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20道西关菜品,20个凄美故事!

 yolandalouie 2021-08-18

导读

排排坐,食粉果,

猪拉柴,狗透火,

猫儿担凳姑婆坐,

坐烂屎忽唔好赖我。

Image

昔日西关风情。

# 猪油糯米鸡 #

猪油糯米鸡,

滚热辣吖喂;

猪油糯米鸡,

呢——!

这是叫卖猪油糯米鸡的一段唱词。

早在50年代以前,每逢深夜,必有小贩以木架盛着火炭炉,上置小锅,内蒸一品小食—猪油糯米鸡,挑着沿街叫卖,尤其在西关龙津路、多宝路、宝华路一带,更为常见。

卖糯米鸡的多是四五十岁之人,他们一般用肩挑担,担杆上挂一盏小灯,叫卖声沉厚而押韵,颇有特色。

西关猪油糯米鸡,据说创自一个名叫“大鸡二”的人。

大约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泮塘市墟有一个以削鸡卖鸡为业的人,大家都称他“大鸡二”。

有时,“大鸡二”当鸡卖不完,晚市后便拿回家中。

一日,无意中打烂瓦碟,无碟蒸菜,于是干脆以姜葱鸡焗饭,不料这一焗,竟焗出个味道来。

这一夜,“大鸡二”在自己床上一边回味一边叽叽愉笑。

原来他想到,西关一带有不少人家,惯有宵夜食粥面的习惯,我何尝不可以依样画葫芦,煮一些鸡饭卖呢!

这样可谓一举两得,不但日间卖不了的鸡,夜里以卖出去,而且扩大了生意。

主意既定之后,“大鸡二”忽然又想到平时做糯米饭的糯米来,于是起身下床,立刻用糯米煮饭。煮熟后,再以姜葱鸡一蒸,然后品尝一番,果然滋味不同。

但是美中不足,“大鸡二”觉得还少了一种香味,于是脑筋一转,联想到猪油膏香。

于是,他再下猪油一捞,果然香气喷鼻,“猪油糯米鸡”就此诞生。

此后,“大鸡二”逢夜挑担,将制好的猪油糯米鸡用水炖热,装在碗里,在西关一带随街叫卖,果然十分受欢迎。

从此,西关就有了猪油糯米鸡。

后来,不少人品尝后,自觉味美,便相继仿效,以致风行一时。

到了二三十年代,有人对猪油糯米鸡加以革新,改用荷叶来包,先以猪油、生抽、白糖、盐拌匀糯米,再配以鸡肉、猪瘦肉、叉烧、虾仁、珍肝、笋干、香菇等,以文武火蒸熟而成。

后来,又有厨师以蛋来煎糯米鸡,做成“蛋煮糊米鸡'。还有的则用油来炸,名“油炸糯米鸡”。

今日,西关的老人们吃着猪油精米鸡的时候,仍会偶尔谈起“大鸡二”的趣闻。

Image

旧时候街边地摊小吃。

# 莲叶冬瓜汤#

叶瓜汤传是蓬仙,

大暑小暑火连天。

幸求仙姑开妙法,

救回世人万万千。

这首写一品莲叶冬瓜汤的诗,相传出自西关农家。

莲叶冬瓜汤,是以莲叶、冬瓜、薏米、扁豆为料煮 成的汤。

早在一二百年前,西关人便喜欢饮这种汤。每年的小暑、大暑,家家户户都以鲜荷叶煮此汤,或加一点米煮粥,以消暑解渴。

后来,莲叶冬瓜汤逐渐风传整个羊城。

此汤的缘起,据说与一个叫亚娇的才女有关。

古时候,西关一带的农民,每逢大小暑天,还得在烈日下耕作,其状如入火炉,十分辛苦。

这时,男子汉尚可脱去衣衫,赤膀擦汗;妇女们则出于礼节,连衣袖都不能挽起。于是,一天中身上衣衫不知湿了几回,干了几次,口中烦渴难解,不少人因此中暑,病后又缺钱医治,有的乃至身亡。

当时泮塘五约,住有一位才女,名叫亚娇。她眼看本乡父老叔伯受此炎热之苦,顿起恻隐之心。

这一年,小暑天将至。才女亚娇望着窗外水塘上的荷叶,忽然想到荷花仙女,何不求她救助乡亲们呢?于是,亚娇立刻寻出荷花仙女的画像,摆在堂中,并设香案,诚心诚意地拜求荷花仙女。

一天,亚娇照例沐浴上香,十分虔诚地礼拜之后,不知不觉便伏在了一张桌子上。不久,亚娇作了一个梦。梦中,她见到一个仙女,手持荷叶,足踏七彩祥云,望着她微笑走来,并说:“亚娇,汝慧眼聪敏,心存至诚,吾今赐汝一法,可用鲜莲一二叶,合冬瓜、薏米、扁豆,齐煎为汤,如此人间之暑可解,病渴可除。”

仙姑说完,将荷叶赠与亚娇。

亚娇醒过来后,立刻将梦里“仙方”告诉了父老乡亲。这一年,众人如法煲汤,果然没有一人中暑。于是,“仙方”传遍万户千家。

以后,又有农家受此启发,在吃藕时,留下藕节,密封于盐盅里,然后用来煮水或煮粥,坠火清热。每到暑天,不少农家便煮此汤,带入田间,歇时饮食。至今此汤仍保留于西关农家。

Image

拉板车的工人。

# 泮塘莲藕 #

白莲花开根生藕,

红莲可采绿叶留,

蓬藕制粉叶汤饭,

农家种藕十有九。

这一首俚谣,唱的是泮塘莲藕。

莲藕的用途很广,既可以生食作果,也可用于作咸酸,或作菜肴,如莲藕纹猪肉、绿豆莲藕煲猪肉生炒藕片、莲藕火脯煲、蒸藕饼等。还可以制成莲藕粉。泮塘藕粉便与泮塘马蹄粉齐名。此外,莲子补等,莲叶可包饭煮汤,莲蓬、莲梗可解暑气;总之,莲藕一身是宝。

