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这家小店,做了20多年“猫耳朵”!用导航才能找到!

 南阳吃货圈 2021-08-07

这些年,团长走遍市区的大街小巷,甚至周边县城乡镇,品尝过很多老店手艺。真实感悟:工业越发达,老味道消失越快!


归根究底,不是传统手艺丢失了,而是工业太发达。番茄、香菜、韭菜、黄瓜.....很多蔬菜瓜果,只有形,没有味!


嫁接、培育、催熟,这样的东西,连基本的味道都没有了,无论怎么做也不好吃。猪肉不香,牛肉造假,还奢望能吃出老味道?!


机器包子,机器饺子,机器面条,甚至机器炒菜。那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年代,再也回不去了。现代化替代了手工,谁还去下死力!


老年人为啥喜欢清淡口味?他们习惯了少油、少盐、少调料的味道。现在的很多食材,不用调料,根本无法下咽。


真正的纯手工、好食材、老味道,团长最怀念的是“猫儿面”。一家小店,夫妻俩人,从陕西到南阳求生计,做了20多年猫儿面。


每天早上,手工和面、揉面、醒面,真正做到了三扎、三醒、三揉。夫妻俩年过半百,朴实厚道,从来没想过省时省力。


“猫儿面”形同猫耳朵,又叫麻食,已经有近千年历史。陕西关中地区的麻食,形状如指甲盖大小的面疙瘩,中间略薄,边缘翘起。


纯手工的猫儿面耗时费力,从和面到揉面,是个力气活。一个个手工捏出来的猫儿面,大小一致,筋道光滑。


猫儿面能干炒,能带汤。做法不稀奇,难得的是依然坚持纯手工制作,大火翻炒,少调料,吃的就是面香味。


一份炒猫儿,配一碗原汤。酱油上色,搭配绿豆芽和青菜,香味四溢。店老板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个,嫌弃太累。


看似简单的一份猫儿面,却需要多道卖力工序,一次捏一个,要捏多少次才够炒这么一盘。年过半百的老手艺人,还能坚持多少年.....


在这个“割韭菜”的年代,“聪明人”都在研究怎么将美食“量化”,怎么包装做噱头,疯狂加盟,赚快钱。“笨重”的传统手艺,只能靠回头客撑着。


饭店越多,越不知道吃啥,感觉每家店的味道都差不多。偶尔吃到记忆中的味道,瞬间幸福感飙升,忍不住狼吞虎咽,大饱口福。


热馍蘸白糖的香甜滋味,再也吃不到了。拔出来的萝卜带着泥,剥掉皮直接啃,脆甜多汁。沙瓤西红柿,一口咬下去肉多汁浓,顺着下巴往下流....


很多味蕾记忆,变成了永远的回忆。不可复制,无可替代,再也吃不到。这一碗纯手工“猫儿面”,再过若干年,也是你我的回忆....


西安饭庄
地址:宛城区油田,广南路(天天快捷宾馆斜对面)
电话:13137782076
一键导航·即可到达

end



出品:南阳寻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阳吃货圈原创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您点一个“看”

让更多南阳人看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