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凉风有信『二十四节气』

 光宇阵 2021-08-07

图片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202期 】


图片

立秋节气介绍

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

注意!是“即将”和“就要”。

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

夏秋交替的标志是气温下降,而最直接的体感,是凉风带来的些许清凉舒爽。

图片

立秋的物候为“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对于熬过“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的人们来说,大家都在盼着凉风至,而且默默祈祷:凉风,你可一定要信守承诺,如期而至啊,千万不要迟到!
图片

气候特点

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这样的标准,我国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而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

图片

以前,人们将立秋之后的炎热天气,称为“秋老虎”。但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现在经常是凉风无信,遍地“老虎”。

通常每年的“七下八上”(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是全国多数地方最热的时期,立秋刚好揪住了最热的尾巴,不改暑热本色。

虽然谓之“秋”,却名不副实,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的节气。

秋期延迟交货成了一种新常态。

图片

天气特点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

图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揪”就是抓住的意思,到了这个时节,万物开始收敛,逐渐成熟了。简单说,就是作物成熟了,是时候把它“揪下来”了。

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

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
图片

饮食习惯

以前人们每到立夏之时,就会称一下自身的体重,然后到了立秋那一天,再称一下。如果体重减轻了,那就是人们常说的“苦夏”。

为了把夏季减轻的体重补回来,就会做一顿好吃的来补一下,俗称“贴秋膘”。

虽然现在人大多都在减肥,但是对于古人来说,体重减轻是一种损失,因此要在立秋那一天补回来。

人们“贴秋膘”时,主要的食物就是肉类,没钱的人家就用鸡蛋来补充营养,意思都是一样的。

所以,就有了“立秋一碗肉,百病绕道走”的说法。

图片

不过,我们现在没有那么繁重的体力劳动,也有了很多的消夏手段,夏天本来就没有减,秋天也就没有必要刻意加,还是要均衡饮食。不然,“贴”上去容易,要“摘”下来可就难了。

图片

注意事项

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应以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图片

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以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

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图片
图片

“立秋”来了
但天气依然炎热
小太提醒
“秋老虎”未走
大家依旧要注意防暑降温
图片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文字 | 张博鹏

海报设计 | 杨延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