莲藕有红白之分。粤种藕以白莲为主,白莲产藕多,而红莲则以结蓬长子为主,故红莲花可以采来插瓶观赏。

泮塘藕的品种,有海南洲、丝苗藕以及京塘藕种。京塘藕原从花县京塘乡引种而来,百年后,成为泮塘本地藕种。

据说泮塘之藕,因土基肥沃而品质优良。而泮塘之所以有这么肥沃的土基,乃是“龙津连泮水”的缘故。

相传很久以前,泮塘种下的莲藕、马蹄、茨菇、茭笋等,虽有丰收,未为美味。

一日,乡中有3人到西关龙津桥附近,拜供龙王庙,回来后便作了一梦。梦里听龙母娘娘说,若泮塘之水能与龙津相连,则五秀之物自可味美。

次日,3人不约而同说出此梦。众人惊喜之下,立即组成队伍,将泮塘湾与今龙津西路的河溪水沟通,引入农田。果然,这年长的莲藕与往年不同,味道尤其鲜美。

从此,洋塘莲藕出了名,十家有九家种藕,所产的藕粉更是上佳食品。

后来,泮塘当地一个叫“苹果二”的民间医生,以陈年藕粉,用滚水冲服,治疗久痢与腹泻,十分有效,遂成民间验方,传在西关一带。

泮塘之莲藕,从此更是声名远扬。

泮塘陈年藕粉,存放越久越好,以20年者为上品。可惜现在已见不到了。

Image

昔日泮塘。

# 荔枝炒鱼球 #

荔湾鱼球炒可口,

逢人闻了口水流;

若问此莱出何人,

乃是西关陈老舟。

这是旧时说西关佳肴荔枝炒鱼球的一首小诗。荔枝炒鱼球一味,乃荔枝湾一带的传统家乡菜,独具特色。

此味菜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相传清同治年间已有,可见已是百年风味了。

始创此菜之人,名叫陈老舟。据说是一只“仙雀”助他创下此味。

陈老舟是荔枝湾的一个老汉,以撑舟渡人过河为生,一世清贫,以舟为家,没有妻女,孤身一人,因他姓陈名舟,人称陈老舟。

陈老舟晚年,在荔枝湾替人看守荔枝林,常年在荔枝树下煮饭。

一日,陈老舟在树下正想煮饭,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一只小雀,叽叽喳喳地叫。陈老舟上前一看:哦,原来这只雀伤了一边翅膀,痛得直叫,在地上不能飞。

陈老舟触景生情,遂轻轻抱起小雀说:“小雀仔,原来你也是孤零零一个人,跌伤手脚,你爹妈知唔知呢?不如跟我返家吧!”

陈老舟说着,带了小雀回家,关在笼里,日日喂它小虫,细心护理。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小雀伤愈了,不时扑扑翅膀,欲飞回蓝天。陈老舟见了,摇头笑笑说:“小雀仔,今回老夫送你返去,等你与爹妈团聚吧!”

于是,在一天清晨,陈老舟带了小雀,来到荔枝湾,“呼”一声打开笼,让小雀飞回了蓝天。

过了几日,陈老舟去市场,忽见旧友亚顺在卖鱼蛋(也叫鱼球,即鱼丸),二人便闲聊起来,叙旧话长。

走的时候,亚顺赠了陈老舟一包鱼球。于是,陈老舟这餐,即有炒鱼球一味。

正当陈老舟用锅把鱼球炒得香味四溢时,树上站着的一群雀鸟突然“叽叽喳喳”叫了起来,十分悦耳。

陈老舟抬头望去,见这群小雀彩毛似锦,非常美丽,其中便有自己救过的那只小雀,心里格外高兴,便风趣地笑着说:“鸟哥哥,你在树上,猛叫喳叽,喳叽,即是话(说),加啲(点),加啲,唔啄(是不是)?有乜嘢哪(什么东西)加俾(给)我老汉呢?哈哈!'

岂料小雀好似听懂了老汉的话,又回声叫道:“呢吱,呢吱!'

叫声未了,便有几个熟到爆壳的荔枝,“卟”一声掉进锅里,顿时透出一股香味:哗,好诱人!陈老舟见状哈哈一笑,说:“天赐我也!”

说着将荔枝拿出,剥开壳,重新入锅再炒,一时香气四溢。

这一餐,陈老舟吃得尤其开心。

当夜,陈老舟来到亚顺家中,将今日之趣事,一五一十,细说与旧友听。亚顺一听之后,大叫一声:“妙!”于是马上找来荔枝,开锅烹炒鱼球,果然味道奇特,鱼鲜味挟着荔果的甜酸爽脆,独具一格。

不久,这道菜便一传十,十传百,“顺记鱼球”也由此出名。

后来,粤人李文伦、李声铿始创泮溪酒家,便有一道菜牌挂出:驰名西关上菜—荔枝炒鱼球。

Image

昔日的小画舫斋。

# 清香荷叶饭 #

清香荷饭说方医,

一年有人暑不治,

遇着洞洞佬走过,

延请诊脉有能事。

 这也是一首闲诗,记录着一个西关清香荷叶饭的故事。

诗中所说的“洞洞佬”,是指旧时游走过街的摇铃串方医生。在粤中,他们往往身背一长筒鼓,以手击之而响,“洞洞洞”,为人诊脉。

这一类医生,多有偏方秘药,有时也可药到病除。

清香荷叶饭,简名荷叶饭。

又有叫“漂爽荷叶饭”(因荷叶会漂)或“避暑荷叶饭”的。

关于此味小食,有人说是从东莞太平镇传来,但西关人却说源于本土,有上诗为证。

相传清末,在西关逢源北街,有一个姓李的老商人,天天南来北往。

有一年,正是夏暑天时,烈日当空。

李某一天回到家后,即暑感发热,一病不起,乃至不思饮食,奄奄一息。家人几经延医无效,为此十分心焦。

这天,街中有一走方医生“洞洞”击鼓经过,口中叫道:“有乜(什么)奇难杂症,开声包医,切莫延迟!”

讲完后,又“洞洞洞”,敲几声响鼓。

李家之人闻声,出门招呼,请他到里面为老人诊脉。

此人诊过脉后,说:“老人外感暑郁,积困五脏之肠胃,非当归北芪补药之能事,宜清补相兼。”

李家人点点头,又问:“大夫,如何清补呢?”

方医笑道:“药补不如食补!”

