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鉴道场7•吴起语录学习

 寻玄叩释 2021-08-13

吴起一生说过多少话,谁也不知道;但有几句话,各种史书都不肯舍弃。

那时,魏武侯即位不是太久。那天的天气状况,史籍不载。据我推测,应该是晴空万里,能见度极好;季节嘛,应该是初春,天气刚刚转暖,冰雪虽然早已消融,但草木仅仅是嫩芽初露。

为什么?因为魏武侯的话里透漏着晴春的气味:

“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多么意气风发!多么踌躇满志!这话语必须和“晴空”“初春”“青青草”等等相搭才是绝配,才能洋溢出让人欢喜的青春气息!

魏武侯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漂行的船上,船是在河中央,河是山西陕西交界那一段黄河。

吴起在魏武侯的身后,魏武侯说这话的时候是回过头对吴起说的。

试想,如果是我们陪着国君视察,国家领导人看到滔滔黄河水、巍巍两岸山,兴致勃勃,心情舒畅,回过头来,大发感慨:

“真好啊,险固的山河!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无价之宝啊!”

我们能不能直接给国家领导人泼冷水,“您说的不对!”

能不能?

不管能不能,吴起就是这么直接泼冷水的。

他既没有顺从地点头附和,“是啊,是啊!”也没有急忙摇动笔杆刷刷刷记下元首的话,以便回去组织学习,以期用最快速度落实领导“美哉”的重要讲话精神。

他是直接说:“在德不在险。”

省略句,根据语境,主语应该是“巩固国防”或者“国家安全战略建设”等等。

明显是不同意元首的话嘛!

接着他展开了论证:“古代的三苗氏,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有彭蠡泽,自然屏障是不错;不修德义,大禹轻而易举就灭了它。

“夏桀所居之地,左边有黄河济水,右边有泰华山,伊阙在南边,羊肠在北边,山河倒也险固;但他不实行仁政,商汤把他流放到了南巢。

“商纣王的国都,左边有孟门,右边有太行,常山在北面,黄河在南面,山河险固;但他不以德治国,周武王把他杀掉了。”

吴起最后总结:“由此来看,在德不在险。”

说到这里,完美的论证已经可以结束。总分总的结构正是议论文最无懈可击的结构模式。

但吴起又联系现实说了一句,这句话简直是对领导的直接警告:

“如果您不注意提高道德水平,船上的人都是可以转变成敌人的!”

吴起随口一秃噜,彪炳后世的一篇简短政论文诞生了。不能不说,他说话真有艺术性;但再想想,领导话音刚落就开口反驳,不怕领导不高兴?是不是有点不讲究说话艺术?

此艺术非彼艺术。

吴起就是这么直!

这种直性子,和他在魏国最终也没有做成他梦寐以求的相,有没有关系?

魏武侯专门回头给他说话,固然有对他尊重和高看的意思,更重要的恐怕还是期待着他的共鸣。但他什么也不管,只管说自己想说的。

如果站在写文章的高度,吴起的话严密性也还不够。

但我们不能苛责吴起论证的时候只是就依险不依德而失败方面论证,没有在依德不依险而王天下的方面进行论证,两方对比当然是更有论证力。——毕竟,这只是对话。观点鲜明,论证简洁,是对话的刚需。

吴起的这番话,满满的儒家味道。他的话是不是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孟子,让孟子说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话来?有可能。因为他和孟子的老师子思论起来是同学关系,都以曾参为师。

如果我们是国家元首,碰到这么个下属该怎么办?

是反唇相讥,“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咯!”还是把脸一沉,默不作声?

是不是会有人察言观色,厉声喝问:“吴起,好大的胆子!一派胡言,歪理邪说。”

“一派胡言!”

“臣建议,现在就把吴起推到河里喂鲤鱼。”

“对,喂鲤鱼!”

“喂鲤鱼!”

“喂鲤鱼!”

群情激奋。

也许魏武侯早就知道吴起说话是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的,这是个事业型男人,考虑的尽是国家建设。联系杀妻以求将、母死不奔丧,应该说他是个极端事业型,或者狂热事业型男子。

做国君也应该有些度量。

听了率真的吴起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的这番论述,魏武侯只说了一句简洁到不能再简洁的话:

——“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