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切呼唤你的名字,俨如六月的炽烈

 谨言策行 2021-08-17

 YU LAN

阳光穿透叶的缝隙,又是粽子飘香时,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思念,耳畔回响着你的千言万语。

我热切呼唤着你的名字,一遍又一遍,俨如六月的热浪,可你终究是听不到,也应答不了。

整整三年了,世间很多东西都在改变,唯一不变的是我对你的朝思暮想与满满回忆。

记得孩提起,家里就一直有在端午节前包粽子的习惯,而你永远是主角。一般在五月初五的前几天,你都会提前浸泡好半盆黄米,这大概与南方善用糯米包粽子有所区别,北方多以小黄米作粽子米,在我看来,更显得味道纯正。黄米在清水盆浸泡几天后,浮出些许泡沫,大概就差不多泡好了。粽叶、马莲叶也是要提前泡在水中,慢慢的变软。一切准备就绪,你在屋地上摆上方桌,开始包粽子。看着双手灵巧的你,一眨眼的功夫,就包出了规格相当、肥紧一致、有棱有角的粽子,每一个都是既好看又好吃得精致“艺术品”。我想,即便是机器的制作工艺也不过如此吧!

包好粽子后,接下来就是把粽子,放到平常办酒席才用的大蒸锅里,用木柴火蒸煮。我也经常在那里担任着烧火的“火头军师”,但是蒸粽子要花很长时间的,而且火候也要掌握得很好。特别是大锅里水快干时,要及时加水,水开的时候,要适当减柴火。在蒸煮的过程中,那粽子的清香味,不时飘到我的鼻子里,我老是在那边追问着你,到底粽子好了没有?但是被告知,还早着,要半天的时间才能蒸好,煞是失望。这时候,我只能忍着吞咽下不时流出的口水,在那边慢慢地烧着柴火,并紧紧地盯着大蒸锅,生怕哪个粽子会飞走了......

终于等到粽子煮熟了,不等你阻拦,也顾不上烫手烫嘴,我就猴不急待地拿上一个粽子、快速地剥开,只见的里面金黄金黄的,光是感官上就是一种享受;咬起来,很有韧性和嚼劲,并且满嘴是粽里包裹的黏软黄米、红枣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其实,粽子煮熟后要晾两个多小时后吃才是最佳,吃时再蘸上些许白糖、玫瑰酱,那种滋味别提有多美。

后来上学、参加工作到成家,离开了你的身旁,可每一个端午节,手勤腿勤的你依然会精心地为我们包粽子,从不嫌麻烦、琐碎,做好冷藏起来等着我们回去吃。可是,我印象中的四十多年来,你就是忙于家务,忙于我们的吃喝拉撒,我从没有在意、更未关注过你吃过几个粽子,你是否喜欢?

你说,你喜欢看着我们吃,只要爱吃,就多给你们做。何止是粽子呢,在日常的油盐酱醋、荤素果点中,因为注入了你的哲理和温情,经你加工都变幻成了舌尖上的美食。我吃不够,我吃不腻,岂止是爱吃,我已经痴迷于你的手艺,关键是其中有着你淡淡的味道,还有用心做好每顿美食的爱心,每每品尝,好像看到你那慈祥的目光,好像老家就在身旁,心里甜甜的、暖暖的、一种温馨在心中弥漫、流淌……

这样的场景,已是延续了十数年前的老家。直到三年前的六月,当你灵魂的光在坚持了几个夜晚的长路后,最终熄灭于粽子飘香时。从此,让这份家的凝聚力量嘎然而止。再也听不到你的声音,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再也吃不上你亲手做的粽子了,再也没有那样的香甜味道令我垂涎了……

这份苦涩悲情而伤感,这份思念含蓄而厚重,却深沉地随着你的爱,愈加沉入我心底最深处。

如今又一个端午节将至,却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在你的祭奠周年仪式上,我愿奉一盘米粽祭奠,却总是止不住地想起包粽子的你和巧手包就的“艺术品”;总是在心里偷偷酝酿着要寄语你的绵绵情思;总是在欲张口向冥间的你说上几句祈语时却发现自己已是顿然语塞中……

在这个姗姗来迟的炽热夏季,就让我再次热切呼唤你的名字,再次叫你一声——妈,你还好吗?儿子好想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