言罢立刻取笔开方,方上写着:

清香荷叶包米二两蒸饭,内加瘦肉一两。

李家人接过药方,付过诊金,言声多谢,方医遂又“洞洞洞”敲鼓离去。

李家人按方蒸饭,立刻满屋香溢,老人闻之食指大动。

吃过此饭,老人不久便渐有神气,几日后,暑病告愈。

于是,老人以后逢人即说此方之妙,结果不少人群起效之。

于是,荷叶饭便成为西关人的避暑食品。有人觉得它味道好,再加鲜菇、竹笋、鲜虾等配料,取名“清香荷叶饭”。

后来,泮溪酒家进一步将其完善,再加鸡肉、瑶柱、蟹肉,取名“上品荷叶饭”而成招牌菜式。

Image

昔日的荔湾风情。

# 娥姐粉果 #

排排坐,

食粉果,

猪拉柴,

狗透火,

猫儿担凳姑婆坐,

坐烂屎忽唔好赖我。

这是一首唱吃粉果的儿歌。

粉果又名粉角,在明末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卷十四“食语”一章中,早有记载。

但西关的娥姐粉果,源于清光绪二十年左右,并且有一个故事。

相传,当时西关上九甫路,有一间叫“上九记”的小食铺,初卖粥粉为主,生意倒也兴旺,不料后来附近也陆续开了不少粉面店,并有新的名食以招徕顾客。

“上九记”因品种陈旧,生意渐淡。主人见生意惨淡,遂将一些雇员解雇。这时,店中有一个叫娥姐的佣人,为人聪明厚道,眼见姐妹渐去,心中难过。

一日,娥姐集众姐妹一道,共谋不散之计。有人说:“若要众人不散,除非,上九记'能创名食,重振声名,否则必散无疑!'

娥姐一听,觉得话中有理,于是自己带头发誓,誓创名食。众人也跟着一同发誓。

娥姐日思夜想,不久便想出一法:先将米煮成饭,待晾干后,再磨成细粉;然后以细粉搓作外皮,并 下一些香菜。

这样,便成了一张绿白相间的粉果皮,十分精美。

粉果皮做好后,里面再以瘦猪肉夹冬第、蟹黄做馅,包好蒸熟。

蒸熟后的新粉果一拿出,哗,色、香、味俱全,实在非常诱人。

众姐妹一见,个个大喜;再一试,果然味道奇佳。

最后,请来“上九记”主人,品尝一口后,大叫“奇味”,遂决定精造此品,并取名为“娥姐粉果”。

次日,娥姐粉果果然一炮打响。

“上九记”的生意又兴隆了。不久,“上九记”将以前的雇员再度聘回,并请名人李文田题了金匾。从此,娥姐粉果名声远扬。

后来,不少人刻意仿造,再加虾仁、礼云子等,变出多种粉果,唯“娥姐”之名不变,一直沿用至今。

Image

西门口中山七路的庆南坊的古城墙墙角遗址。1995年已经拆掉。

# 印炒米饼#

家家打饼残腊时,

饼如铁石人人知;

印中敲击胜似乐,

内有农家真心意。

这是写西关农家打白饼的一首诗。

这种打白饼的习俗,西关富人家少见,多在穷人家或泮塘乡的农家中流行,相传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据说现在有些农家,还保存着刻有明朝年月的印木,可见其渊源悠久。

打白饼又叫印炒米饼。每年,在残冬腊月之时,乡间即有不少人家,以糯粳米相杂,炒后研成粉,自取方圆饼印。然后在印中加入米粉打饼,叮叮当当,击声如乐,十分好听。

各家的饼印多根据自己的心愿制作,图案有寿星、福鼠、福字、寿字等多种多样,饶有风味。

饼制成之后,放在罐中,闲时便可以食用,一般常用来哄小孩。这种饼坚硬如铁,若无牙力,则难得咬动;故小孩吃一个,非要一个半个小时不可,而且十分顶肚耐饥。

于是,印炒米饼便成了农家喜爱的一种食品。在昔日的西关泮塘乡间,每到开田之时,农夫们每每带上三几个饼下田劳作,这也就成为这里的一种独特的田园风景。

Image

昔日的荔枝湾。

# 荔枝大将军与小将军 #

惠州丞相祠堂在,

一树亭亭种已分。

今日路人说名果,

大将军与小将军。

这是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广东南海人谭莹写的一首《岭南荔枝词》。

清光绪初,在西关有两种荔枝名品,便叫“大将军”与“小将军”。

据说这两种荔枝,“大将军”皮红而带紫赤,“小将军"果很小,味却甜而带香,稍有微酸,入口三日,余香犹存。

关于荔枝“大将军”与“小将军”,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宋朝广东惠州有个叫陈尧佐的知县,为官清廉,颇有政声。一天,他来到罗浮山白鹤观。观中住持为款待贵客,特将罗浮山的一种荔枝名果献与知县品尝。

