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读诗】第一期 || 《阡陌文苑》

 新用户3521ffzh 2021-08-17

 关注“阡陌文苑”,一起坚持全民阅读计划

今天,你阅读了吗

本期读诗人


风在动    宜昌人氏。读者。

木子:原名李莉。重庆市北碚区作协会员。个人诗观:追求内心与外界、现实与虚幻碰撞、交织而产生的悟觉和美感。

肖亚平,笔名黑岩,1974年生,湖南衡阳,湖南省诗协会员,《雪魂》一级创作员,诗集《浓墨重彩》,现居江苏。

古月,名胡小梅,襄阳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鄂西北文学》《未然诗刊》《大平原诗刊》《光化特刊》《华东文学》《先驱报》及各大网络平台

剑兮:又名青蛙王子,爱诗写诗多年,对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龚小猪,又名三宝,喜以文字抒发灵魂,用音乐赎救爱欲。写作不为名利,纯于本真,随性怡情,诗品如人品。

余江,四川省岳池人,从军15年,从云贵高原的红土地到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现自由职业者。爱生活,爱诗歌。岳池县政协委员。有部分作品发表于纸刊和平台。

林韵:原名谢玲玲。祖籍湖南,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诗歌、散文写作近三十年。作品散见于《散文》、《青年文摘》等各大报刊。认为写作是心灵的歌唱,是内心真善美的表达,是一个人用真面目爱这个世界的方式。

周正:四川达州市大竹县川主乡人,伴山水,侣草木。闲时写些文字,随心随性,以好读易懂为第一要务。

赵二林,常用笔名缘圆,山西省繁峙县人,7作品散见于《诗歌周刊》《诗日历》《诗中国杂志》等各种杂志及微刊。在“经典杯”华人文学创作大赛中,诗歌作品获三等奖。

霞儿,本名曹彩霞,文学爱好者,喜欢阅读写诗。诗歌见于网络平台。

诗观:生活不只是苟活,还有诗和远方

张明东。网名:无问西东。陕西省农民诗歌协会会员。市作协会员。市农二哥诗社成员。迄今发表作品百余篇,获奖若干。其诗作《叶子》获2004年陕西省残疾人艺术大赛诗歌二等奖。出版诗集《存在与梦想》。其诗作《东方梦》收编《当代诗歌精品选》。闲时诗作散见于网络。

肖才颇,笔名清江渔哥,湖北利川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一介流浪的草根,常年漂泊异乡,闲暇游走网络,我手写我心,且行且吟。

梦萝馥秀,本名罗孝红,重庆市荣昌人,新诗习作者,曾有作品发表《世界日报》等少量刊物,及一些微信平台和网刊。

佳作分享

1

楚天舒   男。生于广安。在报刊杂志有文章发表,偶尔获奖。安静生活,与世无争。默默爱,默默努力,默默感恩。
诗观:手写我心,无为而至。

霜降

文/楚天舒

单衣加厚,夜由小令婉转为长调。

你且慢慢道来。

房前屋后,谁嘤嘤泣了一夜。

叶片上,留薄薄一层白。

园子里,几簇

凤仙凋零,像纤指残红渐褪。

木芙蓉花色尚好。

黄历有曰:宜祭祀,作灶,

纳财,捕捉,畋猎。余事勿取。

【楚天舒】:

写时,我的状况不是很好。一直处在一种"亚健康"下。但我又是一个很淡泊的人。我知道现实有不足,也有其丰满之处。这是我们不能逃避的。我写伤怀,但不过重于伤怀。我只想展示尘世的两面。我要与朋友们分享的是:困苦与快乐相伴相生,不沉湎,不忘形,一切随缘。这也是我这首诗的主旨。

风在动:

       颇具古典之气。诗歌的完成度较好。但诗意略显踏空,有虚浮之像。如能更加夯实文本的具像,此诗便会更令人回味。诗中第三句中的“谁”字,有败坏一首好诗的嫌疑。建议修改成月色,或者夜雨等等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实质化一些,让读者有触有感。作者很有想法,善于以物代言。笔法轻盈,值得一读。

xy:

