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百科】为什么玩3D游戏 会头晕呕吐?

 光宇阵 2021-08-13

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我在门诊曾遇到一个患者由于玩3D游戏“吃鸡”引发了头晕呕吐。为什么玩“吃鸡”会引起头晕呕吐?这是因为在进行拟真度较高的3D游戏时,患者机体因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眩晕”。

图片

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是如何产生的?还要从人体如何维持平衡和视觉稳定说起。在日常活动中,人体依赖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维持平衡,三者之一出了毛病都会导致眩晕。前庭系统在维持人体平衡中起着主要的作用,60%-70%的眩晕是前庭功能障碍引起的。很多眩晕都是耳源性眩晕,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前庭型偏头痛等等。

图片

0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系内耳中的耳石囊斑脱落所致。该病的典型特征为“一动就晕”。患者眩晕发作总与头位/体位变动有关,眩晕比较剧烈、但持续时间短,可为数秒至数十秒。医生可以通过观察眼震特征进行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治疗效果良好,经过一次或数次复位治疗约90%的患者都能够痊愈。

02

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间歇期平衡与听力可有部分恢复。部分长期发作的患者,眩晕可随患侧耳聋的加重反而减轻,发展到完全耳聋时眩晕可消失。对于梅尼埃病的治疗,一般采取规范的序贯疗法。从无创到有创,从功能保留到功能剥夺,根据病程进展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03

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神经元炎系因前庭神经元感染所致的一种突发性眩晕疾病,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多伴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晕与自发性眼球震颤为其主要临床表现。重症者可伴有恶心、呕吐,但无耳鸣、耳聋;眩晕持续时间较长,一般2周内多可消失。不少患者可短期残留不同程度的头昏、头晕和不稳感,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前庭神经炎患者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避免头、颈部活动和声光刺激,对症支持治疗。

图片

内耳神经损害大多不可再生恢复,但在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中,急性前庭功能障碍有望在起病数周内通过“前庭代偿”机制而逐渐缓解。前庭代偿可以通过下述3种途径实现:修复、习服与适应。“修复”是指原始神经结构恢复至损伤前状态,从而受损功能得以恢复。“习服”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量变的代偿过程,其原理在于通过激惹信号的简单重复刺激,继而逐步减少前庭中枢与外周之间的反应不对称性。“适应”则是一种主动的、强有力的代偿过程,其目标在于“以不同的形式做出反应(质变)”,而非习服所追求的“无反应(量变)”。临床已经认识到,在前庭损害早期即进行主动训练,可以更快地实现凝视、姿态的稳定,获得前庭代偿。

图片

促进前庭代偿的方法包括神经药理学途径及前庭康复疗法,其中前庭康复目前被认为是控制眩晕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前庭康复是非药物、无创、物理性的治疗方法,是对前庭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的、以前庭训练为基础的治疗,旨在提高患者的前庭位置觉、视觉、本体感觉对平衡的协调控制能力,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前庭康复其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认知疗法。近年来该技术被不断革新改良,以适应前庭综合征矫治的复杂性。

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为了追求最理想的功能恢复,我们强调:

①鼓励患者积极地进行康复训练。

②较早启动康复训练。

③更多地进行适应训练,而非习服。 

④避免使用一成不变的康复策略。无论如何,治疗前首先需要矫正患者既有的不当策略,包括患者的感觉替代及行为替代方法。前庭康复需要在专业指导下,有序完成一系列眼动、头动、颈动及躯体运动的训练,从而增强患者的平衡功能,减少眩晕发作。

在实际的医疗活动中,医生不可能时刻指导病人进行前庭康复,这使得前庭康复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基于这个原因,笔者团队研发了前庭康复APP,解决了上述问题。患者只需扫码下载APP,就可在线完成眩晕的评估、随访、前庭康复的指导,可以进行在线评估随访报告、咨询,个性化的随访打卡功能,提醒患者及时、足量进行康复训练,定期病情评估随访问卷,掌握用户每个阶段的康复数据。该平台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障碍,建立了眩晕患者前庭康复的医疗互联网数据库,使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治疗。

 “后浪”里说过:“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享用……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通俗易懂地讲述科普,把学术知识变成普罗大众能理解的科普知识,这是我们团队最大的梦想!

图片
图片
图片

专家介绍


时海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务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眩晕疾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听力学组组长、上海市声学学会生理学组主任委员等职。2011年首批入选上海市卫计委新一轮“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13年首批入选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2017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发表医学论文逾百篇,主审、主译著作8部。致力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及疑难病例的诊治,擅长耳聋、眩晕等疾病诊治,掌握娴熟的耳显微外科手术技术。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特需门诊,下午专家门诊。

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路文 时海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