陈尧佐尝过后,觉得此果肉甜味香,于是就在白鹤观中住下,一连百日。说也奇怪,吃过此荔果后,陈尧佐平时的头重心躁之症竟不知不觉完全消失了。

陈尧佐心知此荔果绝非凡品,定是宝物,遂在离开罗浮山那天,询问观中道长,可有荔枝树能移下山去种植。道长于是从山中挖出两棵小荔枝树,送与陈尧佐。

陈尧佐回到惠州后,在东堂挖土栽上,2年后便开花结果。不久,陈尧佐因政绩昭彰耀调京城,升任丞相。

于是,有人便将那两棵荔枝称为“将军树”,高的棵名“大将军”,矮的一棵则名“小将军”。后来,将军树的果实也就分成了“大将军”、“小将军”两个品种。

西关富商潘仕诚于清光绪初将这两个荔枝品种引入西关,植于“海山仙馆”,但仅有3株,极为名贵。有人称之为“西关将军”。

可惜后来“海山仙馆”毁了,这两种荔枝名果也就不复存在。

Image

趣香饼家。

# 荔枝酒 #

家家酒用晶丸浸,

一一津校玉液滋。

这是屈大钧写荔枝酒的诗句。

20年代,在泮塘石路基附近,有一家不大的杂食店,取名“丹荔园”,插有一幅“太白酒庄'的旗子, 另在一面旗上写着上面的对联,以此招揽顾客。

“丹荔园”以卖荔枝酒出名。

荔枝酒选用上品丹荔“糯米”,剥皮去核,剩下荔肉(即晶丸),入米酒中浸泡,经一年后出卖。

这种荔枝酒香醇而带有果味,在清代十分常见,到了20年代,慢慢少有,现在说起来恐怕未必有人知道。

荔枝酒入口香美,但极易醉人,若饮荔枝酒过多而醉,则需以荔枝壳浸水解之。

广州人呷荔枝酒,相传由媚山才子苏东坡传来。苏东坡是宋朝的一个大诗人,他非常嗜酒,曾隐居于罗浮山。  

 一日,苏东坡在山中遇到一个山农。山农知苏东坡为书法家,于是邀请他进屋坐坐,并以好酒款待他。这种酒荔香满溢,品尝后口齿留香,苏东坡连饮数杯,意犹未尽,于是向山农请教制酒的方法。山农提出以字画一幅作交换,苏东坡乐而开怀,笑着答应了。

一日,苏东坡路过羊城,听说荔枝湾的丹红(荔枝名)很香丽,于是赏游湾岸。见美景如斯,兴致大起,于是叫人拿酒来,并声明要红荔枝酒。但是当时广州人不会酿造红荔枝酒,令苏东坡颇觉遗憾。苏东坡感叹之余,遂将制酒之法传给广州人,使得美酒荔枝相得益彰。

次年,苏东坡再游西关时,红荔枝酒已随处可见,街市酒香四溢。买过来一尝,果然好酒,乃大赞不已。后有人说苏氏心情高兴,当即挥毫写下这样一首诗:

初到羊城啖荔枝,

未见红酒多憾事;

二来再游西关地,

白玉美酿醉不辞。

此诗是真是假,且不考它,但由此可知荔枝酒来历,已经很久。

Image

泮塘乡龙舟。

# 一品金#

唐皇御赐一品金,

十三果味皆取陈,

泡浸亦是老酒取,

其色烂黄乃全身。

 这首诗说的是一种西关名酒。

制造这种酒要用到13种味料:

新会老陈皮1两,新会陈树甘橘1两(蜜制),山梨1两,山楂1两,岭南荔枝干1两,岭南龙眼干1两,核桃肉2两(去皮),鸡心红枣10个(去核),天山葡萄干8两,黄杏脯2两(蜜制),黄李子2两(蜜制),青梅2丙(蜜制),京都蜜桃2两。

13味料备齐后,取陈缸旧酒,洗去表面皮上的蜜汁,然后晾干。

再以砂锅盛酒半斤,合水半斤,武火煮沸,将13味果料倒入锅中,以文火蒸焗1小时左右,取出晾冷,倒入陈缸旧酒中, 10斤浸泡10天,即可饮用。

此酒制成后,色泽金黄,具有行气养胃之功效,且色、香、味俱佳,深为老一辈西关人所喜爱。据说清末探花、西关才子李文田,在晚年尤喜精制此酒自饮。

为什么这种酒叫“一品金”呢?

相传,“一品金”乃唐太宗李世民赐给少林寺僧的御酒。

史载,隋末年间,天下国土,四分五裂,唐王李世民与王世充作战,一日落难于嵩山少林寺下。

少林寺住持志操和尚,知道李世民是天下真主,于是率寺中众僧下山救驾,并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儿王仁刚,逼王世充投降。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号称大唐,少林寺因救驾有功,受到嘉封。除赐金银官禄之外,特恩准寺中僧人开荤,饮酒食肉。唐太宗还亲赐13罐美酒,慰劳救驾之13僧人,并将酒方赐与少林寺。

寺中住持特立一碑,记录此事,并将酒方镌刻在石碑上。

因该酒色灿如金,贵亦如金,酒中之物,全是宫廷上品之果,故得名“一品金”。

从此,少林寺僧人,练武时日饮此酒,偶而也贻赠香客。

到了元朝,一个法号叫“福裕”的钦命少林寺方丈,来到福建莆田九莲山的林泉寺院,开传曹洞正宗,倡导禅拳一体,创建了南少林派,寺中还设有僧兵。

这样,“一品金”便传入了福建少林寺。

后明亡清兴。福建少林寺遭火毁,寺中住持至善和尚南逃入粤,在羊城海幢寺中隐居,秘传少林武术。

不久,至善和尚纳一门人陆亚彩,于是,“一品金”方也就传给了粤人。

后来,南海禄舟乡人黄泰拜陆亚彩为师,得此方。黄泰乃传其子黄麒英,黄麒英又传子黄飞鸿。

“虎痴”黄飞鸿在西关设医馆“宝芝林”堂,遂将此方传入民间。

昔日,西关龙津西路,有一酒铺,以大缸泡酒闻名,长年标出一支旗号,上写“一品金”3个大字。

老一辈人一望就知是卖甜酒。二三十年代,西关人风行自泡“一品金”,这种历史名酒也就风光了一阵。

到了50年代,已经很少人知道“一品金”及其来历了。这时,在龙津路一带,却有个名叫郭九的流浪汉,以每份一角钱的价格出卖“一品金”方,使其得以继续流传。

原来,郭九是名拳师关坤的徒弟,而关坤的师傅是林世荣,林世荣的师傅便是大名鼎鼎的黄飞鸿。

Image

豪华紫洞艇。

# 西关驰名艇仔粥 #

荔湾艇仔粥味奇,

鲜虾鱼片又浮皮,

油炸花生甘甜脆,

岭南千食品中稀。

“嚟(来)啦!香滑艇仔粥!'

旧时,在黄沙西堤,荔枝湾江边一带,有不少艇仔,上插一“粥”字黄旗,穿梭往来,沿江叫卖,不论日夜,十分诱人。

尤其是夜间,渔家灯火灿烂,与天上星星辉映,江风习习,更有一番情调。

艇仔粥味道鲜美,可谓百食不厌,因此很出名;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其中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在荔枝湾住着一户水上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女儿叫金水,容貌十分秀美,心地也非常善。金水长到七八岁时,一天随父母在珠江白鹅潭中捕鱼,忽然网到一条十分可爱的金色小鲤鱼。

父亲把它捞上来,放在船舱养着。金水日日都在舱中,取草喂它。小鲤鱼每次都点点头,好像表示感谢。

谁知,3天过后,金水爸爸一把捞起小鲤鱼要拿去卖掉,小鱼在鱼箩中颠来覆去,十分痛苦。

鱼儿离开水,如何活呢?金水见了心中悲悯,不由得呜鸣哭了起来。

她父亲感到奇怪,问她为什么忽然哭。金水说:“爸爸,我不舍得将金鱼卖俾人,我要喂金鱼草草!”

