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为根本

 Jamiuw 2021-08-08

图片


 净心:知生欲,欲生别。“知”是根本。

人有知,有知方能解迷。人若于知无知,便会自困其知,就会被知所迷。

知,乃人之知境。于境有知,境不囿人,于境无知,境境皆困。

知是根本!自古佛家讲究开悟见性,其实悟的就是这个根本。因人之知能不可见,故言悟。

知,心也。知就是心本来的功能。心若无知,便一无所知,则不谈迷与不迷,困与不困。成迷成困,皆是心有知而不能自觉,被所知所迷,被已知所困。

人心何以自由?于知有觉,觉而能主,是自由。否则欲来成扰,念来成惑,心浸其中不能自拔,便自已不得。

悟知,不能无知。一切有知,皆是所知。若明此理,方得“知”与“所知”之间的关系。知上无有,是空,便是觉悟之知。

若所知不能穷尽,则知不能致,此谓之格物致知。格解心中物,格的是所知。所知格尽,知便通达。

知是本来,人的一切认知,全在知上。但是,“知”是一个概念,是人对自身本来的功能的一种描述。知,不是那个本来的知,知亦为所知。

人之知,无需建立,本自具有。知上无物,无所不能知。知上有物,物便障知,这就是所知障,故言一叶障目。

图片

觉悟致知。

物,便是所知。从“知”这个根本出发,所衍生出来的一切,便都是物。

人类聪明与智慧的分别,就是知的分别。人有知有识,成了执着而不能自觉,智慧就到头了。

智慧到头,就是聪明。所以成就聪明的,是智慧,阻断智慧的是聪明,故言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有知有识,于自心知上有觉,不为其所困,所知就还可以再发展,所识就能够再上达。心若无执,一念千念,念念是智慧。心若有执,一念千念,念念是困扰。

为什么?因为你执了此念,一切彼念都将与此念为对。你执了此念,心若生它念,念念都是是非。是非乱人心,何以故?全在心执。

这就起众生与佛的区别。所以佛告诉你,非法非非法。不执法,亦不执非法,这就是道。

知,就是道。

知行合一,知与行,本无分别,皆是知上之知。故必为一,不用合。说合,是给众生讲的。全因众生见知,见行,执了分别见。倘若于智慧上达之人,则不言合与不合,知与不知,行与不行。

故,智慧上达,是大聪明。智慧有执,是小聪明。

智慧,便是人之知欲、知境、意识无限拓展的标志。

图片

知本无碍,为人自碍。

知无止境,就是智慧。

但为何世人皆落执境?全因知而无知,日用而不知。

知生感,感生欲,欲生动,动生别,别生念,念生行,行生识,识生定,定成执。

这就是人心的一个认知的过程。认知认知,知什么就容易成为人心的执着。人对一件事物的认知,往往片面而不自知,所以人对事物的看法,理解和体会就将被约束。

什么是执着?不再发展的认知就是执着。人就容易拿这个认知去认识世间的存在,这就是执着。

人类认知观念的养成,既有成长环境中的因素又有自身经历所产生的经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对人的认知系统的塑造就会各异。

从所知境这个角度看,人心的自由由知境存在的广度决定。知境越广,心所驰骋的疆域就越大,也就越自由。

当然,这是相对的自由,是知境中的自由。真正的自由,还是要心归本来。心的本来,就在知上。

知就是主,能知就能主,这就是心的规律。心不能主,被欲念所牵,往往是心不自觉。一觉便离,离而再有,这就是心。

一念不觉,万劫难逾。念念成困,何有解脱?庸人自扰矣。

我是一念净心,一念觉则净。念来念去,只不过是流变自然之道,哪里有什么问题呢?

致知,方能无碍。

图片

作者:净心,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心理学学者。资深读书人,自媒体人。破悟观念,明心见性,回归自在本来。用自己的一丝光亮,带给深陷泥潭中的朋友希望的火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