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连载】中医的包容

 桂林吴氏老中医 2021-08-11

一天,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和往常一样下楼吃馄饨,吃完起身准备走,却被老板娘拦住了,说道:“你还没付钱呢?”男人用惊讶的眼神,扫了老板娘一眼,后掏出钱放桌上,转身走了!这时,旁边的食客对老板说了句:你记错了,那人付过钱了.....

老板娘这才晃过神,拍了拍脑袋,说道:忙晕了,忘了,这可真是个怪人,为什么不说呢?他天天来,下次少要他一次就行了。

这是电视剧《天道》中的一个小片段!

今天偶然看到这么一段文字,正如作者说的是电视剧《天道》中的片段。男主人公叫丁元英。

如果说,老板娘是因为太忙而忘记了顾客付过钱,这是情有可原,那么丁元英自己也会忘记吗?

显然不是,当老板娘向他要钱的时候,他是先扫视了一眼老板娘,这就说明了他记得。那为什么他不为自己争辩,而是选择再付一次钱呢?

用丁元英前妻的话来说,就是:他永远都不会跟你吵架,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于跟你讲道理。

这个事情让我们很容易的联想到中医。

  


央广网上海8月9日消息(记者杨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最新研究表明,无论是Alpha、Beta变异株,还是这次的Delta(德尔塔毒株),连花清瘟都显示了稳定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筛选出的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在我国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全链条、全周期、全过程的积极作用。尤其是代表药物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参与治疗的作用是确凿的、肯定的,并且国家批准连花清瘟“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写进说明书中。

在疫情防控中我国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让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中医药对轻症患者实施早介入早使用;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对医学观察发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服用中药提高免疫力;对出院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方案。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

  


因为中药在这场战疫中取得的胜利,大家有目共睹,因此人民日报也特别刊出了一期《中医药在两次抗疫中的卓越表现》

文章发表之后,微信朋友圈也都是热情高涨,觉得我们中医的确是伟大。但是8个小时之后,再次点击链接,发现文章打不开了,准备的说是被和谐了。

天哪,人民日报的文章都能被和谐,想想这背后的力量有多大?这到底是什么人或者什么机构在作祟?难道是在否认我们伟大的中医药文化?还是怕中医的强大,把一部分人的利益给冲垮了?好在,网页搜索还可以看到。

中医药的发展缓慢,的确是受到了阻碍和抹杀。但中医人有着宽大包容的心,正如电视剧《天道》的丁元英,他明明知道老板娘冤枉他没有付款,但他依然又支付了一次,因为他知道,有些事用在不重要的场合,等于消耗自己的精力,不值得。

再者,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尽管中医们顶着误解和诋毁,但仍然坚持为患者治病,因为他们知道,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在他们心里,没有绝对的孤立,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治疗疾病。中西医的疗法,在这个时代都不是特别完美,如果相互之间能取长补短,合理的给患者治疗,这才是最关键的。

没有哪个中医会一辈子不看西医,也没有哪个西医会说中医一点作用都没有。真正的中西医,都懂得药物的相互作用。倒是那些被利益捆绑的身外客,在做一些无知愚昧,甚至误国误民的勾当。

说些实际的。前来我们吴氏医家就诊的病人,大部分都是手术,放疗,化疗后复发或剖腹探查术后见广泛转移而无法切除的晚期癌症患者,还有一些病人限于经济或其他方面的条件,生命已危在旦夕。有的病人,医院已经明确告知患者无存活的希望,他们多方打听,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而来。

这些病人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太弱,神情暗淡,有的奄奄一息,随时死去。面对这些病人,我们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想求得平稳,给予调补之剂,即使治疗不好,家属也没有怨言。但如果要对虚弱身体施以攻法,一则不容易被家属理解,而来需要心中有十分的把握。

当然吴氏医家治疗癌症上万例,有足够的医疗经验。癌毒是发病的主因,只有攻邪才是针对了致病之因,才有扭转险恶局势的可能,而用补法起不到这个作用。

但是因为患者身体素质差异和心理素质差异,造成对药物的吸收也大不相同。因此大部分患者在进行了驱毒化瘀之后,都有了很好的效果,也有不少患者因为病情太重,而失去了存活的希望,但他们至少临终前也很安详。

能理解的家属会感恩,不能理解的家属就散播说中医根本看不好病。那么请问,中医是有看不好的病,那西医就能百分百有效吗?有多少患者,来看中医,不是“死马当活马医”的?这的确是一种悲哀!

但中医人始终有包容之心。

记得有患者说,在大医院花了几万块没治好的病,在我们这里一千元就给除根了。这是好消息,是应该值得高兴的。但不需要吹捧,真的不需要。换言之,大医院都是几万元治不好病的吗?还有个患者得的胃病,吃了两个月的中药,只是见轻,你能说中医药不管用吗?服用半年后才根治,这又怎么说?

不切实际的说法,就是空谈。

在我们这些病理里,有些是适合中医治疗,配合西医,效果更是显而易见。并非说,中医或者西医哪个更高明,只是相互作用,得到更高效率而已。

中医的本质是“中”和“医”。所谓中,就是平衡,中和。与天地和,与自然和。所谓医,就是治疗,健康。给予患者治疗,使大众健康。

有些东西需要争辩,有些东西不需要争辩。不需要争辩和解释的,是中医。中医有着宽大的胸怀,中医符合天地之道;中医既能速效,又擅长治本,且不伤损正气;中医代表着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是我们老祖宗的大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