金水之父听了,哈哈一笑说:'傻女,河里面大把金鱼,今日卖1条,明日爸爸捞回10条给你,好唔(不)好!'

金水跺着小脚说一声“唔制(不行)',呜鸣地哭 得更厉害了。

她父亲没办法,只好将金鱼儿放回水舱里,说:'乖女,唔好喊,亚爸将鱼放回水舱里了。你睇,鱼游 来游去,几好玩!'

金水望着舱中小金鱼,又如往常一样,游来游去,鱼口一开一合,吐着水珠泡泡,好像在说多谢,心中窃喜,不由得收住哭声,慢慢擦去眼泪,露出了像往日一样可爱的笑容。

父亲上岸去了,金水一人伏在水舱边,看着小金鱼游来游去,悠然自乐。

与鱼儿玩了一阵之后,金水忽然对小金鱼说:

 “小鱼妹妹,我趁亚爹唔啄(在)船度(里),不如将你放回海中,你去寻返你妈,好唔好?”

小金鱼似乎听懂了金水的话,朝金水点一点头。

金水立将鱼儿从船舱中捞出,轻轻放到江中,并说:“小鱼妹妹,再见!”

小金鱼望着金水,点头摆尾,好一阵子才离开船边,游向深处。

时光一转十载。

金水已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也成了家中的好帮手,但是岁月不饶人,金水爹也老了。

这年,金水爹病倒于床,3个月不能起来,既无钱看病,又不能捕鱼,于是,渐渐锅中连米都没有了。

一天夜里,金水坐在父亲床前,看着父亲骨瘦如柴,奄奄一息,家里又缺柴少米,没钱医治,不由得伤心地哭了。

其父见状,抚着金水的头,低声安慰说:“乖女,亚爹看来老不中用了。爹去后,你与你母亲,一定要相依为命,孝顺母亲。”

金水一听,更止不住哭声,心里想着一定要救回父亲。

深夜,金水一人摆出香炉,插上炷香,跪在船头,祈求观音菩萨保佑。

江风习习,金水望着月亮渐渐朦胧入睡。

忽然,金水看见一个仙女,从水中出来,望着金水笑说:“金水姐姐,你认唔认得我,我是你10年前救出,放回海里的金鱼妹妹啊!”

金水又惊又喜,便听仙女接着说:“金水姐姐,你爹之病不要紧。我传你一法,明晨你去东边海上,张网捞鱼,会捞到小鱼小虾无数,到了岸上,与人家换点钱米,先煮一点鱼虾粥给你爹食;然后将鱼虾煮粥,再加些岸上人家喜食之油肉脆味之品,即可成一风味,叫驰名艇仔粥,卖与岸上人家换钱,再延医诊脉。你爹之病10日之内即可痊愈。小鱼妹妹啄龙女三娘!”

说完,仙女便不见了。

金醒来,立叫母亲,说出梦中之事。其母一听,说是龙女显灵,立刻装香遥拜东海,随后撑船到白鹅潭东边下网,果然捞上不少鱼仔虾仔。

金水将鱼虾拿上岸,很快一卖而尽,于是又买了点米,给爹煮了鱼虾粥;一吃,果然好味!这回,金水一家舒展了紧锁的眉头。

不久,金水爹可以起床了。他依据粥味与岸上人的口味,秘创一法:先用生鱼骨熬粥做粥底,后用生鱼肉切片,鲜虾去壳取仁,加叉烧、浮皮、海蜇、姜丝、葱,同放一碗中,用滚粥一冲而下。最后再撒上炸花生,用匙搅匀。

照此法做出的粥,果然香气扑鼻,味道鲜美,人见人爱。

于是,金水一家,即制此粥售卖,并在船上插出一旗,曰:“西关驰名艇仔粥”。为了感谢龙女三娘,旗上还绣着仙女的图像。

船旗一起,立即哄动岸上。众人好奇而来,一试此粥,咦,果然滋味不同,大叫奇绝。

从此,金水一家以卖艇仔粥为业;而客来客往,“西关驰名艇仔粥”也就传了出去。

Image

昔日的艇仔粥。

# 两关炮谷 #

炮谷,炮谷,

年过万福;

炮响,炮响,

黄金万两。

 昔日,西关街头巷尾,经常走来一些“炮谷佬”,肩挑炮担,口中先喊一声“炮—谷”,然后站在一处,连喊数声。这时就会有人拿出一些粟米 ,让“炮谷佬”做生意。

“炮谷佬”一边起炉,一边口念上词,开炮时也要念上一遍。

爆栗米(即玉米)时,通常放一点糖,这样便甜而香脆,所以儿童特别喜欢。

炮谷(即爆米花)一事,在羊城以西关为盛。

往日,尤其在岁终年关,西关人多有炸油角、煮煎堆的习俗。

这时,周围乡中便有人进城,随便找一块空地,摆开了炮谷摊子。

这个摊子主要有两样东西:一个出火炉,一个两头有支架的厚铁滚筒,俗名“炮筒”;长约2尺半,圆形,顶有口盖,头尾有轨道,尾有一摇手。

当有人上前要求炮谷时,“炮谷佬”便生好炉火,将粟米倒入炮筒中,上好盖口,放在架上,一边火烘,一边摇筒。约10分钟后,取下炮筒,架于椅上,用一麻布袋包着炮筒口,再拿一根小铁枝(棍)一敲筒盖,只听“嘭”一声巨响,粟米爆出于袋中。

炮谷成后,西关人将其用作煎堆馅。

由于“炮谷佬”常年走街过巷,与炭火打交道,终日一双烂旧鞋,破衣黑污,所以经常被人轻视嘲笑。

相传炮谷一行,起源于敬谷神。谷神即是土地爷,广东人称为“土地公公”。

据说有一年,粤北某处闹天旱,久不下雨,眼看春耕来了,土裂不能开耕,山民们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齐拜土地庙,人人手提铳枪,枪筒内塞满包谷。

