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览要闻|海南厅:做好“三篇文章” 促进乡村振兴

 乐康居 2021-08-11

图片

图片

记者日前从《海南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将做好“三篇文章”,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做优村庄规划文章,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将按照务实、管用、可操作、能落地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统筹布局农村宅基地、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用地、农村各类产业项目用地,加快推进农房报建“零跑动”试点;加强农房风貌管控,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到今年底实现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基本达到全覆盖。
做足资源要素文章,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资源要素需求。一是保障新增乡村建设用地。单列下达农村集体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省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和村民建房。二是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占用农用地的前提下,将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和“四荒地”、闲置校舍、村庄空闲地等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入市。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共享农庄、乡村民宿、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等农村产业。三是拓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使用途径。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实施土地征收,对不属于成片开发区域的农村产业项目,不得实施征收,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出租等方式入市进行开发利用。四是加强海水养殖用海用地保障。实行养殖用海海域使用权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减免优惠政策;实行渔业用海区域统一选划、统一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保障海水养殖用海及其生产配套用海、用地需求。
做活制度创新文章,通过农村土地制度集成创新,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一是实施“三块地+村庄规划编制+土地综合整治”改革。以村庄规划为引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以农村“三块地”改革为抓手,优化调整村庄规划布局,开展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生态用地修复,将综合整治腾退的建设用地通过入市支持乡村建设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二是实施“三块地+农村用地政策”改革。整合“只征不转、不征不转、只转不征”、设施农用地等农村土地利用政策制度,建立更加灵活、精细的土地利用制度。三是实施“三块地+垦区和小城镇”改革。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拓展到垦区和小城镇,制定农垦土地入市办法,创新小城镇和垦区用地新模式,支持农垦盘活存量用地用于产业发展和民生项目建设,推进垦区和城乡协调一体双赢发展。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独家编辑。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