结构:第一节,写霜降的特点,意境凉,第二节承接并转,凤仙花凋残而木芙蓉尚好,对比出诗意,同时也调了一下氛围,使得整首诗不会太冰凉。最后一节写黄历,达到了提升的效果。顺应天时。显示作者恬淡的人生哲学。

扣题:加衣。夜长。霜降。花凋零。

比拟漂亮:把夜比为小令、长调,霜降比为哭泣(此处引申,人生到了秋末,或者境遇凄凉,为结尾的顺应天时做了一个铺垫。),凤仙花凋残比为指甲上的红变少了。

本诗运用通感也很巧妙。总之,意象精准,指向一处。诗写娴熟,不急不缓。是很通透优美的一首诗作。学习了!

林韵:

       这首诗中,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第一段中,夜色中的凉意,第二段中的花事,第三段中黄历的宜忌,全是霜降节气的客观描述,语言精炼,从容。

      只是,诗句表达稍显浅显,找不到耐咀嚼的诗眼,稍欠可回味的张力。

黑岩:

     此诗的格调比较好,贴合时令,色调灰淡,有古诗词的韵味。

剑兮:

语感,还是语感。诗意由语感推进、带出,读来感觉自然。这样的同题,如不究立意,已然做得不错。

周正:

       这首颇有味道。“木芙蓉花色尚好。黄历有曰:宜祭祀,作灶,纳财,捕捉,畋猎。余事勿取。 ”

        最后这一句好民俗,好风物喔。这样的《霜降》便是从黄历中走出来的,而诗意到底贯穿了淡淡的忧愁。在寂寞深深的秋里,不禁想要架起一方炉子来,煮一煮岁寒的味道了。

古月:

       把一个司空见惯的题材写出新意是不容易的。这首诗的第一句“单衣加厚”,清晰交代了天气转凉的一个过程。“房前屋后,谁嘤嘤泣了一夜”?我想,除了风声,就是诗人对秋天有些伤感吧?叶片着霜,凤仙花凋零,在摧枯拉朽的威力之下,诗人惊喜地发现,木芙蓉花色尚好!生活何尝不是如此?总有勇士做最后的坚守!

霞儿:

       总体来说,画面感强烈,又不乏诗意。天凉加衣,小令变长调透露了作者的愁思,一个房前屋后,把菊呈现出来,菊泣叶留霜,凤仙调零,芙蓉尚好。一副房前屋后院中花的场面跃上纸笺,最后用黄历劝戒自勉,余事勿取。

    作者以花喻人,不露声色把自己惆怅心理里勾画出来,又用黄历鞭管自律,菊只能开在眼里,只能开在房前屋后。一个心怀怜悯有良知的诗人,诗品如人品,我给赞!

龚小猪:

       霜降这天,从诗里,我仿佛听见了夜的嘤嘤潑泣,为寂寞,为秋思?不,应该是为自己那颗愈发寒冷的心灵。拿什么来拯救?我来至园林仔细观望,木芙蓉花色尚好。是啊,总有一点是留给我们的美好,总有些无法忘却的关怀,为过去为将来,为寻常的点滴。霜已至,不须望,捋起袖子,翻一翻节气,我们都是平常人,日子还是得按步就班下去。

梦萝馥秀:

     之前,曾读过楚天舒老师的诗,他的诗短小,诗语轻柔,且有那么一丝丝禅意,这首《霜降》亦如此。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就意味着天气渐渐变冷。一句“单衣加厚,夜由小令婉转为长调。”作者不动声色地就说明了,夜晚寒气加重,在“叶片上,留薄薄一层白。”

      第二节“凤仙凋零,像纤指残红渐褪。/木芙蓉花色尚好。”描写当前的景象。而第三节“黄历有曰”有些轻描淡写,又想说些什么。

2

何岗,笔名一禾、牧童、子涵。甘肃静宁县人,现居兰州。作品发表多家刊物,其中有《读者》《星星》《文学月报》《绿风》《飞天》《甘肃日报》《汉诗世界》等。现任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曾荣获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甘肃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荣誉称号二十余项,出版有一部散文集、十四部诗集。

