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望乡愁,思源行远——长阳首家村史馆建成开放

 佷山访古 2021-08-19

2019年11月8日上午,参加宜昌市农村精神扶贫专项行动推进会的人员参观刚刚建成的“钟家湾村村史馆”。(图片来自宜昌文明网,记者乔奇摄)

2019年11月8日上午,宜昌市农村精神扶贫专项行动推进会在“长阳人”遗址所在地——长阳大堰乡钟家湾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召开。会前,100多名与会人员参观了刚刚建成的“钟家湾村村史馆”。这标志着长阳首家村史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钟家湾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景(钟世雄摄)

钟家湾村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西南部,距离县城72公里,是国家级重点贫困村。2015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科技局、市政府研究室、三峡中等专业学校、民盟宜昌市委等4家帮扶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钟家湾村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认真落实扶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后,钟家湾村“两委”继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力争在三年内将钟家湾打造成“生态旅游靓村、经济发展强村、古今交融新村”。为更好留住钟家湾人的乡愁记忆,激发钟家湾人爱村思村建村之情,从2019年7月开始,钟家湾村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开始创建村史馆。经市科技局等4家帮扶单位大力支持,县委宣传部和大堰乡党委精心指导,县档案馆(县史志研究中心)、县博物馆等单位努力帮助,钟家湾村通过深入挖掘档案史料、村内实地考察、走访村内老前辈、征集实物等方式,历时2个月时间将村史馆建成。

钟家湾村史馆外景(钟世雄摄)

钟家湾村史馆位于S242省道边,钟家湾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楼左侧,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是钟家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史馆中展出内容,由多媒体视频、固定展板、实物、书画等载体穿插交替、依次呈现。

多媒体播放器置于村史馆入口右侧,主要用于在展馆开放期间,滚动播放有关钟家湾村情、历史和发展成就的宣传视频以及钟家湾村歌等文艺视频。播放器上方,展示有钟家湾村歌《山歌飞到钟家湾》曲谱。

村史馆入口(向家舟摄,以下摄影者同)

主要固定展板共12块。入口处为“村史村情”,概述钟家湾村的基本情况、发展历史和办馆目的,为全馆总纲。

之后的“建置沿革”“大事记”“姓氏源流、钟杜界碑、书香小坳子”,从总体上展现钟家湾悠久的历史发展轨迹,勾勒出钟家湾人崇尚法治、尊重文化的人文传统脉络。


继而,安排“精准扶贫篇”“班子建设篇、产业发展篇、国土整治篇”和“荣誉榜、善举榜”,回归现实的发展成就,承接千百年来钟家湾人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中国梦”“钟家湾梦”。

接下来,以“团圆山上话团圆”,讲述积善成德、倡导文明风尚的故事;以“长丰大队成为植树造林先进典型”,回顾钟家湾村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希望村民从中汲取进步的力量,增强振兴钟家湾的信心。

而“红色文化”展板,则将人们带入了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通过展示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让当代和后代“吃水不忘挖井人”,继往开来,增强建设好发展好乡村的决心。

“长阳人”主题展区(向家舟摄,以上同)

因著名的“长阳人”遗址在钟家湾,特以“'长阳人’遗址”展板为引导,辟有“长阳人”主题展,浓墨重彩地向社会各界展示这一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最后,以“后记”引导结束参观。

实物展示方面,紧紧围绕固定展板内容,依托各式展示柜、玻璃展台有序安排布置。一是关于钟家湾村从古到今的特色农产品,共集中展示18种有特色、名气大、质量好的农产品,如茶叶、土蜂蜜、土鸡蛋、土猪腊肉、各种干菜等。

钟华桥摄(以下摄影者同)

二是反映村民生产生活变迁历史的生产、生活用具和民风民俗的文物,如瓷器、陶器、蓑衣、马灯、弓箭、木箱、药碾子等老物件。

三是村内出产的特色工艺产品展示,如竹制品、布鞋等。

四是结合“红色文化”展板,展示村内现存的革命历史文物。

五是结合“'长阳人’遗址”展板,展示根据“长阳人”头骨复原的“长阳人”半身塑像、“长阳人”遗骨化石及动物遗骨化石(复制件),此外还展示了一些书法家关于“长阳人”的书法作品。

钟家湾村“思源亭”(钟华桥摄)

乡村的历史是乡村的根和魂。村史是一面镜子,透过往事,可以明兴衰、认成败;村史是一种力量,追忆先辈,可以知荣辱,鼓干劲。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倡导“文旅融合”的今天,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挖掘好、整理好、弘扬好、传承好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钟家湾村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建成村史馆,并正积极筹备编纂村志,将给长阳众多乡村起到一个非常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