拜祭时,只闻“轰”一声,百枪齐放,包谷随响射向天空,象征“五谷丰登”。

谁知这回包谷落地后,却开成了花。于是人人大喜,说今年土地公公保佑五谷丰收。

果然,次日便雷雨大作。那一年的庄稼,也获得丰收。从此也就有了“炮谷”的习俗。

后来,有人据此创出烧炭摇铁筒的炮谷。

而粤北南雄人移居西关,带来了这一习俗,不少“炮谷佬”就聚居在珠玑路。这大概是清咸丰二年(1852年)的事。

Image

1940年代的西关人家。

# 泮塘五秀 #

泮塘五秀角蹄藕,

还收菱笋茨菇有。

原来无量禅师教,

乃从始祖达摩求。

西关的泮塘乡,素以出产“五秀”而闻名。

所谓“五秀”,即是指莲藕、马蹄(荸荠)、菱角、茨菇、茭笋这5种水生蔬菜。

这“五秀”,源于何时何地呢?

相传,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在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到达广州之后,于登岸之处(今西来初地),建了一座“西来庵”;除藏有佛祖衣钵之外,还有上面说的5种蔬菜,并以5缸米泥养着。

后来,此物又归西禅寺所有。西禅寺的一位老僧将“五秀”请入西禅寺池塘种植,次年便有收成。从此,这5种蔬果成为昔日三宝佛殿前的供果。

当时,西禅寺的方丈是无量禅师。他曾立下一愿,要作一件无量功德。一天,他到泮塘乡化缘,有感于父老乡亲的虔敬,遂于次日带着“五秀”再次来到泮塘乡,说此蔬果为达摩西来所携之品,嘱咐乡民将其栽入田中。

泮塘乡人谢过无量禅师,植下5种蔬果。到了次年,“五秀”均获丰收,上市时人人争购,皆赞味鲜物美。从此,泮塘家家必种此物,人畜日益兴旺。

因是之故,泮塘人多供奉达摩及无量禅师。

西禅寺建于南汉刘张大宝元年(958年)。由此可知,“五秀”种植的历史也有千年之久了。所以又有人称其为“西来五秀”。

关于“五秀”的名称,还有一个传说。

据说在明朝嘉靖年间,新会县有一个“扭计师爷”(扭计,广州俗语,含有机智、狡猾、滑稽、逆反等意。)陈梦吉与一个“蛊惑王”(盘惑,广州俗语,亦含狡诈之意)方唐镜,二人斗法到了羊城。

一天,陈梦吉入泮塘看龙船,见有马蹄、菱角,就问乡人为何物。乡人说这是瘦田下的农果,俗称“五瘦”。随后又说出茭笋、莲藕、茨菇之名。

陈梦吉听后,就对乡人说:“五瘦一名,瘦字不雅,不如换一同音字,称之为五秀',较为雅致。”乡人一听,连连点头。后来,陈梦吉为“五秀”取名的故事,也就渐渐传开了。

Image

昔日泮塘。

# 莲香月饼 #

蓬味香清,

镇日评茶天不署;

香风遥递,

谁家炊饼月方圆。

在旧日西关莲香楼门口,悬挂着清末秀才谭顾年的这一副对联。

联中所言的莲香月饼,全广州尽人皆知。

该月饼的来历,相传与光孝寺一个和尚有关。

大约在清光绪十五年(1893年),西关有个叫陈维清的人,开了一间饼铺,以擅长制售婚礼糖饼出名。

陈氏心善喜佛,与光孝寺之僧素有交往。

一日,陈氏到光孝寺礼佛,顺带了一些礼饼,去拜会寺中厨僧斋和尚。

斋和尚是光孝寺中擅制名菜的师傅。

二人会面,陈氏赠饼给斋和尚。斋和尚试过之后,微微一笑,礼尚往来,也送还一盒斋品与陈。

不久,陈维清一日在家闲中品茶,嘱家人拿饼来,试了一口,忽然觉得与往日所吃之饼大为不同,不禁“咦”了一声;随问家人饼从何来。这时家人笑说:“老爷健忘了,此饼正是日前老爷从光孝寺中带回的。”

陈氏一听,顿时心里明白。

随后,陈氏沐浴梳洗,更换新袍,带了家人,直入光孝寺,再次拜会斋和尚。

见面打过礼后,陈氏开门见山,说是来向大师请教斋饼之秘,还望不吝赐教。

斋和尚闻言,哈哈一笑,说:“陈施主,此法历来为佛门制饼之秘技,少向俗家传授;不过,施主既来了,诚心所至,金石为开;也罢,来来来,我且带你一看,便可立见分晓!'

陈氏大喜。斋和尚遂带陈氏入厨。

陈氏首先看到一只大铜锅,高过人头,宽有8尺。哈哈,今日果然大开眼界。

原来,斋和尚制饼,秘在其馅,须精选湘莲子,以大铜锅慢火细烹。

随后,斋和尚手把手将妙法一一传与陈氏。陈维清学会之后,连声道谢。

斋和尚笑说:“何须言谢。其实此法,不秘亦秘,秘亦不秘,全在一个'缘,字,有缘者得了便是了。哈哈!'

