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朝臣的恤典

 新用户0096fsbV 2021-08-05

古代读书人讲究修齐治平,所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里的“身后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死后哀荣。“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中国人历来看重死后哀荣。特别是一个高级别官员去世,朝廷给予他何种恤典,不但是对其的一种褒贬,也会给子孙后代带来相应的利益与影响。清廷对文臣武将的恤典很重视,一般都会根据他们生前的级别和功绩对其赐予或高或低的一整套的恤典。

首先是以朝廷的名义赐予谥号。一般来说,官居从一品以上者都可以得到谥号,正二品的侍郎、加侍郎衔的巡抚(正二品)和从二品的巡抚,其功高望重者也能获得谥号。当朝大臣死后是否应该赐予谥号,通常都先由礼部奏请,在得到旨意允准后,再由内阁拟四个谥号备清帝挑选,其中亲王例用一字,贝勒以下及文武大臣用二字。翰林出身或官至大学士的大臣的谥号,前一个字一般谥“文”,死事之臣的谥号前一字谥“忠”。清代文官最荣耀的谥号为“文正”,这个谥号内阁不敢私拟,必须要由皇帝特旨恩准才行。有清一代仅有八位文臣的谥号为“文正”( 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这对死者来说绝对是极高的荣宠。此外,战争期间战死或病死的官员,道员、知府衔有时也能予谥,以彰忠义。

其次是在原官衔的基础上追赠更高级别的官职,其葬礼的级别也相应提高。如胡林翼病殁于湖北巡抚任上,赠总督,以总督级别办理丧事。曾国荃生前加太子太保,死后赠太傅。太师、太傅、太保古称三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古为三师,到了清代像太傅及太子太保这样的职衔都是有官无职,已经成了专门来用来赐给德高望重的大臣的荣誉性官衔。

三是由当朝皇帝赐金治丧。文臣武将的级别再高,说白了其丧事也是私事,朝廷并不包办,只根据级别赐给一定数量的银两以示体恤。比如曾国藩和左宗棠去世后,朝廷皆赐治丧银三千两,已经算是当时最高规格了。而李鸿章去世后,慈禧太后特意赐白银五千两治丧(等同于亲王级别的丧葬银),可见慈禧太后对李鸿章还是有特殊礼遇的。

四是配享太庙或入祀贤良祠。有清一代配享太庙的文臣武将有二十六人,像怡亲王允祥、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恭亲王奕䜣、鄂尔泰、傅恒、阿桂、福康安等人多是满蒙亲贵。汉人大臣虽配享太庙很难(张廷玉是配享太庙的唯一汉人),但时候能入贤良祠也是很高的荣誉,像曾国藩、曾国荃兄弟都享有建专祠、入祀贤良祠之荣。

五是对其子孙的恩荫,这是很实惠的。文臣武将们如果有世袭罔替的爵位,一般会由长子(如长子已殁,则由长房长孙)承袭。而对于其他子孙,清廷一般也会给予一定的恤荫。如曾国荃去世时,他的儿子均已先于他而逝,清廷对曾国荃几位成年的孙子,都安排了官职或给予举人身份。未成年的曾孙则等到成人后,由吏部带领陛见皇帝,再施加恩惠。这样的恤典对曾国荃自是极为荣宠,对其子孙则又显得体贴入微。

此外,清帝有时会辍朝三日以示对功勋卓著者的痛悼之情,有时会颁赐祭文表达对忠臣良将的轸念之感。总之,清廷各类恤典还是礼遇有加且细致入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