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控制女儿,妈妈在她的大脑中植入了一枚芯片……

 昭德心理官方 2021-08-14


家庭教育剧《小舍得》中欢欢家境优渥,父母开明佛系,奉行着要给欢欢一个快乐童年的原则,给了欢欢足够的自由。


可以说欢欢父母是“别人家的父母了”,但是欢欢却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欢欢进入五年级,遇到了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和挫折,考差了哭,没选上班干部也哭,同学给他做个鬼脸还是哭。


很好奇欢欢的抗压能力为何如此弱,随着剧情的推进了,有了答案——父母把欢欢保护得太好了。

老师说欢欢脑袋不灵光,欢欢父亲就跟老师打起来了。

为了让女儿高兴,报了辅导班,却又怕女儿太累,最后欢欢父亲决定替女儿上课,然后讲给女儿听。


欢欢成为一个只会用哭来面对困难的孩子,就是父母给惯的。

的确,孩子来到世界之初,需要父母的关爱与照顾。

随着孩子的长大、独立,能力增加,见识增长,对父母关爱与照顾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就像一个会走的小孩,不再需要父母抱着。

但是,父母为赢在起跑线,为了被孩子需要,或者未察觉孩子的变化,或者换位思考失败,可能难以把握关爱的度,把爱变成了过度保护和帮助。

2021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04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7.1%的受访家长觉得过度帮助、保护孩子的现象普遍。


过度保护容易衍生出巨婴


电影《千与千寻》则刻画了“坊宝宝”这样的巨婴。


他力量大,但内心善良而脆弱;

被钱婆婆变成老鼠之后,与千寻一起,第一次离家之旅。

坎坷忐忑,千寻说累了可以站在她的肩膀上,但是坊宝宝抬头傲娇地独自走了。

他虽然在油屋的衣食无忧,但是没有自由和友谊,甚至不会走路,对外界的认识也是扭曲的。


过度保护也可能是一种控制


电视剧《黑镜》第四季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位母亲:

她在女儿的脑子里植入了一枚高科技芯片;

有了这枚芯片,母亲可以随时知道女儿的定位,监控她的身体状况,看到她所见到的景象。

母亲为了保护女儿,担心外部的不良刺激引起她的负面情绪,只要她的眼前出现产生压力的画面,芯片的“滤镜功能”就会自动给画面打上马赛克。

于是,凶狠的恶犬、男生打架流的血,甚至是摔倒的外公、母亲哭泣的脸,这些画面皆成了一团模糊的马赛克。

有了这重保护,女儿的世界是安全的,但是这种安全是建立在扭曲认知的基础之上的。

(植入芯片)

女孩开始好奇,这马赛克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结果看到的也是马赛克,她气到用笔把自己戳出血;

母亲发现她自残,带她去看医生才发现,女儿已经失去了辨别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医生建议关掉对女儿的监控,但是母亲发现关掉之后好像更危险,忍不住再次监控。

母亲的再次监控被女儿发现,叛逆疯狂的孩子和护女心切的母亲,终于爆发了剧烈的冲突。

女儿将用来监控自己的平板电脑,狠狠地砸向了妈妈的头,她感受到了愤怒,但是她看不到母亲在流血,更不知道愤怒的边界在哪。



保护的度,取决于孩子的需求


过度的保护可能让你的孩子无忧无虑,代价是心智停滞;

以保护之名行控制之实,也有可能让你的孩子发展不出正常的能力。

每个孩子的度不一样,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婴儿出生初期,24小时的看护也不为过;

但是,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24个小时的看护就是“监狱”。

所以,保护的度取决于孩子的需求。

1.通过需要层次理论来了解;

如何知道孩子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呢?

第一个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类动机的角度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

人的需求有层次之分,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

需求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得到满足的。


孩子越小,对相对底层的需求越强,即生理需求和安全的需求,这是生存的必需品,这些基本需求,也是他们早年无法靠一己之力满足自我的。

所以,需要父母提供帮助和保护,才能生存。

这些也是相对容易提供的,饿了就给喂奶,困了就哄着睡。

但是,随着成长,孩子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他们希望被认可、被理解、被尊重,这样的期待上升到爱与归属、尊重的层次了,是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更复杂的心理需求,满足这些需求的难度也上升了。

这需要父母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独立的人格,能把为人父母的架子放下来,把孩子视为一个平等的对象去看待,看见并理解他可能存在的不同心理需求,给予他均衡的心理营养。

2.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心理需求;

另一个可以为父母所用的理论是埃里克森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自我意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应的核心任务和矛盾,任务和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观察孩子,根据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协助孩子完成相应的成长任务。

例如,协助青春期的孩子认识自我,寻找理想;

在孩子成年早期,体面的退出孩子的生活,虽然是在远离,但其实间接的帮助他发展亲密感,毕竟粘着家和父母的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时间便少了。

3.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与孩子性格之间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还有经历上的差异。

如何知道孩子的真实需求?

最简单便捷的方式是:良好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在理解之上的,除了利用像上文提到的理论去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更便捷在你手边的途径是听听孩子怎么说。

曾经知乎上有这么一个提问:上大学的女儿要用被奖励的钱买LV包,我应该怎么跟她说?

其中,高赞答案是这么说的:


所以有时候,如果觉得无解时,不妨去听听孩子的心声。

通过理论知识知道孩子可能的需求,通过沟通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最后就是学会放手。

未知让人焦虑、失去安全感,父母很多时候将自己的这些恐惧和焦虑投射在了孩子身上,不能放手让孩子一搏,用不安的情绪来限制孩子的未来。

对于未知的未来,不需要父母给焦虑迷茫情绪做加法了,更希望他们能做减法。
如何做减法?

就是给孩子理解、鼓励,给他勇气去探索,探索成功则祝贺他,探索失败可以安全着陆于父母的港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