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晴不定湿气重,赵博推荐这5道祛湿汤!

 一葉一如来 2021-08-02

有人“病从口入”,

有人“吃出健康”,

有人顿顿吃肉不长肉,

有人喝杯凉水都长膘,

为啥呢?

都是脾胃的问题。

图片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脾胃病科主任赵小青,

人称赵博士,

他和他的团队

人人都是调理脾胃的一把好手,

从人体的整体体质,

到一顿饭的宜口忌口,

想要吃得开心,

吃得健康,

关注“赵博说脾胃”,

就对了!

最近,

天气时雨时晴

许多人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

早上起来疲惫没精神,

抬胳膊抬腿都觉得没劲?

美食一桌,但就是没胃口?

大便不成形,还特别粘马桶?

舌头粘粘的,舌苔白厚腻,

用牙刷也刷不干净?

图片

——对,这些都是湿的问题。

在潮湿的天气里,

如何正确祛湿,

今天赵博就来给大家好好讲一讲。

什么是“湿气”?

中医认为,“湿”为“六淫邪气”之一,其性粘滞、易伤阳气,其病缠绵难愈。

图片

湿气又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多因居住环境潮湿、涉水淋雨等外来的湿气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肺失宣降、肾失温煦,导致水湿内生。

因此,防治湿气,既要预防外湿,也要防止湿从内生。

这些生活习惯,很容易引起湿气!

酷暑难当,空调吹起来,冰镇西瓜吃起来,爽!

“压力山大”,没有一杯奶茶是解决不了的,不够,那就两杯!

容易上火,自家的清火汤,街边的凉茶,超市的加*宝、王*吉,哪样方便来哪样!

图片

很多人是不是有这些习惯呢?从中医来说,这些都会损伤脾胃、助湿生痰。

引起湿气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环境潮湿

南方特别是岭南气候潮湿,或者居住环境潮湿,淋雨涉水等,都会产生外湿。

2

贪凉喜冷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冷饮或寒凉性质的蔬果瓜果,都会有碍于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也就是“脾失健运”。现代人长期呆在空调房里,“久伤取冷”,也会困厄脾阳,导致湿从内生。

3

饮食不节

无论是饮食不规律,还是饥饱失常,都会损伤脾胃,脾失健运,饮食水谷精微不但不为身体所用,还会生湿生痰。

4

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四体不勤,不但影响中焦运化功能,而且由于出汗少,水湿蕴于体内不得外出,都会导致水湿内生。


祛湿汤,你喝对了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天给了岭南多雨多湿的气候,同时也给了岭南人各式各样的祛湿妙药——木棉花、芡实、土茯苓、冬瓜、薏米、玉米须.......让广东人的祛湿药膳玩出了花样。

图片

但很多人祛湿汤喝了不少,为什么还是觉得湿气很重?因为没有做到“辨证施膳”:得区分是寒湿还是湿热来选用祛湿汤。

偏于寒湿者,常见口不渴,小便少,大便臭味不明显,肢体肿胀,面色晦暗,女性白带量多,舌苔白腻;可选用胡椒猪肚鸡、生姜艾叶蛋花汤、生姜大枣茶等。

材料:大枣25~30克,生姜10克,红茶0.5~1.5克。

做法:生姜切片加水煮开,水开时稍微拌动,把姜片的味道煮出来;闻到姜的气味后倒入大枣和红茶,稍微搅拌均匀即可关火,晾至温热饮用。

功效:健脾祛湿、散寒养血。尤其适用于食欲不振、恶心嗳气、大便溏薄者。

材料:艾叶12克,生姜15克,鸡蛋2个。

做法:艾叶洗净放入煲锅,加水滴适量花生油煲开5分钟,打入2个鸡蛋,搅拌成蛋花后加盐关火。

功效:温经散寒除湿。适用于平素喜冷饮、手脚冰冷、月经不调、小腹冷痛者。

偏于湿热者,常见口渴但喝水不多,小便短赤,出汗较多而粘腻,大便臭、粘滞不爽甚至肛门灼热下坠,面色较鲜明,舌苔黄腻。可选用木棉花扁豆猪骨汤、土茯苓煲草龟、薏米红豆汤、冬瓜老鸭汤、绿豆百合薏米仁粥等。

材料:木棉花5朵,猪骨400g,薏米25g,扁豆25g,蜜枣2粒,姜片3片,陈皮1小片。

做法:鲜木棉花用淡盐水浸泡20-30分钟洗净,陈皮、蜜枣洗净。扁豆在干锅里炒下,更利祛湿(可不炒)。炒过的扁豆和薏米浸泡之后洗净。把汤料放进汤锅里,加水2000毫升左右,开大火煲开改小火煲1.5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利湿。适用于大便粘滞不爽、头身困重、疲倦乏力者。

材料:薏米、赤小豆适量,冰糖少量。

做法:将赤小豆和薏米淘洗干净,浸泡4小时以上。浸泡好的赤小豆和薏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粥(电饭锅煮粥模式大约1小时,煮好后继续焖20分钟左右;高压锅煮30分钟左右),煮好后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清热消肿。适用于小便短赤、大便粘滞、口干粘腻而饮水不多者。

材料:冬瓜300克,老鸭肉300克,盐、味精、胡椒粉、料酒、葱段、姜片、香油各适量。

做法:鸭子洗净切成大块,架锅煮水,将鸭块放入;将煮出血沫的鸭块焯过水后沥出;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油,下入姜和大葱煸炒;煸炒出香味后加入焯过水的鸭块一起翻炒;鸭子微微煸出油后加入适量的水和几粒枸杞,红枣,黄芪,淮山;大火煮开后文火煮30分钟;待鸭子八成熟时加入切成大小适中的冬瓜块;再煮10分钟后加入盐和胡椒调味。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适用于心胸烦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疲倦乏力者。

除了食疗,还有什么祛湿窍门?

除了食疗祛湿,还可以配合运动祛湿、中药内服及中医外治来祛除湿气。

运动祛湿

脾为痰湿生成之源,所以健运脾胃是祛湿的关键,无论是慢跑,还是足球场上畅快淋漓的对抗赛,都是最经济有效的祛湿方法。

图片

中药调理

中医有“治湿八法”:化湿、利湿、渗湿、祛湿、除湿、燥湿、收湿、胜湿,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辩证分析选用合适的方药,方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图片

中医外治

火龙罐、雷火灸、刮痧、艾灸、针刺等中医适宜疗法,安全、方便、疗效可靠。

图片

常选的穴位有:中脘穴、三阴交、涌泉穴、足三里、曲池穴、承山穴、阴陵泉、巨阙穴。

撰稿:赵小青 张剑锋

图片
图片

专科简介

图片

医生名片

赵小青 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图片

擅长:

胃食管反流病,胃炎,消化性溃疡,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及疑难杂症,消化内镜的诊治。

出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高钦颖 教授

图片

擅长:

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肝胆病等内科疑难杂症。

出诊:周三、日全天

李春涛 副主任医师

图片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

出诊:周三上午,周六全天

陈慕豪 副主任医师

图片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

出诊:周四下午,周五全天

林勇 主治医师

图片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

出诊:周一全天,周四上午

张剑锋 主治医师

图片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

出诊:周三下午

陈娜 主治医师

图片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

出诊:周二下午

肖嘉欣 住院医师

图片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

陈瑞雪 博士后

图片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中医基础与应用的研究。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