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喜欢讲非有非无?那比常见断见还要糟糕!

 自由是生命之泉 2021-08-14

常见断见是一种邪见,用俗话讲十八层地狱,那你讲不有不无,大概二十层地狱去了,你要留意到它是这种意思。

卍卍卍

图片


开示/  海云和上

  「言不有不無者」,有人讲不有不无非有非无,讲「不有」那就「断见」,讲「不无」那就「常见」,所以他讲,「不如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無耳」,这个常见、断见是邪见没错,但你讲一个不有不无,比他还糟糕。有见常见之有,是一种邪见,用俗话讲十八层地狱,那你讲不有不无,大概二十层地狱去了,你要留意到它的意思是这种意思。

  「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这两个东西他用相对的来比较。以有为有,从相上讲;以无为无,也是从相上讲,相上说有说无,只是现象界的问题。好,他现在把这个「不有不无」跟「以有为有以无为无」相对来看,第一个他先把不有不无给否认掉,那么现在第二个呢,他讲以有为有、以无为无这个例子来讲,肯定现象界;不有不无,是否定现象界,你要留意到,假如要讲不有不无可以求证,那也是意识界的东西。

  现在讲以有为有以无为无,从现象来看的话,「夫不存無以觀法者」,这个时候才讲不存无来观法,「可謂識法實相矣」,识就认识,你以现象界来看,要求一个不要存无来观法——不要假设一个无。因为我们受过训练的学佛人,常常听到人家讲说“我这个不执着、那个不执着……”,什么叫不执着,你已经执着了。你为什么强调不执着?“我在精进啊,我没空。”是吗?所以我们讲精进的定义是什么?所以你要看清楚啊。好,认识这个「可謂識法實相」,识是认识,知道法的实相。「不存無以觀法」,不要先有一个无在那边观法,你先「以有為有」、「以無為無」,先做好这一点再讲。

  所以下面,「雖觀有而無所取相,然則法相為無相之相,聖人之心為住無所住矣。」先把这个基本的东西弄清楚,他一定是从现象界来讲的。你假如是到意识界,言不有不无,那你就别谈了,没资格谈了。从现象界开始,假如你是以现象界的这种状况来讲,那你要进一步,「不存無以觀法」。看一切现象,现象界的一切万法,你就事论事,就这么简单——那你就可以「識法實相」。

  这基本的条件先具备。所以「雖觀有而無所取相」,你观有,知道有现象界,但是你无所取相,不执着。「然則法相為無相之相」,什么是法相,无相之相就是法相。这都是定义,名词你懂,你不会定义,他是把这名词一个一个定义。「聖人之心為住無所住。」所以住无所住他的定义出来,那无相之相也是他定义出来了,有没有,法相为无相之相,圣人之心是住无所住,能所两方面都定义了。「觀有而無所取相」,这个是性宗的基本定义。

  注意到,这三句话非常重要。前面是一个假设前提,后面这三句「雖觀有而無所取相,然則法相為無相之相,聖人之心為住無所住」,你看你要不要背?学佛学什么,你要天天背啊,你不要坐在那边两腿折起来你就什么都懂了。这圣言量提出来了,你先把这个熟背,你懂吗,你当然不懂,你要带着疑情,要带着疑情熟背它。

——2019《肇论》讲座开示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