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阴一阳之谓道——揭示“性与天道”的奥秘

 昵称76496706 2021-08-08

“一阴一阳之谓道”出自于《易经系辞上》。对这句话,历代学者误解甚多。汉京房在《周易章句》说丰卦:“阴阳之体,不可执一为定象。于八卦,阳荡阴,阴荡阳,二气相感而成体,或隐或显,故《系》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唐杨士勋《 梁传疏》引王弼的解释:“一阴一阳者,或谓之阴,或谓之阳,不可定名也。
 
程朱也误将“阴阳”理解为二气了。程颢说:“阴阳亦形而下者也,而曰道者,惟此语截得上下最分明,元来只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识之也。”程颐说:“所以阴阳者,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二程集》)“所以阴阳者方是道”之说正确,但认为这里的阴阳是气,有误。
 
朱熹进一步将“一阴一阳”解为“理”(天理)和“所以阴阳者”。他说:“《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便兼理与气而言。阴阳,气也,一阴一阳则是理矣。犹言一阖一辟谓之变,阖辟非变也,一阖一辟则是变也。盖阴阳非道,所以阴阳者,道也。”(《朱子语类》卷七十四)

 
这个解释不错,然有含混之嫌,没有说明为什么阴阳是气,一阴一阳是理。因为朱熹对“一阴一阳”的“一”理解不确。他说:“一,如一阖一辟谓之变。只是一阴了,又一阳,此便是道。寒了又暑,暑了又寒,这道理只循环不已。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万古只如此。”(《朱子语类》卷七十七)
 
殊不知,这里的一是统一义。用两个一,表示内涵的对立性。阴阳指乾坤二元。乾元坤元都是形而上的存在,共同构成道体,即太极,无双无对无形无迹的唯一。“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意思是,天道是乾坤二元的圆满统一。
 
金景芳也指出了“一阴一阳”与“阴阳”的不同。他说:
 
“说“一阴一阳”与说“阴阳”不同。说“阴阳”,指的是气,气是形而下的,实在可见的;说“一阴一阳”,指的是气之流动的那个规律,它是形而上的,虚无不可见的。只说“阴阳”,不是道, 说“一阴一阳”才是道。”(《金景芳全集》第二册《周易全解》)
 
遗憾地是,金景芳先生受唯物论误导,将形而上的道理解为规律,这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道是宇宙生命一切现象的源头和根本,岂规律一词所能了得。故必须明确指出:
 
“一阴一阳之谓道”意谓道是乾坤二元的统一。阴阳指坤元乾元,一是统一义。
 
孔颖达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一”解释为“无”。他说:“一谓无也,无阴无阳,乃谓之道。一得为无者,无是虚无,虚无是大虚,不可分别,唯一而已,故以一为无也。”此解亦不当。太极没有阴阳二气,但有乾坤二元,为阴阳二气提供形而上的依据。所以阴阳者,乾坤二元也。
 
有现代学者将“一阴一阳之谓道”解释为“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也是错误的。因为一说“运行变化”,就落到了形而下,而道体是形而上的。阴阳二气的运行变化,是道体的作用和现象,非道体本身。道体与二气,体用有别。
 
《易经》称天道、道体为太极,太极分言为乾元坤元,然不可因此误认《易经》为二元论。两者并非并列,而是乾健坤顺,乾主坤辅。抓住纲纲,坤自从之。分而言之为二元,统而言之,唯有一元,乾元。
 
《乾卦》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统就是统帅,乾元统帅宇宙生命,也统帅天道。天道太极,乾元是统帅,坤元只能顺承。故《坤卦》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所以,儒家的世界观(本体观),可称太极主义,也可称乾元主义。(详见东海《仁本主义世界观》一文)
 
乾元既有超越性,超越万有;又有潜在性,潜于万物。《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说的就是乾元的超越性,一切器具和现象都属于形而下,而乾元就潜在于一切现象包括阴阳二气之中,所谓道器不二,也称道气不二。
 
儒学是真正的不二法门,道器不二,体用不二,乾坤不二,阴阳不二,刚柔不二,本质与现象不二,内圣与外王不二。全体大用,用大体全,无暇无漏,大中至正,至矣尽矣,蔑以加矣。
 
注意,道器(气)不二而有别,有别而不二。不能谓形而上者为气,也不能谓形而下者为道。不能说道就是器,器就是道。不知此,不足以论道谈儒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出自于《易经系辞上》。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解悟,特录原文于左并译解大义。原文是: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东海译解如下:
 
天道是乾坤二元的统一,继承天道为善,成就天道是性,即天命之性。对于此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姓不明所以,也没有存养工夫,但只要不去故意毁坏她,她同样会无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起作用。因为大多数人不知,所以君子之道罕见罕闻。道体鼓舞化育万物,但不像圣人那样有忧患。

“性与天道”的盛大品德、伟大功业实在崇高。“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岂非超善乎?盛德大业,岂非大善乎?富有、日新、生生、成象、效法、极数知来、通变、阴阳不测等等,或为天道的特征,或为本性的大用,无一不善,无非超善大善。
 
性善论是核心易理之一。在人性论上,《易经》认为本性之善源自天道生生之德,同时强调人要通过后天努力效法天道以扩充其性。继善成性,于人而言,就是继天道而为纯善,成生命之本性。朱熹说:“流行造化处是善,凝成于我者即是性。继之者善,成之者性,性就是善。”(《朱子语类》)
 
宋朝杨万里有一个巧妙的比喻:“道者,善之父;性者,道之宅,故继道谓之善。然有之而能成之者,圣人也。自非圣人,有有之而得其一二者,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也。此君子之道之所以知之者鲜也。”(《诚斋易传》)
 
综上所述,太极创生万物,即道生万物,继道为善,生物就是至善。于人而言,未继之前为天道,太极为天之体;既成之后为人道,本性是人之本。本性也是乾坤二元的统一。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