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坡:豌豆黄

 圆角望 2021-08-13
在南方无足轻重的豌豆黄,在北方则有些明星相。
图片
老北京有“小吃十三绝”的说法:豆面糕、艾窝窝、糖卷果、姜丝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蛤蟆吐蜜、焦圈、糖火烧、豌豆黄、炒肝、奶油炸糕。
发现没有?之前我们提到过的“北京名小吃”茯苓饼、银丝卷,竟然缺席!
“十三绝”中,豆面糕(驴打滚)、艾窝窝(窝窝头)、馓子麻花,一般人还有所耳闻,其余的,难说了。
“其余的”当中,人们相对不熟悉的豌豆黄,毫无愧色地“坐”了一把交椅,证明它与老北京的交集很密切,得到市民认可。
那么,吃过豌豆黄的,请举手。多乎哉?请到各地京帮餐馆打量一下,便见分晓——不多也。
豌豆黄,顾名思义,是用豌豆做的糕点,制作过程大致如下:(豌豆)去皮,洗净,浸泡,煮烂,研磨,过筛,糖炒,凝结,晾凉,冷藏,切块,装盘。开吃……
从外形上看,豌豆黄很像上海的桂花拉糕,只是它的颜色黄澄澄的,仿佛一枚田黄或蜜蜡。
因为豌豆黄不是用糯米而是用豌豆做的,所以吃口远不如拉糕黏糯柔韧,但入口即化的特点格外突出,恐怕偏于绿豆糕一路。其颗粒感易被捕捉,故尚葆豌豆之清香本色。
图片
渲染历史如何悠久,是民间小吃的套路;而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串通,是古今商家营销的捷径。茯苓饼、银丝卷与慈禧老太婆勾搭,无非为了显示自己的“皇家血统”“正宗嫡传”。豌豆黄当然不能例外,里面肯定有故事可讲——
据说,有一天慈禧正坐在北海静心斋歇凉,忽听大街上传来卖豌豆黄、芸豆卷的吆喝声。她一时高兴,传令将此人叫进园来。来人见了老佛爷急忙跪下,双手捧着芸豆卷、豌豆黄敬请老佛爷赏光。慈禧尝罢,赞不绝口,并把此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豌豆黄和芸豆卷。
这是一则被广泛引用的、很权威的“传说”。结论不言而喻:从清末开始,豌豆黄的名声壮大起来,这主要得益于慈禧太后对于豌豆黄的喜爱……
我不知道热衷传播这则“传说”的人,为什么要把“静心斋”拉扯进来。试问:北海大得很,知道静心斋在它的什么位置吗?请查。慈禧听觉再好,听得见大街上的吆喝吗?请验。
据我所知,故宫明清档案馆里藏有一张“乾隆十九年三月十六日总管马国用传皇后用野意果桌一桌十五品”的食单,“豌豆黄”就在其中,具体制法还有记载。
我们可以算算:乾隆十九年,即公元1754年;1852年,慈禧入宫。豌豆黄出现在皇宫的时间至少应该提前一百年!既然如此,豌豆黄还有什么必要非去“抱”慈禧的大腿不可呢!
图片
至于豌豆黄是民间传到皇宫,还是从皇宫流入民间,谁能说得清?我们先不忙下结论。值得一提的是,1766年还活着的诗人杨米人在《都门竹枝词》中写了老北京太多的小吃:“日斜戏散归何处,宴乐居同六和局。三大钱儿买甜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糕炸糖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爆肚油肝香灌肠,木须黄菜片儿汤。”注意,那时的北京市井可没豌豆黄的地位,起码还不太流行;而皇宫里倒已有了,一张食单,足够说明一切。
在南方无足轻重的豌豆黄,在北方则有些明星相。梁实秋先生对老北京名小吃豌豆黄记忆犹新:
豆类做出的吃食可多了,首先要提“豌豆糕”。小孩子一听打镗锣的声音很少有不怦然心动的。卖豌豆糕的人有一把手艺,他会把一块豌豆泥捏成各式各样的东西,他可以听你的吩咐捏一把茶壶,壶盖壶把壶嘴俱全,中间灌上黑糖水,还可以一杯一杯地往外倒。规模大一点的是荷花盆,真有花有叶,盆里灌黑糖水。最简单的是用模型翻制小饼,用芝麻做馅。后来还有“仿膳”的伙计出来做这一行生意,善用豌豆泥制各式各样的点心,大八件、小八件,什么卷酥喇嘛糕枣泥饼花糕,五颜六色,应有尽有,惟妙惟肖。
他还提到:
“豌豆黄”之下街卖者是粗的一种,制时未去皮,加红枣,切成三尖形矗立在案板上。实际上比铺子卖的较细的放在纸盒里的那种要有味得多。
(《北平的零食小贩》)
“把一块豌豆泥捏成各式各样的东西”(梁实秋语),在北京是寻常事,在上海,豌豆黄则极少,“拗造型”的豌豆黄更为稀罕。淮海中路上的“全聚德”,大概是少数既出售豌豆黄,还供应可爱小鸭子形状豌豆黄的店家之一。
“全聚德”的京帮背景是毋庸置疑的,剩下的,就看你好奇心的强弱了。
图片


关于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