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五章

 随便阁 2021-08-12

道经·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吴澄:仁谓有心于爱之也。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盖圣人之心虚而无所倚着,若有心于爱民则心不虚矣。○复符后切。着直略切。

原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原成:凡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者,视物皆以爱恨之情为之。故曰仁者,有心于爱之也。抑制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而以“道”做为万物的唯一标准,则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不仁者,客观之谓也。刍狗者,自生自灭而没有外力胁迫干预之谓也。

“道”约束而不干预,故万物自生自灭。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吴澄:橐钥,冶铸所用,嘘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于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于内者,钥也。天地间犹橐钥者,橐象太虚,包含周偏之体,钥象元气,絪缊流行之用。不屈谓其动也直,愈出谓其生不穷。惟其橐之虚而钥之化,化者常伸,故其钥之动而橐之生,生者日富在天地之间者。如此其在人也,则惟心虚无物而气之道路不壅,故气动有恒,而虚中之生出益多。

原成:天地之间,亓犹橐钥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原成:凡物皆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故曰虚而不屈。运动必然产生结果,故曰动而愈出。先贤多以吴氏所用的这种方式,更多地是引入周易来阐述“运动”与“结果”。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吴澄:数犹速也,穷谓气乏。人而多言则其气耗损,是速其匮竭也。不如虚心固守其所,使外物不入,内神不出,则其虚也无涯,而所生之气亦无涯矣。中谓橐之内,钥所奏之处也。○数音朔。

原成: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原成:言,非言语之言。言,问也,犹干预也。以智应万物,万物不穷而智穷矣,故曰多言速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所以圣人做“得一”者。得一者,以“道”做为万物的唯一标准。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