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谱牒文化丨怎么判断修的是一部好家谱?

 谱祠文化研究院 2021-08-10

怎么判断修的是一部好家谱?不同的谱牒研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本文是从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分别是:谱序、家风家训、世系图、世系(录)传。

谱序

每一次修谱都会有谱序,且历代都会将谱序给保存下来。谱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修谱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家族源流介绍、本次修谱背景及过程;第三部分主要是嘱托后世子孙一定要爱惜族谱,团结族人,爱国爱族,奋发图强等。

谱序可长可短,短着百十字,长着数千字,甚至万余字都有。能做序者多是本族佼佼者,要么是他族名望。

所以本次修谱的谱序就能反映这一届修谱人的谱学水平,不可不慎,如果谱序写的非常精彩,那么本届修谱人不会把家谱修差了。如果谱序写的乱七八糟,家谱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是最容易被修谱人忽视的一项,所以很多家谱是翻不到家训的。

家谱是传承,但是很讽刺的是,有家谱的家族也不全是有传承的家族。

有传承的家族,家谱必有家规族训,甚至专门成册厚厚的几大本,对族人规范和要求的方方面面。

翻一翻家规族训,其实都是教族人奋发图强、自律、团结族人等。

家规家训的实质就是将前人对社会的实践经验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然后规范族人,以免族人误入歧途,如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要求子孙不要在法律和人性上进行试探,如果要做官就要做好官,不做好官,开除出家族,对后世子孙进行震慑,避免误入歧途;

同时家规族训给族人灌输时代的价值观,让族人少走弯路。比如在多数家训中都有类似“耕读传家”、“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就是告诉族人,不要小小年纪就想着花姑娘,不要想着当个乞丐就能挣大钱,只有读书科举才能财富和地位同时拥有,才能光宗耀祖。

家规族训里还有一点就是倡导族人团结,只有族人抱团发展,家族才有更强的生命力,才更容易传承下来,不至于传着传着,人丁就单薄了。

所以有些家族修家谱没有把家规家训纳入的就是把家谱的魂给丢了。

家风家训没有优劣之分,但有一条要符合时代价值观。

世系图

世系图在家谱之中的存在就是为了能快速找到相应的人,以及这个人兄弟父子等血缘脉络,同时能快速找到对应的传记部分,有点类似目录的功能。在世系图上的人名旁边一般会有标注“无出”、“无传”、“迁某地”、“早夭”等字样。

世系图的没有优劣之分,只要字体没有繁简共存,没有接错世系,没有把人名给写错,一般都满足标准。

有一点值得修谱家族内部去商榷,现在修谱的时候,在世系图部分,在世的人没有必要再标注“无出”、“无传”字样。“无出”是没有孩子;“无传”是没有男丁传承下去。因为国家在前三四十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无传”也是迫不得已,修谱不要把族人修的跟吃苍蝇似的,世系录如实记载就好了,没必要再画蛇添足。

世系(录)传

在传统文化中,有“生不立传”的说法,所以去世的族人个人信息部分可以称之为“世系传”。而在世的族人就不能称之为“世系传”,可以称之为“世系录”,记录的“录”。“世系传”与“世系录”的差别主要就是对人物的评价,世系录就是如实记载,不会对此人进行评价,因为在传统文化中有“盖棺定论”的说法,只有去世之后才能上谥号、庙号。

那么怎么才能通过世系(录)传,判断是不是一部好谱呐?

首先一部好谱的个人信息部分是丰富的,包含:生、卒、葬、娶(嫁)等,这四个部分不可缺少;第二个就是用词,家谱有家谱的用词,比如某人活到三十岁就去世了,不能称之为“寿三十”,“寿”是不能用的,可以用“年三十”。再有部分家族修谱,关于族人去世的信息,一“殁”到底,对于家族寿星去世还是用“殁”,其实也不是特别妥当。

以前的家谱普通人只是简单的记载生卒葬娶,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编修家谱费时费力费钱,注定不可能给每一个族人太多的空间记载他的生平。所以导致我们阅读老家谱,只能看到先祖简单的介绍,看不到血肉,更谈不上故事性,所以可阅读性不强。如果现在编修家谱,将世系(录)传部分多给一些笔墨,将会锦上添花。

一部好的家谱可以从上边四个部分进行判断。当然也不是说像赞、艺文、锲约文约等部分不重要,只不过谱序、家风家训、世系图、世系传部分过于重要。所以各修谱家族一定要着重对待,修谱不易!

寻根问祖、谱牒编修感兴趣,文章不过瘾?加小编微信:18153888004带你一起来聊宗族文化。




文化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