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鲁名家于受万

 泊木沐 2021-08-06

于受万的写意人物画,笔墨精良,人物传神。

——吴东奋

于受万的写意性工笔画,确实具有艺术史的价值。

—— 刘龙庭

蒲松龄写鬼写妖入木三分,于受万画鬼画妖活灵活现。

——李一

于受万生于山东牟平书香之家,自幼受父辈文化熏陶,酷爱传统文化和书画艺术。他一生好古尚奇,勤于读书,传统文化儒、佛、道方方面面的书籍文章,广为阅读。加之良好的速写造型功底和长期创作出版连环画的艺术阅历,以及出之于中国美院,受教于大家的求真之路,为其艺术的厚积薄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于受万长于中国画水墨写意。他创作的丈二巨幅《孔子周游图》、《百家争鸣》气势雄伟,典雅壮观。他笔下的古德人物,笔墨精良,仪态风雅。他崇尚人生的坦荡潇洒,以人性的快乐向上为其艺术的审美取向,并以此自愉愉人。

翻阅中国美术史,我们会发现:古往今来,凡是杰出有建树的画家,无不立于传统与革新的契合点上,有效承继传统,取融传统精髓,又突破传统羁绊,融会贯通,以自己精湛的学术造诣,以形式美和湛新主题的艺术特色屹立于画坛之上。从艺半个世纪以来,于受万沉潜于书画艺术,不随波逐流,也不屑于斤斤名利,而是尽心于艺术的探索和嬗变革新。他淹贯诸多画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蒲松龄《聊斋》式的浪漫情怀,醉心于不间断的创作过程中。他随时以创新的思维,寻找自已独特的艺术语言。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于受万经长期的探索,渐次开创出自己的“写意性工笔画”画风。所谓写意性工笔画,巧妙地将中国画的用线融于色彩斑斓泼墨泼彩之中;将工笔画的精雕细刻与泼墨大写意结合得天衣无缝,磅礴大气,玄妙都雅。对此,诸多美术理论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著名美术评论家刘龙庭先生说:“于受万的写意性工笔画,在传统工笔画千篇一律的情况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画坛上独占一席,确实具有艺术史的价值。”王志纯先生在于受万画展开幕式上说:“于受万的写意性工笔画在当今工笔画发展的路径上,占有自己独特的位置。”贾德江先生指出:“于受万的艺术实验已超越了自我的范畴,而具有了艺术史的价值。”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宪生先生分析指出,“于受万先生这种大胆的创意和作品的全新面貌,对推动我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创造。”参加全国美展的《长城颂》、获得过国际金奖的《画石呈龙》以及《聊斋乐土》等主题性很强的力作,即是写意性工笔画作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于受万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尤其爱读世界经典短篇小说《聊斋志异》,以艺术家之心,追索《聊斋》本旨,追想蒲松龄著作《聊斋志异》时,“遄飞逸兴”“永托旷怀”的本旨和浪漫的情怀,画自己心中的《聊斋》,自1997年开始,以六年的时间,创作出了独步当代的505幅《聊斋》全图,并由新华出版社和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新绘图聊斋志异》和《于受万画聊斋》。这套全图,在刻画感人内容的同时,深入刻画了原著对抑恶扬善和对中华道德文明的潜在内涵。

尤为可贵的是,在《新绘图聊斋志异》和《于受万画聊斋》出版之后,意犹未尽,于受万又以画家对经典名著的责任感,自2017年开始,利用三年的时间,以《聊斋》式的语言体式,撰写完成了文言短版《聊斋》,并将这部短版《聊斋》置于其《聊斋》全图之下,形成了自聊斋成书三百多年来,第一部图文并茂的精短文言全图《聊斋志异》。

于受万先生所撰写的文言短版《聊斋》,旨在把这部文学巨著,以每篇不超过700字的篇幅介绍给公众。尽量保留原文,尤其保留了原文中的警句妙语,将《聊斋》中难以看懂的词和字加以恰切地调整,以便让当下生活节奏快的多数读者更加易读易懂、让更多当代受众能够快速欣赏这部经典奇书。

据了解,《聊斋志异》问世三百多年来,没有人在原著上动过一个字,于受万不仅创作出这套全图,而且缩写出一部短版文言《聊斋》,填补了这两项空白,无论是在艺术史还是文学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为此,山东大学教授、中国聊斋学会会长王平先生评价道:“于受万的《精短文言文全图聊斋志异》规模大、水平高,以图文并茂形式传播《聊斋志异》,使我们感到无比兴奋。”又说:“可以看出,于受万先生在进行文言缩写时,力求保留原著的精彩语系,尽量体现《聊斋志异》的语言风格,并在每篇故事前加了对联导语。这表明于先生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是颇具匠心的,在《聊斋》传播史上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艺术研究院陈醉教授评价曰:“这套《聊斋全图》在艺术史上意义重大,于先生的创作精神,对于现代的美术教育,也是一个很好的个案和典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书画家》总编辑王镛先生评价说:“于先生创作的《聊斋》全图,属于一个空前的杰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于受万从艺一生,是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创作研究艺术的一生。在形式美的创新方面,他努力克服了工笔画程式化和刻版的弊端,创造了自己的写意性工笔画;在主题创作方面,以中华往古文明题材为主,出版了《西游记》、《辛弃疾》、《戚继光》等连环画一百余种;他画的《中华医药图》长卷,表现了自原始社会至清代中华医药史上的一百多位医药名人,以及名著、名药方、名事件。该长卷被做成浮雕,立于天津北门,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他创作的《齐文化长卷》表现了姜子牙、齐桓公、晏子、孙宾等古齐八百年间的哲人、典故及其治国理念,被做成刻瓷作品,陈列于中国刻瓷博物馆。同时还为巴金《家》、王金铃《虞舜大传》、《齐国名人故事》等画过大量的文章插图。

于受万生活在齐鲁之地,他的艺术风骨中,既有先古届堂文化的典雅正气,又有蒲松龄、孔尚任的浪漫文风,属于典型的齐鲁作派。

于受万从艺的一生,是创作的一生,也是实践文化自觉,崇尚文化自信的一生。他一生的创作,使我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刘小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