过后,陈氏回到铺中,如法制饼,果然甘甜爽滑,别具清香。

一时客至如云。

这年八月十五,陈氏以此法制的月饼,取名“纯正莲香月”,羊城销量第一。

陈氏满心欢喜,也就将饼铺改名为“莲香楼”。从此莲香楼名闻天下。

Image

昔日荔枝湾。

# 老火生鱼葛菜汤 #

老火熬生鱼葛菜汤,

乃西关风味之一。

此生鱼葛菜汤,能生肌复血,清心润肺,滋补养 颜,清肝火焦热,深为广州人喜爱,是夏日家中的常备之汤。

以前,在西关街头,有不少凉茶铺式的小摊挡,售卖生鱼葛菜汤,摊桌上放着一大盘经过煲熬的生鱼、葛菜、红枣,以示货真价实,绝无欺诈。

关于生鱼葛菜汤,有这么一个故事。

相传,在清道光年间,洋塘乡有一老农夫十分清贫,一人搭间草屋在田边独居,上无片瓦,下无分文。

一日,老农夫在田中耕作,不小心被手中之锄误伤一脚,久不愈合,痛不堪言,又无钱医治,不久便病倒于床,危在旦夕。老汉自叹不久将离人世,十分悲伤。

这一夜,老汉于梦中见到北帝(即道教传说中的玄天上帝)。北帝告诉他:“你之伤病,不必大惊。只要将门前塘边的葛菜摘来,再在门前小溪,捞一条生鱼,以老火熬之,添红枣一个,食下即可控愈。”

次日,老汉醒来,深信是神托梦,于是,托乡中一人代为下河中捕鱼,自己采些葛菜,合熬成汤。果然吃了之后,精神顿复。这样喝了三四次后,伤口便告全部愈合。

老汉病愈之后,就去泮塘仁威庙拜谢北帝,并传出生鱼葛菜汤这一“神方”。

从此,西关人视之为灵丹妙药,凡人病后,必以生鱼葛菜汤为补养品。尤其对伤口出血、久不愈合,更加有效。

后来,此品逐渐成为风味汤肴而流行于羊城。尤其是泮塘的葛菜,至今仍为东南亚一带的海外同胞所喜爱。

Image

昔日的沙面绿瓦厅。

# 西关和味炒螺 #

喂!

和味炒螺!

嚟嘞,炒螺!

西关和味炒田螺!

旧日,在西关长堤、黄沙一带的岸边,每到入夜,就有不少摊挡,设炉生火,架起小锅,在熊熊火中炒起田螺来,即炒即卖,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而叫卖声更是遥相呼应,好不热闹,颇有田间风味。

据说这种炒螺初从顺德传入时,未用紫苏,用紫苏炒螺,是泮塘李细苏之创举。

相传很久以前,泮塘乡人就懂得以蒜头、豆豉、辣椒碎片为佐料炒田螺,但终归未能去掉螺中的泥腥味,实是美中不足。

后来,泮塘有一个叫李细苏的农夫,因常在田中耕作,午餐时也喜欢摸螺为菜肴。

一天,他在吃螺时,又闻到螺中的泥腥味,不禁皱起眉头,自言自语地说:“细苏啊细苏,若你有办法能除去田螺腥味,那就十全十美了!”

不料,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忽然,旁边一人叫道:“细苏伯,细苏,细苏,就是细的苏叶,苏叶芳香辟浊,何不一用试吓!”

一语道破天机。李细苏“噫”一声后,立刻在田中寻出细苏叶(即紫苏叶),洗净复入螺中一炒,顿时香气四溢,飘满垅间,味道果真与众不同。

不久,李细苏又作了改进:先将田螺在炒前用油捞一下,再加紫苏炒。在它成为一款西关独特的风味之后,这种炒螺就被人称为“细苏炒螺”,可谓一语双关。

Image

泮溪酒家旧景。

# 华林乞儿鸡 #

做惯乞儿懒做官,

大骨烧鸡唔一般,

掰甩黄泥有得食,

鸡粹叩味唔关门。

这一首打油诗,出自20年代西关一带的乞儿。诗中所说的大骨烧鸡,俗称“乞儿鸡”。

这种鸡的做法,是将带毛之鸡以黄泥包裹,放在火炭中烧熟,然后剥开黄泥,再用油盐姜葱调味作料。

此鸡在60年代初,尚偶有一两间酒家在卖,以后便失传绝昧了。

这种鸡香气透骨,风味独特,据说源于西关华林寺“关帝厅”的乞儿。

当时,华林寺中有一个丐帮“大骨”(丐需中大头目的称谓。小头目则叫“细骨”),擅于偷鸡摸狗,诨号“大骨鸡”,又名“大吉鸡”。

一天,他在华林寺附近偷了人家的鸡回来,正欲烹煮,不料别人寻上门来,急得他头上直冒汗,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大骨鸡”眼睛乱转,忽见旁边有一堆黄泥,急中生智,忙将鸡头一拧,再取黄泥把鸡包住。但“大骨鸡”还是不知将鸡藏在何处为妙;直到看见一个小乞儿正在焗饭,炭火焰焰,于是上前拨开炭火,将泥鸡藏在里面,不露半点痕迹,这才松了口。

随着“咚咚”的脚步声,失主寻了过来,又斥又骂,说是乞儿一来,随即就不见了鸡;若非乞儿偷了,鸡绝不会不见。乞儿们却一口咬定没偷。

口说无凭。那人无奈,只好捉贼拿赃,先在四周东寻西找,但又如何寻得着?

忽然,他走近炭火边。“大骨鸡”的心顿时七上八下。那人揭开架上的锅,但见残羹剩饭,并无半点鸡渣;最后,只得愤愤离去。他做梦也没想到,鸡就在他的眼皮底下。

失主一走,“大骨鸡”哈哈大笑,立刻拨开火堆,将泥鸡取出,一掰开黄泥:哇,香味扑鼻。

“大骨鸡”将泥皮去净,剥开鸡肚,除去内肠,撕开十数块,见者一份地大吃起来。

谁知失主回过头来再找,正好看到一班乞儿在津津有味地啃鸡,不由大怒而骂。“大骨鸡”不慌不忙地吐出一块鸡骨头,嘲笑他说:“喂,大佬,银纸有也识认 ,唔通(难道)有胡须就是你老豆(父亲)!'

那人顿时面红耳赤,哑口无语。

事过数日,那人终于知道乞儿用黄泥包了自己的鸡烤着吃,但空口无凭,只好作罢。

此事传到长寿路,一个叫何九记的酒店老板灵机一动,即以此法创出一招牌菜,名“华林乞儿鸡”,以招搅顾客。

消息传出后,众人感到新鲜,于是都去品尝,果然另有一番风味。

西关就此有了“华林乞儿鸡”这一美味佳肴。

Image

昔日花艇。

# 砂炒南乳肉 #

砂炒南乳肉吖喂,

粒粒脆吨南乳肉,

甘香酥脆南乳肉,

粒粒吨脆,

砂炒南乳肉!

