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读懂《道德经》?

 心理咨询诊所 2021-08-14

一,给《道德经》准确定位,是读懂它的前提。

我给出的定位是:侯王的守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未成圣的侯王,主要内容是谈论治国的守则及相应的道理。

1、从本书的时代背景、话题主体和内容来看,其指向都是侯王。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社会动乱,战争频仍,人民苦不堪言。老子认为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统治者膨胀的欲望和胡作妄为所导致的,因而提出了相应的治乱方案。老子的方案概括来说就是“以无事取天下”,并以此为主旨话题,明显地是以侯王、圣人为主体,除多次提及外,其中以“是以圣人”四字为首的句子,总共有22句。其他意思相近的句子还有很多。而话题的内容就是国家治理的问题,如“治大国若烹小鲜”“以无事取天下”、“小国寡民”“正善治”等等。

2、从“人事理道”的模型来看,本书谈论的中心就是实用的守则。

我们知道,人做事,是需要理由的;而理由还需要理由加以终极确认的,就是道了。

人:侯王。

事:以无事取天下。

理:无为而无不为。

道:自然(自动自发起作用)之道。

可见,“以无事取天下”是话题的中心,谈的就是理念,就是守则。全书就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把握好了,读懂高智慧的古书就不难了。

我以如何理解第五章为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在这一章里,老子建议侯王(人)不要多言而要守中(事),指明原因是多言会导致命数短竭(理),还有进一步的理由,就是以天地如风箱为例,说明天地和圣人都是以默默的付出来回应批评,而且命数都很长久(道)。这样一来,开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并不是圣人的冷漠自许,而是不明白“道”理的人,出于一般的“仁”的观念,对圣人作出的观感或者是批评而已。大家不用担心圣人没有“仁”。其实,圣人有比“仁”还仁的慈,即“中”,而且还一直守着呢。

我知道,很多人把它定位为哲学书。如果这样,就会把“道可道,非常道”理解为“如果道可以言说的话,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大家想,这样的说法,对讲求实用的侯王有用吗?没用啊。其实,全书的大部分篇幅就是老子给侯王讲与“常道”相“反”的“非常道”的!如:

事:有为与无为;争与不争;不知足与知足;多言与不言;等等。

理:柔弱胜刚强;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等等。

二,在字词和观念上,要排除现代意义的影响。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却是很多人没注意的。

比如,“寄天下”里,寄是寄居,“讬天下”里,讬是托足。都是表示侯王能在天下得以保全的意思。但不是“百姓寄托”的意思!

比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很多人以为老子说的是“美恶((è))”,是在讲美丑的辩证关系。这显然是受到现代观念的影响了,不对。其实,老子讲是“美恶(wù)”!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当天下人都赞美同一种东西并都去追求时,就会出现令人讨厌的结果。”想想如果全国人民都“东施效颦”的话,是什么恶(wù)不忍睹的局面啊?!本句是提醒统治者注意价值导向,要无为,要不言。

还有,“宠辱若惊”,乍一看,就理解成“宠辱不惊”或者“宠辱皆惊”,都是不对的。它的真实意思是:“如果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的人,与其说是爱自己,不如说是宠爱耻辱!”这与老子常讲的“知足不辱”是一个意思。

如何避免望文生义?就要查字词的本义!如何不受现代观念的影响?就要顾及成书的历史背景,还要深入文本,多方探究才行。

三,选定一个版本,多读成诵,甚至能背,是最好的。

我们普通人,不要多版本比较,也不要选太古老的版本,这样不会太复杂,也不会难为自己。我就选通行本,就认定它的作者是“老子们”,尽量在本书范围内自圆其说就行了。还有一点,就是要通过熟诵来过文本这一关。很多人以为“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在说“善良与丑恶”,除了偷换概念外,其实是不知道:全书共有七对“善与不善”的用法,老子说的是人在能力上是有差别的,“当天下人都认为一种东西是高能力并都去追求时,就会出现能力无差异的恶性竞争的结果。”,是不是相关很远?这样看来,不熟悉文本怎么行啊?

四,在头条号的“悟空问答”上提问和回答问题,这是思考、学习和交流的非常好的方法和途径。

我现在就是这样做的。我最近有两篇回答还得了青云奖呢!特别高兴。一篇回答“道德经说人不能追名逐利,那人的动力是什么?”另一篇回答“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和常使民无知无欲是否愚民思想?”。大家看完,鼓励我一下。

总的来说,读懂《道德经》并不象想象的那么难,因为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用,有一些踏实的做法可做。你也不妨试 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