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承翥||边走边看•龙门石窟——放不下屠刀成不了佛

 历史探奇 2021-08-13

图片


边走边看 · 龙门石窟——放不下屠刀成不了佛

文/张承翥

此次边走边看,我最想走的看的就是龙门石窟,因为龙门石窟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一直就想来看看。
洛阳的龙门石窟比大同的云冈石窟开凿时间要稍微晚一些,但都处在同一个朝代,那就是北魏时期,大同是北魏的首都,云冈石窟又是当时的皇家主持营造的重点工程,所以投入的力量大,开凿的时间短,因此风格比较统一完整,设计感比较明显,加之主要洞窟全部由北魏政权倡导开凿,不仅规模宏大壮观,气势非凡,而且还明显带有皇权色彩。
由于北魏政权迁都洛阳,所以又在洛阳开凿石窟,因为开凿龙门石窟的工匠大多与云冈石窟的工匠是一伙的,所以龙门石窟先期的风格与云冈石窟几乎是一样的,但洛阳毕竟是华夏文明和汉文化的中心,因此,云冈石窟那种硬朗雄浑的风格渐渐汉化,慢慢变得精致柔美起来,加之龙门石窟的开凿一直拖拖拉拉地延续到了清代末年,历经十多个朝代,所以风格不太统一,大大小小的洞窟显得比较随意,但规模上比云岗石窟大得多。
另外,云冈石窟在保存上明显比龙门石窟要完整得多,龙门石窟地处中原,战乱不断,人为与自然的破坏就比较严重,好多洞窟只有洞而没有佛像,或佛像不完整,令人惋惜。
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一样,都是皇家贵族所建,龙门石窟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开始建造,但主要部分和最精美的部分还是完成于盛唐时期
比如龙门石窟规模最宏大,设计最严谨,造型最精美的卢舍那大佛,就雕凿于唐代高宗咸亨三年(673675年),有人说那是武则天的“报身像”,其实,这座大佛原来是唐高宗李治为父皇李世民做功德而建的,而此时的武则天是李治的皇后,据说武则天为这尊佛像的建造,捐献了两万贯脂粉钱,大约相当于今天的800多万人民币。
可能正因为这些原因,有人说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的容貌而雕刻的,对于这个说法,我一直是怀疑的,因为我还是比较相信“相由心生”的,一个人内在的气质,一定会投射到外在形象上的。当我站在卢舍那大佛面前,与它的目光对视的时候,更加坚定了我的看法,那一定不是武则天的形象,虽然我相信武则天的样貌一定是很好看的。
作为千古女皇,那种坚毅的气魄,睿智的才情,大度的胸襟以及残酷的手腕,肯定是作为像武则天这样的专制帝王必有的品行,这种内在气质外化而成的仪容形象,也一定是气势威严,咄咄逼人的,这种形象和气质与卢舍那大佛那种慈悲安详、自信有容、内敛宁静、温婉美丽的形象完全不是一回事,否则,当我站在卢舍那大佛面前时,感受到的将不是自在,慈爱和美丽,而很可能是惶惑不安,战战兢兢,那我又怎么能够静静地面对卢舍那大佛而久久不愿离去呢?
当然,我不怀疑武则天本人一定是做梦都渴望留给人世间一副“母仪天下”和“光明普照”和“智慧广大”的活菩萨形象的,否则她不会专门造一个与“卢舍那”意思差不多的“”字给自己命名,作为权倾天下的女皇帝,面对着波谲云诡,变化莫测的现实世界,她的确做不到,一个杀伐者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却不可能捏着屠刀而成佛的,因此,武则天当得了皇帝却成不了佛,而且无论她的容貌有多迷人多漂亮,也永远散放不出卢舍那大佛那种慈爱的光芒和深邃的微笑,所以,就算有人可以不讲道理的说卢舍那的形象就是武则天的形象,但我估计她自己都不会相信,那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又如何能够深信不疑呢!

           2021.5.6于九方斋


卢舍那大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想看的“龙门二十品”就在龙门石窟的古阳洞里,但因采集数据不开放,气煞我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