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不爱吃肉,可能是因为你用错方法!8种去腥妙招可别错过(附食谱)

 儿童营养师王斌 2021-08-13

王  斌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国家高级营养讲师

辣妈帮首席营养顾问

擅长将医学与现代营养知识结合,专注母婴营养健康领域。手把手教你如何科学养育孩子!

宝宝半岁后,每天只喝奶已经不能满足小家伙的营养需求,妈妈需要逐渐给宝宝添加各种辅食。有些宝宝对全新的食物十分乐意接受,but有些宝宝通过细腻的小味蕾,发现一些食物有自己不喜欢的“特殊”味道,拒绝食用,这中间就包括肉类

肉类富含多种营养素,是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食物,尤其所含的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更为重要。如果宝宝长期缺乏优质蛋白质,可能造成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问题。宝宝之所以不喜欢吃肉,很大的原因是由于肉食都存在一定的腥味,比如羊肉的腥臊味就特别浓。

所以,要想做出让孩子垂涎三尺的美味食物,妈妈们要懂得如何巧妙地去除腥味。因为一岁以下宝宝辅食中不能添加盐等调味品,这就给妈妈出了一个大难题,下面介绍一些给宝宝食物去腥的小妙招。

(图片来自育儿营养与辅食群:JACK妈)

食材类

1、柠檬

柠檬属于柑橘类水果,主要是榨汁用,有时也作为烹饪调料,基本没有人鲜食,因为太酸。

很多人认为酸味越浓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越高,比如柠檬,实际上水果中的“维C王”是鲜枣,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水果中只能排在第20名左右。同样重量的甜椒、油菜都比柠檬维生素C含量高。大家不要奇怪,这是因为维生素C基本上是没有酸味的,而柠檬的酸味主要是由它所含的有机酸所呈现的。柠檬果肉含有糖类、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柠檬酸、苹果酸以及矿物质等成分;柠檬皮含有柠檬精油、芦丁、柠檬素等成分,因为气味清香,常用来提取香精,并且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如作为杀菌剂、收敛剂等。

柠檬的特殊气味可以用来掩盖肉类的腥味,我们吃的西餐中就常用它来给海鲜去腥。妈妈在给宝宝蒸鱼或者做虾时,挤点柠檬汁在鱼或虾上,腌制一会再做,这样做出来的海鲜就不会有太大的腥味了。

TIPs:

由于柠檬中有机酸含量高,口味对于小宝宝来说比较刺激,所以妈妈在制作菜肴时可以先将纯柠檬汁稀释一下,或者只放几滴就好。

2、生姜

生姜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辛辣成分和二苯基庚烷三类,其中挥发油成分主要是烯类化合物、桉树脑等;辛辣成分主要是姜酮醇6、姜烯酚,也是生姜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生姜中姜酮醇6含量较高,干姜中姜烯酚含量较高,姜酮醇6在高温下会变为姜烯酚。生姜这些独特的成分可对消化、循环、呼吸、神经等各个系统产生作用,所以中国自古用生姜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如感冒、呕吐等。

厨房中最常用的一个去腥佳品就是生姜,其独特的辛辣气味,不管是海鲜类或是禽肉类一概通吃,简直就是去腥利器。

TIPs:

1. 生姜味道辛辣,所以给宝宝食物去腥时,不建议直接放入食用。可将生姜切末,倒入温开水浸泡,用时放入泡好的姜汁即可,并且不可多吃。

2. 生姜含有蛋白酶,但不能像其他蛋白酶一样作为嫩肉剂食用。因为生姜蛋白酶对温度要求较高,最佳作用温度是60摄氏度,当温度升至70摄氏度时将发生变性失活,低于60摄氏度则效果不佳。

3. 不吃腐烂的生姜。“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错误的,生姜腐烂后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长时间食用可诱发癌症

3、山楂

山楂也叫山里红,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有机酸、黄酮类物质等成分,尤其有机酸种类丰富,如绿原酸、咖啡酸、山楂酸、苹果酸、鞣酸等,所以山楂食用时口感有点酸涩。山楂中有机酸有助于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因此也常用在消化药物中。

