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野之村石门(一)

 郭丽萍 2021-08-06

从榆关镇处的102国道拐上乡间公路,走啊走,一个又一个村子闪过;路两边的大地由平原变成了丘陵,再拐几个小弯,蓦地,石门村的牌子就进入了眼帘,外面的喧嚣和赶路的烦躁也蓦地没有了。

不知为什么,走进石门,空谷的幽,闹市的喧,不知怎么的,在这里竟然融成了高度的和谐。这是不止一次走进石门村的第一感觉。

这是一个好小的村子,以至于第一次深入了解它的时候,我大吃了一惊:72户,224口人,16名党员,3个村民小组。这个数字,与村中近3000亩的山场面积,与村子多年来的各种如文明生态村等等的荣誉觉得真是不成正比。行走在石门村的街道上,一个“鱼骨头”主干道带着8条“鱼刺”小巷的村落15分钟我就走了个来回,太小了,却又是让我在走的过程中有些震惊。

路,是水泥路,全部都是,虽然有的地方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斑驳不平,但仍能看得出这应该是最早的乡间水泥路之一;房子,是整齐划一的水泥现浇房,七八十年代的印迹明显而深刻;齐整的街道两旁是有些沧桑的水泥路缘石垒就、木栅栏装饰的花池,榆叶梅正在怒放,月季花正在萌发,白牡丹冰清玉洁地开着,还有种植成三角形、圆形、五角星形状的牵牛花、串串红、石竹花……蜂蝶舞翩迁在各色花丛中,偶尔的路人是扛着锄头的黝黑面孔的中年人,坐在门前晒太阳聊天的是目光温和的老人……风吹过,有草的味道,花的味道,树的味道,还有农家肥的味道……各种气味柔和氤氲在小村的街道,那么的宁静和安详,仿佛是母亲的怀抱。偶尔有孩童嬉闹追逐着跑过,风铃般清脆的笑声飘荡在村庄的上空,仿佛天籁之音。

村子为什么叫石门?走在路上,到了躲闪着追逐的孩童和飞来飞去的蜜蜂,忍不住问目光纯净的村干部。李书记发白的头发,面庞有些瘦削,精神矍铄话语斯文:看到那两面大山没?原来村子在山里住的时候,村民都是从水库——哦,水库的水的下面就是原来出山的路,里面的路走出来,也就是从这两座大山之间走出来,远远的看大山就像大门一样,村子也就叫“石门”村了。现在,都搬到山下了,那里也修了水库,但是村子的名字不能变啊!那是老祖宗留下的呢!看着大叔自豪的笑容,远眺着春天青翠中有着朵朵粉红、粉白花朵图案的大山,心里自然的神圣起来。

走到大叔所说的“水库”,心里的纯净之感再次油然而生。(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