霜降

文|何岗

一匹白马,不,一百万匹白马

亿万匹白马,念叨着春天的名字

逃出天空的宫门

今夜

大地上将举行,迎接

白马的盛宴 

黑岩:

    关于霜降以“白马”作描述,说明作者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这种描述比较小,但比较独特,很形象。

风在动:

     作者在意像的选择上让我眼前一亮。但读下去,便愈发失望。结尾也好,但在中间部分落入了俗套。念叨春天的名字,逃出天宫,让这首诗沦落。诗歌的内质尚需挖掘。很可惜了这首诗惊艳的材质。

木子:

      一首呈现自然现象霜降的短诗。一开场,用“白马”暗喻白霜,使用“叠加”手法,呈现一场浩浩荡荡的霜降,形成先声夺人的气势,牢牢抓住了读者的眼球。紧接着,巧妙拟人,白马“唸叨春天的名字”,是奔着春天而来的。给这个枯萎的季节一线希望一抹亮色。短诗构思精巧意象简明不失想象空间。特别欣赏第一节。如果第二节再加强一些,尤其在诗意方面,将会是一首完美的好诗。

剑兮:

      想像是诗歌的翅膀,没错。“白马”似乎于雪花更妥贴。一首诗歌仅靠一个出奇的想像支撑似乎有点悬。个见,有些诗意,略显单薄。

林韵:

    洁白的露珠,像匹匹白马,从天而降,它们将变成霜,还是成为雪?

霜降,是秋天里最后的节气。冬天即将到来,春天就不远了。所以,霜雪化成白马奔逃,心念春天。大地准备好了,聆听时间的马蹄。万物准备好了,迎接寒冬到来。

这首诗,意象纯粹,却气势宏阔。上半段动,下半段静。宏大中有细微,沉静中有欢欣,坦荡中有深邃。是一首佳作。

余江:

       寒之将至,却带着春的讯息,自然不觉得冷,反增几分期盼。跨度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简单予以浓缩,似雪似霜似马,情景生动,形象,如亲眼所见。不能拒绝,何不愉快地接受,也是一种积极的,正能量的暗示。冬天快要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主动迎接,带着期望等待;眼前的困难,像这即将到来的冬天的寒冷,是短暂的,过去之后就是百花齐放,就是春天,就是希望......

邵彦山:

      好大的一场霜啊。万马奔腾,人间幻境。不,亿马……。标题若改为《大雪》,可能好些。诗之意象的运用,须合乎逻辑思维,就如炒菜放佐料,比如番茄炒蛋,放糖可以放醋就不好。

无问西东:

      此诗意象奇特。/一匹白马。不一百万匹白马,亿万匹白马。/冰霜从天而降,那么急迫,追赶的脚步踏踏而来。可想作者一种心里的暗示,秋天马上就过去了。时间一晃一季。人生如白驹过隙。岁月的更迭,流逝。让我们握不住一分一秒。/念叼春天的名字。/希望总在心里,总在前方让人向往。/逃出天宫的门。/亿万匹马都在逃离,都在奔向春天。想像的翅膀如万马奔腾,追赶时光的流逝。而今夜,就此时此刻,大地人间己准备好了迎接白马到来的盛宴。此诗打开了想像的空间。白马是什么呢?冰霜,时光,还是人生。想像的空间留给读者。胸中蕴藏气势己跃然笔端。有张力。应该算是一篇难得的精短佳作。

3

春江潮涌,一位视乡愁为玫瑰的文字爱好者。

霜不降

文|春江潮涌

站在屋檐下

等待一场发白的事体

没有足够底气

只想朝着南山的方向

对月亮说:你是公正的

晒着穷人,也晒着富人

我的先祖叫徐偃王 ,爱子民

胜过江山美人

我的曾祖父,县长见了要下马

我希望,那发了白的白

少一点落在母亲的鬓发上

白了霜的霜

不要模糊父亲墓前的碑

2018.10.23·晚草拟

【春江潮涌】:

       我相信文由心生。我觉得为人处事孝道最重要。习诗两年多,我追寻朴素、真诚、不做作的文风,希望可以记录真实情感,折射出内心的初衷。此作匆促,与临屏差不多。试着借用南山、月亮、先祖之力,促其“霜”,可“不降”,以祈心中良好愿景。寥寥几句,平铺直叙,无技巧可言。我给自己的写作定位是:无论怎样写,决不放弃自我。

       末了。承蒙主编信任,给了一次学习机会。致谢。

缘圆:

今天读了不少写霜降的诗作,也不乏好的作品,但都是传统的主题内容,不过这首诗却让我眼前一亮,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语言上,都很出彩。

诗歌第一节设置了一个悬念。“等待一场发白的事体”是关键句,“白”子第一次出现,这等待中的,发白的事体到底是指什么呢,引起读者足够的兴趣读下去。

第二节释疑。“月亮”的出现,暗示思念怀旧之情,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上一节的中“发白的事体”应该是指一些褪色的往事,或走远的故人,而“公正”也为下一节先祖的德馨做了铺垫。

第三节承上深入主题,怀念先祖功德。“爱江山胜过爱美人”、“县长见了要下马”,这些暗合上面的公正廉洁,德馨博爱等。

第四、第五节从时间上由远拉近,诗意到了内心最柔软最温暖的指向——父母亲。这两节也全诗的核心所在,语言简洁精炼,但内容却深远,诗歌的技巧应用娴熟,可见诗者的文化底蕴扎实。

“发了白的白”这两个“白”字用的极妙!第一个“白”形容词,第二个“白”名词。同样“白了霜的霜”又是一个耐品的句子,这里的“白”又是一个动词。一个“白”字用活,让整首诗都灵动起来,对母亲康健、父亲安息的祝愿,从空间上做了一个巧妙的拉伸和拓展,是这首诗的精华之笔,值得我学习。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粗浅解读,更多的精妙之处挖掘不到,但愿没有辱没好诗。

2018.10.23晚22:20

周正:

      诗人往往是会以情自缚的,虽甘心待在茧里,这心却不曾空闲过……这诗便像是写在了父亲墓碑上的断肠歌。只待霜重时,坟头的枯枝咔嚓一声,那段落的思绪,就这般壬风吹去了。

剑兮:

       我不想一下否定一切,其码诗歌题目不一样,说明作者内心还是有些东西的,也知道选择一个不同的角度进入。但是就文字的表现来看,离诗还是有点远。在诗中出现的每一个字、词、句都应该有所“企图”,且应当是恰当的、精准的、必要的。本诗中,主观的东西多,客观呈现的少,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人在自说自话,而没有顾及到“与读者间的交流联系”,也就是说给一条给读者进入的途径。诗中出现的东西应该有其内在的联系,不能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像第三小节我感觉就有点不知其故的来。“我希望…”这样的表达不好,这部分应该是由读者从你的文字当中接受的消息或暗示来完成或获得,也就是说尽量用你的意象、场景、细节来说话,而且要好好的说。像诗中的“发了白的白”、“白了霜的霜”这样的表达,实在不显高明多少,意有含糊,不如直接好好说。

林韵:

     白居易在一首名为《岁晚》的诗中写道:“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霜降节气到来,让人不得不感叹,时光易逝。这首诗,从时间的公平性,写到家族史。希望时间不要染白母亲的白发,不要模糊父亲的墓碑,饱含浓浓亲情,从而点题,希望《霜不降》。

       诗人在这首诗歌中,既想写出历史的纵深感,又想写出对父母的深情,主题有些摇摆。诗歌的第二段,似乎脱离整首诗的脉络。

清江渔哥:

     李白有床前明月光的思乡情愁,杜甫有秋风破茅屋的悲悯博爱……秋天,注定是诗人的季节。

     本诗以霜降为背景,以白色作通感,以心理状态为主线,紧紧围绕一个“不”字从小我到大我,从个体到群体,一咏三叹,较为完整地呈现诗人祈愿尘世无霜降,人间多温暖。老有所依所养,生者安康,逝者安息的大爱情怀(当然,仅仅从单一的游子思乡念亲去解读也是可以的)。脉络清晰,文笔洗练,较好地完成了“霜不降”这个立意向暖,惠及众生的情感命题

