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名方附子理中汤,治疗黄褐斑有特效!

 皮肤李志忠 2021-08-19

附子理中汤来源于《伤寒杂病论》霍乱篇理中丸加附子,理中丸《金匮要略》亦名人参汤,主治中气虚寒,脾陷胃逆,戊土迫于甲木而出现的胸闷、吐泻诸证。与姜甘参术温补中气,转其升降之枢,附子暖水而燥土。

笔者在十几年皮肤科临床中深深感到,在皮肤病的治疗上重视调理脾胃尤其是慢性或顽固性皮肤病常收显效。附子理中汤是调理脾胃代表方,只要辨证准确均取得很好疗效,举例与大家分享。

脾胃乃是“后天之本”,主运化以营养脏腑于全身肌肤。脾气转运失常则水湿停滞。脾阳主升。脾虚往往中气下陷而致气血通畅不利或脾不统血而致下肢出血。附子理中汤是古人所创立的温中散寒方剂中之代表者,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心痛、吐泻、腹痛诸证。

肾中真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推动作用。肾阳不足,内寒偏盛,若遇外来寒邪,内外相应,故机体产生病变,治疗必须从肾着手,然而温肾助阳之品选用附子最佳,方中干姜具有温运中焦之功,附姜同用,温阳祛寒之功倍增,辅以党参补气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五药和用具有温经散寒补益脾胃的作用。

《黄帝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说明阳气在人体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工作、饮食、生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例如大量使用空调、冰箱、冷饮、工作紧张、睡眠不足,致使人体阳气耗散较多,加之抗生素激素滥用造成阳虚阴盛,致使现在脾胃虚寒体质的人群增多,出现多种临床疾病;我们虽运用此方所治病证不同,但病机相切故疗效显着,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不是一病拘一方,而是根据病情辨证施治,这就要求我们望闻问切耐心细致,尤其是生活细节以及治病经历的询问一定要详细,只要着眼细微,方证对应,辨证准确,立法得当,有是证则用是方,常可出奇制胜。

【黄褐斑医案解析】

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黄褐斑案患者:刘某,女,38岁。半个月前来诊,面部出黄褐斑数月,兼见白天瞌睡,晚上失眠,大便溏黏。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思辨:白天瞌睡(但欲寐),脉沉,少阴证,四逆汤证;大便溏黏,太阴脾虚,运化失常,理中汤证;黄褐斑,血瘀证,桃仁、红花药证。

处方:党参15g,白术15g,干姜8g,甘草10g,黄附片8g(先煎),桃仁10g,红花5g,大枣3枚。

复诊:患者反映服上方14剂后,白天身有力,晚上睡得香。观其面,黄褐斑几近消失。

思辨:黄褐斑之证常由血瘀所致,可血瘀之证常因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寒凝(阳虚则生内寒,寒为阴邪,其性凝滞,阻碍气血)引起。此证太阴少阴证明显,阳气不足,寒凝血瘀,用附子理中主方,一温则通,看似与黄褐斑风马牛不相及,实则体现中医治病求本、辨证论治、方机方证对应之特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