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收敛身心,平衡阴阳,一枕新凉一扇风

 隐遁B 2021-08-07

Image

立秋是秋季第一个节气,立秋到来也意味着夏天即将结束。

“燥”是秋季的主气,入秋后气候逐渐转凉,同时天高气爽,空气干燥,传统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

秋天养生要与天地相应,重在滋阴润燥,利用好秋天肃降收敛之势,收敛身心。中医圣典《素问》中说秋天: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位,养收之道也。

Image

养 生
习练太极,摆脱忧愁

--

立秋后,阳气日消、阴气日盛。人的情绪也跟着自然界的变化走下坡,如果情绪与身体没有跟着调和过来,常引发忧愁、低落的情绪。

经常练习太极气功,可以有效帮助自己对抗压力,摆脱忧愁。张景岳《类经》言:“上气海在膻中,下气海在丹田,而肺肾两脏所以为阴阳生息之根本”。

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秋天练习太极拳,能达到“秋养收气”、“秋养阴”、“养肺气”等养生目的。

Image

太极拳其动作轻松柔和、圆活自然,连贯协调,要配合呼吸、运气。练习过程中人必须调整心态,让身心保持在舒坦平和的状态。

现代科学也证实,放松可以使人体内的脑内啡和阿尔发波(α波)增加,降低交感神经的衝动,平抚情绪、安定心神。

Image

饮 食
润秋燥,补元气

--

秋季五脏应肺,肺主皮毛,故秋燥最易伤肺和肌表,主要呈现在身体的症状是发炎、肿痛和干,包括口干舌燥、喉咙痛、咳嗽、过敏及气喘发作等。

燥邪当令的秋天,饮食上以滋阴润肺为原则,可以多吃富含胶质、水分的食物,预防秋燥。如:白木耳、莲藕、麦门冬、百合、杏仁、莲藕、豆浆,能平熄身体的燥邪,预防及缓解秋燥不适。

Image

黄精秋梨汤

▏材料:

黄精5克,陈皮10克,秋梨1个。

做法:

将梨洗干净,带皮切成块;锅中倒入清水,加入梨块、黄精、陈皮,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再煮1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梨不仅为“百果之宗”,亦是秋季润燥水果,中医常用来清热润肺止咳,热性体质(经常口乾舌燥、咽喉干痒)的人可吃新鲜水梨,不过体质偏凉(脾胃虚容易拉肚子)或寒咳(痰液清而稀)的人不宜生吃梨,建议饮用上方“黄精秋梨汤”。

Image

黄精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本草纲目》记载,黄精为百合科黄精根部,常用于补气健脾、养阴润肺、补益肾精。既养阴又补气。

秋天正是收敛阳气、培补元气的最佳时节。此时食用“黄精”培补元气,保持元气满满的状态,不仅让人看起来更加精神年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身体健康。

Image


饮 茶
润燥防暑,解油腻。

--

秋季气候干燥,余热未消,喝茶能缓解口干舌燥之感。养学专著《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此时饮茶,需讲究温润之道,以温养、锁水、润燥为目的。

像红茶、黑茶、普洱熟茶、老白茶,都非常适合秋日饮用。多喝茶补充水分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与免疫细胞的活跃性,帮助体内排毒,提升人体免疫力,增补体内正气。
Image

立秋过后,很多人受到贴秋膘的老谚语的影响,饮食上过于油腻荤腥,此时也适合,白毫银针与茉莉窨制的花茶防暑、解油腻。

经过3-5年醇化的白毫银针,祛火调柔比较温和,适合饮食油腻,内热火旺的男女。

白毫银针除了含有其他茶叶固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长期饮用白毫银针可促进脂肪分解代谢。

茉莉花朵朵向阳,性温,可润肺同时,舒肝解郁,润肤养颜。白毫银针与茉莉花两者结合,可以抵御脂肪与火气的双重打击,适合相对体寒的人士。

Image


焚 
收神养肺、净室辟秽

--

立秋之后光照时间逐渐变短,人体容易产生抑郁之情,因此需要有意识地保持从容、平和的心态和情绪。《黄帝内经》有云:

秋三月,此谓容平……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日常可通过焚香默坐的方式,来减缓身体和心灵的不适,并且达到平衡。立秋时节最宜熏焚清润柔和的香,既有能定心神,还有清心润肺的功效。

Image

此外,焚香还能给居室环境杀菌、净化空气。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焚香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新冠疫情期间,建议大家多焚烧沉香、降真香、艾叶、苍术、菖蒲等香药净化空气。

芳香性气味虽然对细菌和病毒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却能使人体呼吸道分泌出较多SlgA(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lgA具有抗病毒、提高呼吸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Image


古时医家香药配制熏香、香囊,未病时用以顾护正气,提高人体抵抗力。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言:“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不祥。清代刘奎《松峰说疫》卷二,有苍术与降真香制作的“苍降反魂香”:

苍术、降真香(各等分)共末,揉入艾叶内,绵纸卷筒,烧之,除秽祛疫。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降真香抗菌消炎、辟邪恶气,苍术与降真香配伍制香,烧之能抵御邪气,扶助正气。

Image


四川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中,有一方辟秽解毒,净化空气的香囊佩方,有条件的朋友可以依法制作:

藿香10g、薄荷10g、山奈10g、苍术10g,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挂于室内,或随身佩戴,具有芳香辟秽解毒之功效,以预防疫病。孕妇及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鼻炎等)者不建议使用。

入秋后,早晚温差大,使得血管收缩循环代谢减缓,情绪容易焦躁不安,因此要特别注意调理心情。

心烦气乱之时,不妨焚清香一炷,温和甘美的香气可平心静气,让人达到物我两忘、灵台空明的境界。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