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轮复习的目标 1、全面、系统复习回顾基本知识,了解知识规律的来龙去脉,透彻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让学生经历教材由薄变厚的过程。 2、扎实训练学科基本技能、理解感悟学科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复习习惯和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指导学生补齐短板。 二、第一轮复习的要求 1、教学内容上 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把握高招方向,依托教材,整合精选内容科学、题量适当的教辅资料,覆盖所有知识、技能、方法点 2、课堂教学上 目标清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注重基础,全面细致,讲解精当;重点强化突出,难点理解透彻,技能训练到位,方法引领适时;发挥主体作用,调动积极思维,注重学法指导,逐步培养能力。 3、例题习题选用上 精选精用,层次递进,精讲精练,举一反三。 4、分层、适量布置 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 5、教学检测上 当堂训练,错题订正,周周清查,单元过关。 三、转变复习观念 由“知识型”复习向“能力型”复习转变; 由“题海型”复习向“反思型”复习转变; 由“经验型”复习向“研究型”复习转变。 四、讲究复习策略 策略之一:抓好基础和培养能力相结合; 策略之二:埋头苦干与研究思考相结合; 策略之三:系统复习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策略之四:统一教学和差异性辅导相结合。 五、深入开展“四个研究” 1、研究“课” 梳理基础知识、理清来龙去脉;建构知识体系、疏通内在联系;突出重点知识、理解内涵外延;突破难点疑点、把握要害关键;学会一般方法、把握典型问题;适度延伸拓展、提高变通能力。 2、研究“教” 教什么?(目标、内容) 怎么教?(策略、方法、手段) 怎么教好?怎么教更好?(有效性) 3、研究“题” 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掌握方法、熟练技巧; 总结规律、明确思路、举一反三、升华能力; 选材要精、分析要透、训练要实、发散要够。 4、研究“练” 巩固训练——养成习惯——总结方法——灵活应变 要避免简单重复,机械训练,要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提高重现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防止开卷了然,闭卷茫然的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