     作者深谙诗歌创作起承转合的要领。开篇一句“站在屋檐下”定位出人的身份,给后面结构的铺排和诗意呈现的自然无痕予以了充足的理由。

    因为地位低下,更多地感受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才没有面对霜降来临的底气,才更加向往人间公平公正,不以贫贱论短长、不以高低论多少的温暖之光。

    因为人微言轻,生怕自己的诉求被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才不得不将虚拟的博爱子民的先祖,刚直不阿的前辈(恨不得干脆就说我的哥们是城管,我的老爸是李刚~~呵呵,玩笑哈)搬出来给自己鼎力壮胆,用以实现让“发了白的白/少一点落在母亲的鬓发上”,“白了霜的霜/不要模糊父亲目前的碑”的良好愿望。看似空穴来风的虚拟,率直淳朴携带几许憨厚的真诚在此却表达出愿景的急迫和强烈,涌动起情感的高潮。

    从字面句式看整诗已经完结,当我们带着结句的“白”和“霜”去回望一下前面既照穷人也照富人的月光,就会发现霜与白是尘世伤痛人间疾苦,母与父并非仅限单一的个体。从而深刻领悟到作者诗意拓展的宽度和升华的高度。

编后语: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活动,我们在《文采翩翩》微信群里随机找了这几首诗,也随意找了这些诗人们来写读后感。只是想看看同一首诗,不同的诗人们读后会有什么看法和想法。那么,如果不是诗人的读者读了又会怎样呢?本活动不是想打压谁,不是想捧谁。只是想为我国制定的《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尽点绵薄之力。“在阅读面前人人平等”!愿我国的“全民阅读计划”能够早日真正地落地落实。愿诗人们都能写出让越来越多的读者都能够读得懂的好诗。

为了这个活动能够有意义的一直延续下去,在此,向所有文学爱好者和文字工作者发出诚挚地邀请:如果您愿意加入我们的活动,可以加微信Wxwx531410,也可以将您的作品或者好的建议发到我们的邮箱:641584639@qq.com 。谢谢大家的支持!

END

窗外风雪再大

也有我陪伴着你

全文字数:有点长

阅读时间:您说了算

欢迎关注阡陌文苑

                        关        于      我     们 

一、平台共设六个板块

1、《文采翩翩》:原创诗歌

2、《名家读诗》:原创诗歌,名家点评

3、《潮汐小语》:散文、随笔、小小说、中长篇小说

4、《名师讲堂》:名师分期语音授课

5、《小荷才露尖尖角》:学生原创作品

6、《名企文化》:知名企业文化

二、平台团队

1、顾问:鲁日昌、魔头贝贝、夏维纪

2、主编:冯巍

3、执行主编:陈蒹葭

4、副主编:李欣蔓、胡世远

5、编委:张恩浩、丹东栗伟、东海乌石子、心老天山、黄药师、榔头、达达、何梦婕、舒雨湖、黑岩、青蛙王子、陈白衣

6、群管:古月、夕耕

三、朗诵团队

1、朗诵顾问:大鹏

2、朗诵成员:Chinese  red   、静听、车梦溪、清秋

三、投稿方式:

1、投稿者加微信 Wxwx531410、可直接投邮箱:641584639@qq.com  

2、投稿者请附200字简介及近照1-3张。来稿必须原创,首发优先,两周内采用。逾期未采用可 自行处理。

四、稿酬

1、根据阅读量和留言条数发放赞赏金额,超过600阅读量,100条留言,赞赏金额按百分之六十归个人。低于600阅读量,赞赏金额按百分之五十归个人。

2、朗诵文章作者、朗诵者、平台分别40%、30%、30%。

3、赞赏金额10元起发放,如果作品质量好,推荐到纸刊发表,并发放相应的稿费。每月16号、26号发放。

 

不当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

 

原创不易,请多多支持

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长按二维码留言支持作者

…世界这么大 | 能见 | 不容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