凰山丶天马山和小昆山等九峰,所以大假山之巅的楼台被命名为“九峰一览”。

佛谷亭,各地园林中的亭子,角和边绝大多数为偶数,奇数的很少,五角亭尚偶能一见,而三角亭更是少之又少。三角亭,三边都畅通无阻,含有“网开三面”之意,寓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之意。

因四周种植翠竹而题名为“竹榭”。竹潇洒飘逸的风韵就得到充分展现。

竹榭总体建筑是对称的,竹榭正面六扇大门,两侧各有四扇短窗。

大门上的木雕。

镜心庐位于睡莲池东岸,建于清代。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单檐歇山式。

“镜心”两字出自五祖神秀的偈语:“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透着禅意。

石鼓文书艺苑,今有石碣十尊陈列在园中。

当今石鼓文仅存272字!原石鼓已有2000多年历史!

自唐宋以来历代大学者观石鼓惊叹之余,研究不辍,并著诗文赞颂,称石鼓是神物、奇珍异宝。

原来此地有一泉眼,传说池中有蛟龙,便奉为神明。

石鼓亭呈八角形,南北面对联均为石鼓文:

南:马鹿永怜鸣硕村,鲤魴同乐游清流。

      ---康乐永好

北:逢兽不栗为驁马,处罟安宁方真贤。

       ---骆舟济渊

上联的意思是:遇到野兽不恐惧的马,才是骏马。下联的意思是:身处逆境仍保持安静镇定,才是真正德才兼备的人。

亭上匾额书有“朝夕安康”四字,亦含祈福之意,并祭蛟龙清泉之灵气长存不衰。

苑内廊墙上为历代名家研究的诗文石碑84块。

亲尝汤药

芦衣顺母

扇枕温衾

涌泉跃鲤

百里负米

怀桔遗亲,《怀桔遗亲》是二十四孝之一。

清籁山房与园中大多数古建筑的风格不同,是粉墙黛瓦硬山顶的三间平屋,一厅两厢。顾名思义,这山房是读书明理丶修身参性的好去处。

古时青浦多为湖泽湿地,据说当时庙中道士豢养的白鹤,早晨放飞就迎着旭日飞向东边沼泽湖泊中去觅食,傍晚就对着夕阳返回自己的棚舍,驯服异常,与道士相亲相爱,浑如一家。因庙中的道士在此养鹤,故称之为“豢鹤轩”。

绿波长廊临河而建,蜿蜒曲折,起伏错落,背景是苍翠森郁的重重浓荫,整个视野充斥着一派绿色,蓝天白云,碧水绿树;中间是一条风致秀雅的滨水长廊,全长100余米,全廊向东敞开,将10000余平方米的护城河接纳入园,大片水面碧波荡漾,天光云影和岸边嘉树交相辉映。

咏真斋,就是赞真景丶抒真情丶说真话丶感真趣,做真人之意。人世间有此“五真”,岂非幸事乐事?而要达到如此境界,非返璞归真不可。

迎曦亭,一半踞陆,一半在水。因其面东,红日升东隅,满亭金碧辉,故名为“迎曦亭”。

“近水楼台先得月”,得月轩可谓名副其实,得月轩坐西朝东,全长六十余米,为中国传统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

得月轩东面正对园林一字排列了84扇长窗。打开窗户,便面对宽阔的湖水,下临蜿蜒的曲水;当玉兔东升,皓月当空时,身居得月轩中,一轮皎洁的朗月,似探手可掬。

来自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