妈妈在炖煮牛肉、羊肉等粗纤维肉类时,放入1~2个山楂,不仅可以起到去腥的作用,还有助于肉质更容易软烂

4、茶叶

茶叶中含有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萜类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其中挥发油等物质使茶叶具有独特的香气,妈妈在给宝宝炖煮肉类时可利用茶叶中这些特殊的香味物质去除腥味。

TIPs:

1.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所以在给宝宝烹调食物时注意控制量,根据所做肉类的多少,放入1~2克即可。

2. 为了避免汤中混入茶叶,可用纱布将茶叶包裹起来。

5、干面粉


干面粉去腥可能许多妈妈都没有尝试过。干面粉去除鱼腥味简单易操作,方法:在刮除鱼鳞后,用干面粉搓揉鱼肉片刻,放置一会儿再冲洗干净,鱼腥味会大大降低,而且面粉还不会给鱼肉带来其他的味道,是个不错的方法。

技巧类

1、浸泡

动物肉中血水是散发腥味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可将肉类切小块后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制作。尤其是动物肝脏,同时还可将其中肝脏代谢后产生的有毒物质一起浸泡出来。

2、去除血沫

如果是煮食肉类,可以通过去除血沫减少腥味。方法:在锅没开但有血沫时,关小火用漏勺打出漂浮在上层的血沫。需要注意的是,锅开后将不好去除血沫,所以妈妈要注意把握好时间哦。

3、去鱼线


鱼发出的腥味主要是由于它背部的两根鱼线,所以要去除那两根鱼线。将鱼平放在案板上,在鱼的前身靠鱼头处,划开一刀,在鱼尾处,划开一刀,然后用菜刀侧面使劲平拍几下,在刀缝处会发现像针尖一样大的一个白点,轻轻捏住,往外拉动,会抽出像头发丝一样的一根白线,这就是鱼线,另一面也采取一样的方法去除,就可以了。

TIPs:

此方法适合鲜鱼,冷冻过的鱼则不好去除。

(图片来自育儿营养与辅食群:肚肚)

食谱举例

虾泥米糊

食材:鲜虾1只、免洗米20克、柠檬1个

制作方法:

1.大米装入食品密封袋中,用擀面杖反复碾压至碎。

2.将碾压好的大米放入锅中,放入五倍的水开大火煮开后,关小火熬煮。

3.鲜虾清洗干净去头、去皮、去虾线,将虾肉用刀剁为泥状。

4.取柠檬从中间剖开,拿其中一半柠檬,用手挤出汁备用。

5.虾泥中放入1~2滴柠檬汁腌制。

6.粥熬制软烂时放入虾泥,5分钟后关火即可。

营养特点:

六个月左右时,宝宝自身携带的锌和铁已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需要通过营养密度高的食物进行补充,虾肉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选择。虾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硒、铁、锌等,对于刚开始加辅食的宝宝来说,即可以补充营养又易于消化。

注:

前提是宝宝已尝过这些食材且不过敏。

土豆鸡肝泥

食材:鸡肝、土豆、香油

制作方法:

1.土豆洗净,切成小块,上锅蒸熟。

2.将洗好的鸡肝切小块放入水中浸泡十分钟,放入锅中煮熟。

3.煮熟的土豆和鸡肝分别碾磨成泥。

4.将土豆泥和鸡肝泥搅拌均匀,可倒入少量香油调味。

营养特点:

鸡肝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锌、维生素A等营养素,尤其肝中的血红素铁含量较高,是宝宝补铁的理想食物,而维生素A是促进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对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代替一部分主食,同时富含膳食纤维,对于宝宝肠道健康也十分有益。

注:

1.前提是宝宝已尝过这些食材且不过敏。 

2.动物肝脏还是有安全风险,建议每周食用不要超过2次,具体见:给宝宝吃动物肝脏怕中毒?只需注意这四点,既安全又补铁!

(图片来自育儿营养与辅食群:mumu妈)


斌姐碎碎念:

很多妈妈都认为

肉肉不如蔬菜水果容易消化,

要晚一点给宝宝添加。

其实这里面妈妈们忽略了

肉类食物对宝宝的重要性。

它不仅可以提供蛋白质,

还可以补充铁锌等营养素,

所以从宝宝添加辅食开始,

就要逐渐给宝宝添加肉肉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