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管理感悟集(二十一)

 临渊草堂 2021-08-19

蔡树成

副校长的为政之道——

学校的发展,班子是关键。校长和副校长好比一棵大树的不同部位,所处位置的不同决定了作用的差异。副校长不要错把自己当“树干”或“树根”。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作为副校长,首先是定好位,工作才能到位。副校长要做到工作到位,不越位,努力保证校长的核心地位,才能发挥学校管理的执行力。其次,副校长要做到听从而不盲从。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副校长务必尽心尽责,虚心听从校长安排,处处体现校长足够的权威地位。副校长要时刻提醒自己,对于管理,自己既非主管又非主办,要支持,但坚决不主持。而当校长出现决策或认识上的偏差时,副校长要积极地与校长进行沟通,从多个角度分析,为校长的正确判断提供有效的策略。这时,沟通不是雄辩与驳斥,不是轻信与盲从,而是讨论与辨析,目的是最终互相理解、信任,走向一致。第三,副校长要做到建功而不居功。由于现在的校长事务缠身,不少已变成“行政校长”,因此,能够很好地统筹规划大局,已属不易,尤其是具体的实际的业务指导,还真的需要副校长来推动。副校长也不要以为自己在学校发展中功勋卓著,自己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实离开了谁地球都照样转。副校长除了要在自己的专业平台上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之外,还要上与校长,下与教师达到“莫逆于心”,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总而言之,任何时候副校长千万不要做“唯权论者”,而要做“唯发展论者”:到位而不越位,听从而不盲从,建功而不居功。

实现学校的有效管理——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不是所有的管理在其实施之后都是有效的。追求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耗,增强管理效益,是学校管理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一、在执行制度的时候,必须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同时位于同一个平台和地位上,进行统一的公平管理。管理者千万不能以管理者自居,凌驾于制度之上,而忽视了自己同时也是制度管理的对象。人我不一的态度,只会造成矛盾激化。因为,被管理者是以管理者作为榜样的,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的被管理者。即使被管理者屈服于管理者的管理威严之下,表面服从,但其实效果必然是流于形式的管理,从而最终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力戒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的形式主义。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阶段性的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必要工作,是对教师一段时间以来各方面工作情况的检查,使教师通过检查得出得与失并总结反思,这样才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促进作用,也才能使教学工作得以扎实开展。学校教学工作需要实实在在地进行,而不是沿袭管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只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如在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的时候,检查人员对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的“反馈表”填写把关不严:有的没有进行细致检查就填写,随意给老师写评语;有的碍于人情,胡乱填写反馈表;有的干脆让被检查者自己填反馈表了之,等等,不一而足。缺少了认真扎实的检查,这样如何能保证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呢?

三、能够把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结合起来,把“刚”与“柔”结合起来。

不管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微妙关系,还是教学常规工作检查,任何环节都不能随心随意地进行,而应该公平、公正、认真扎实地开展,确保它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才能真正的体现并落到实处。

学校必须克服管理制度不合时宜,华而不实的现象——

不管到哪所学校,只要谈到教育教学管理,都必称制度十分健全,并给你捧来一大本管理制度汇编,从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到工作的具体要求,应有尽有。但是,只要你留意一下各学校的管理制度,就感到是大同小异,甚至完全相同了。这些制度大都是照搬照抄,不切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许多条款甚至明显违背法律法规,前者如硬性规定,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完成若干万字的学习笔记,至少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若干论文,上若干次公开课,听若干节课,必须参加一个课题研究,甚至要求每人会一种乐器,会一种外语等等,后者如教师事假或病假多长时间就要扣多少工资,学生违反学校有关制度就要罚多少款等等。

这是在管理上用制度来装门面,管理工作懒惰的一种表现。

学校要严格教育教学管理环节,实现管理目标——

管理都是由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也是一样。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缺乏或者质量不高,都会影响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

从部分学校的实际情况看,这几个环节或者其中部分环节存在一定问题。计划环节主要是出台不及时,种类不齐全,内容不全。执行和检查环节主要是不按计划执行,随心所欲改变计划,力量统一组织不够,相对封闭,各自为政,独立作战;检查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领导检查轻教师互查。总结,要么不搞,要么流于形式。特别是计划和总结,个别学校几十年如一日,期期一个样。

为此,必须高度重视这几个环节,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切实做到计划具体,执行有力,检查落实,总结提高,不断加强过程管理的力度,提高过程管理的水平。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