这是先前西关盲人常年在街头巷尾叫卖南乳花生的喊词。

南乳肉(即南乳炒花生)一味,据说以佛山和广州的为最佳。而广州的又以西关为最好,称“盲公南乳肉”。相传由清末“盲公德”所创。

“盲公德”原非盲公,而是一个厨手。一年年终时,他正在炸油角,其妻一不小心将一个大煎堆掉入油锅中。滚滚热油溅入他眼,从此他双目失明,人称“盲公德”。

其妻后悔不已,唯事已成,怨也没用。“盲公德”反过来劝她“天无绝人之路”。后来,“盲公德”根据自己多年的厨师经验,创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炒花生来,这就是南乳肉。

取花生肉,在南乳酱水中先泡浸一夜,使其入味,然后风干;再取一大铁锅,内装大粒黄砂,与花生一齐炒脆,即成独具一格的南乳炒花生。

于是“盲公德”在家门口摆了个小摊,主卖这种花生。由于其口味甘香酥脆,便渐渐出了名。“盲公德”所住的地方是多宝坊,但炒花生的名声竞传到名人李文田的耳中,他也慕名叫人买三二两回来一试,果然很好。以后,李文田便嘱家仆每夜去买回来,作品茗之佐食。

不料家仆偷懒,叫“盲公德”送来,寒暑往来从不间断。

李文田得知后,心中不安,忽然生出一念,不如叫“盲公德”在送花生的路上,顺道卖卖,多做点生意,不就两全其美吗?

次日,李文田叫人问“盲公德”,是否为炒花生取了名。答说未有正式取名。于是,李文田说:“这种炒花生,用砂炒成,味甘气香,入口酥脆,有南乳味,可叫“砂炒南乳肉',名符其实。”

“盲公德”一听大喜。

此后,“盲公德”往李府时,每次便多带点南乳花生,沿途叫卖“甘香酥脆,砂炒南乳肉。”

夜阑人静,叫声特别清脆,而花生也异香动人。  

于是人闻皆买,沿途生意很好。“盲公德”也由此广开了一条财路。

“盲公德”心地善良,后将此法传与了其他盲公。于是,西关盲公不少以此为业谋生,砂炒南乳肉也成了西关一大风味。

Image

西来初地的古岸旧址。

# 蠄蟝粥 #

蠄蟝专医大湿毒,

清热除烦止渴粥。

平人皮肤生济痛,

移转貴步问二叔。

清末,西关龙津东路有一个传奇式的民间杂症医生,真名实姓不入史册,已无可考。

50年代初,尚有不少人说起他,谐称其为'蠄蟝二叔公'。

据说,此人最擅医治湿毒引起的癫疥,并自制蠄蟝(即蟾蜍)青药,售与人贴;还教人剥去蠄蟝之皮,不要头肢与内脏,下点姜、米,合煲成粥吃。由于他医术高明,每每药到病除,渐渐也就有了名气。

到了晚年,他在家门口写上:专收毒蠄蟝。毒蠄蟝有三大用途:其尿可以制膏药;其酥可为麻药外用;其肉可食,拆骨煮粥,味鲜至极。

不久,此人便在家门口挂出一支大旗,上画一只ु,并写有几个大字—“貌极丑而味至极”,十分醒目。

原来,此人老来转行,在自家门前开炉升火,卖起了蟾蜍粥。

由于此人远近闻名,不少人因病吃过蟾蜍粥,所以一开市就顾客如云,生意十分兴旺。

后来,不少店铺也煲卖此粥,并合水蛇同煮,称“蟾蜍水蛇粥”。

但说来也奇,此粥一离开西关地头,便卖不出去,只好在西关“独沽一味”了。

50年代以后,蟾蜍粥就很少见到有卖的,仅在农家中偶尔自货,今已再无此品。

Image

发电厂南门的陆贾亭遗址

# 水蛇粥 #

陈兴记有水蛇粥,

唔系煎嚟唔系焗,

细煲慢熬够火侯,

绵绵靓粥落瘦肉。

这首俚谣,说的是“陈兴记”卖水蛇粥。

水蛇粥是西关名食之一。而在西关中,又以“顺德陈兴记”最为出名。

相传清末时,陈氏从顺德入西关,住在文昌路口,单名一个“兴”字,是西关第一个卖水蛇粥的人。

他为什么要卖水蛇粥呢?这里有一段趣事。

据说陈氏初入羊城时,在西关以贩菜为生计。一日天未亮,他如往常一样,手提小马灯去泮塘乡向农民买菜,然后准备挑到小街去卖。

当他来到泮塘,经过一田边时,忽然“哎呀”一声叫起,连手中的马灯都掉了。  

原来,陈兴一脚踩中了一条草中的蛇,被蛇咬了一口。陈兴随即蹲身,一手捉住此物:哗,原来是一条大水蛇。

陈兴神色愤愤地骂道:“你条死蛇咬我,好,等我返去,要剥你皮,拆你骨,饮你血,食你肉,煲死你。”说完咬牙切齿,脸色铁青。在旁之人见了,哈哈大笑,以为陈兴只不过是一时气话。

陈兴回到家中,火气未消,见妻子正在煲白粥,遂放下担子,气冲冲拿起刀,先将蛇头钉住,然后剥开蛇皮,将蛇往粥里一丢。其妻看了,不敢言语。

过了一阵,陈兴走到灶前,打开煲盖,捞起蛇,呵呵一笑说:“好,今回我要拆你的骨,食你的肉啦!”言毕捞起水蛇闭着眼睛咬了一口,发现味道鲜美,于是竟把一条大水蛇吃了下去。

陈妻这时也上来舀粥,大着胆子尝了一口。于是两个人津津有味地吃了一餐鲜美的水蛇煲粥。

以后,陈兴常捉些水蛇回来煲粥,再下些姜葱瘦肉,味道更是非常之好。

有一年,陈兴因故跌跛一脚,正愁生计无着时,其妻忽然说,不如煲点蛇粥卖试试。陈兴一听,茅塞顿开。

从此,陈氏首卖水蛇粥,生意还很兴隆,维持生计绰绰有余。后来此品传开,不少人争相仿效,终成西关一道美食。

Image

外国人品尝西关美食。

感谢“南国古韵数字图书馆”提供便利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