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食多餐养胃?3大养胃谣言,还有多少人在被骗?

 我爱你文摘 2021-08-11

养胃的话题从古至今都是热门,但也正是由于关心的人很多,所以各种被曲解、被误会的养胃谣言流传得越来越广,最后甚至成了养胃常识。

少食多餐养胃?3大养胃谣言,还有多少人在被骗?

一、少食多餐养胃

很多人会把“少食多餐”和“肠胃不好”联系起来,自然而然的,渐渐有人开始偏颇地认为:胃不好要少食多餐,所以养胃也该少食多餐。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曲解。

少食多餐不是养胃的方式,而是医生给予一部分特殊人群的建议,比如:胃肠功能减弱的老年人、或者是患有胃肠疾病、做过胃肠手术的病人,只适用于一小部分人,并不是面向广大群众的养胃理念。

针对这部分特殊人群提出少食多餐的建议,完全是因为他们的胃肠功能下降严重,不能再像健康的一般人那样定时定量地进行一日三餐,那样的话,对肠胃的压力就太大了,他们承受不了。

所以需要少食多餐,把一天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分多次吃进去,既不会营养不良或者挨饿,也不会给胃肠造成太大负担,自然也就降低了消化不良,或者加重病情的可能。

对于一般人来说,从小养成的一日三餐的进食习惯,才是最符合人类生存规律的。

而且在这个习惯的养成过程中,胃部细胞和组织也早已形成了相应的工作规律,简单来说就是:胃也有它的生物钟,如果随便打破规律,不说养胃,首先肯定会引起胃肠运动、胃酸分泌等功能的紊乱,甚至可能出现胃痛等胃部不适。

所以,养胃绝对不要选择少食多餐,恰恰相反,养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按时吃饭,定时定量。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也并不是所有的胃肠病患者都适合少食多餐,比如: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的患者,少食多餐反而会促进胃酸分泌,恶化病情。

因此,能不能改变饮食习惯、能不能少食多餐,都要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要擅自乱来。

二、胃不好要“多菜少肉”

“胃不好就多吃点菜,少吃肉,肉不消化”,生活在是不是经常听到类似的劝诫?

那事实又是如何呢?

记住一句话:没有不好的食材,只有不好的搭配和烹饪方式。

第一、不是所有蔬菜都好消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芹菜,根茎粗、纤维多,非常不容易消化,而且纤维粗糙还容易磨损胃黏膜,加剧或恶化病情。

第二、不是所有肉都不好消化。

例如:牛羊肉不易消化、鱼肉就容易消化得多,而且肉类好不好消化还得看具体的烹饪方式,炸肉不容易消化、蒸肉容易消化。

所以肉类好不好消化不是能一棒子打死的事情,得灵活应对,全面客观地看待,更何况,肉类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素,是人类重要的营养来源,如果只吃素的,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反而不利于健康。

因此,胃不好的人也必须要适当地吃一些荤菜,如果担心消化不良,可以把肉类切碎、炖软,比如:肉末炖蛋、清蒸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胃不好的人应当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荤素搭配,而不是盲目地“多菜少肉”。

少食多餐养胃?3大养胃谣言,还有多少人在被骗?

三、牛奶养胃保护胃黏膜

“牛奶可以在胃里形成一层保护膜,所以喝牛奶能保护胃黏膜、养胃”,这个说法也是偷换概念、混淆大众的谣言之一。

喝牛奶能养胃的说法起源于牛奶对于反酸、胃胀的患者来说,有一定的舒缓作用,可以暂时缓解不适,毕竟牛奶能够稀释胃酸,短暂地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所以许多人都想当然地以为牛奶可以保护胃,其实并不是这样。

牛奶的这种“缓解不适”“形成胃黏膜”的功能都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消失,只能暂时缓解燃眉之急,不能依赖。

恰恰相反,牛奶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比它稀释胃酸的作用还要强,所以盲目依赖牛奶不仅不能保护胃黏膜,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影响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