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拉尼协会运动病诊断标准解读

 吴海香 2021-08-21

作者:单希征,姜树军,高云,李厚恩

运动病最广为人知的是晕车、晕船、晕机。自从20世纪60年代实现太空飞行后,又发现了晕航天器现象。2021年2月巴拉尼协会分类委员会在前庭研究杂志电子版上发表巴拉尼协会运动病诊断标准,该诊断标准所指的运动病,包括所有形式的物理运动和视觉运动诱发的运动病。现对其要点解读如下。

运动病的相关名词


在巴拉尼的运动病诊断标准文件中,运动病相关概念分为4个。首先是运动病(motion sickness,MS)和视觉诱发的运动病(visual induced motion sickness,VIMS),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除了乘坐交通工具或处在运动的视觉刺激过程中,对日常活动没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当运动病和视觉诱发的运动病症状非常严重、对正常生活产生影响时,则被认为是运动病疾患(motion sickness disorder,MSD)和视觉诱发的运动病疾患(visual induced motion sickness disorder,VIMSD)。

运动病的发病机制

巴拉尼的运动病诊断标准文件认为,关于运动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占主要地位的假说是前庭和视觉之间的感觉冲突或神经信号不匹配。另外还有从感觉冲突假说中演化出的毒索假说,认为毒索干扰了感觉传人,造成前庭和视觉之间的感觉冲突。但最近提出的运动病的发生机制是由于介导前庭信号的神经传导通路与介导恶心、呕吐反应的神经传导通路非常接近的结果。

运动病的诊断标准

1.运动病/视觉诱发的运动病诊断标准:此处的运动病是指人的物理运动诱发的运动病症状,而视觉诱发的运动病是指由于视觉运动诱发的运动病症状,二者共用一个诊断标准。诊断需要满足下述A-D条件:

A.人的物理运动或视觉运动诱发的下列一个方面的严重的而非轻度的体征和症状:

(1)恶心或胃肠紊乱;

(2)体温调节混乱(出冷汗或皮肤苍白);

(3)觉醒改变(嗜睡、疲劳);

(4)头晕和(或)眩晕;

(5)头痛或眼部不适感;

B.体征/症状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并随着运动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强;

C.运动停止后体征/症状最终停止;

D.体征/症状不能用其他紊乱或疾病更好地解释。

[注释]

(1)许多种类的物理刺激能触发运动病。有人对所有类型的运动高度易感,有人只对其中一种类型易感。典型的物理运动刺激有,乘坐水上、空中、陆地的各种交通工具,娱乐设施,低频摇晃的建筑物,实验室中的前庭刺激及太空飞行中进入轨道和返回地面。

(2)视觉刺激可能存在于虚拟现实设施、模拟器、电影、电脑显示屏、移动录像,手机显示屏或者在行走或骑行中看手机时。有时候视觉运动刺激与物理运动刺激并存。

(3)腹部不适通常是运动病的早期胃肠表现,这种不适可能涉及食道或胃上部。恶心可以是轻微或严重的,严重时可出现呕吐。呕吐通常发生在出现症状后的60min之内。视觉运动诱发的运动病很少出现呕吐。

(4)在运动病过程中,出冷汗并伴随着其他自主神经体征和症状。出冷汗不是因为周围体温上升,面色苍白通常在呕吐前出现,所以出冷汗和面色苍白与周围环境温度无关。

(5)觉醒状态改变指由运动病引起的疲劳和嗜睡、头脑不清晰等改变,要注意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这些症状。

(6)运动病可以出现头晕和眩晕。视觉诱发的运动病所出现的头晕有一个延迟过程,而视觉诱发的头晕是在视觉受到复杂刺激的同时立即出现。

(7)偏头痛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对运动病和视觉诱发的运动病高度易感,但是运动所触发的头痛不一定是偏头痛。

(8)运动刚开始就立即出现症状或最强症状,要怀疑是其他情况,而非运动病。

(9)运动病的起病必须是在运动刺激过程中,不会在运动刺激结束后才起病。

(10)运动病与视觉诱发运动病可以同时发生,如果患者有运动异常、视觉异常和前庭功能异常,则运动病症状可能会加重。

2.运动病疾患/视觉诱发的运动病疾患诊断标准:运动病疾患的刺激为人体的物理运动,视觉诱发的运动病疾患的刺激为视觉运动,二者共用一个诊断标准。诊断需要满足下述A-E条件:

A.至少出现过5次在同样的或相似的运动刺激触发下出现的运动病/视觉诱发的运动病发作;

B.体征/症状的出现依赖于相同的或相似的运动刺激;

C.反复暴露在同样的或相似的运动刺激条件下,体征/症状并不显著减弱;

D.体征/症状导致下列一个或多个行为反应:①改变运动以终止运动病体征/症状;②躲避触发运动病的运动刺激;③在暴露于运动刺激之前就出现逃避冲动;

E.体征/症状不能更好地用其他的疾病或失调解释。

[注释]   运动病疾患/视觉诱发的运动病疾患的核心特征是反复进行同样的运动病刺激不能产生习服。在同一个人身上,运动病疾患和视觉诱发的运动病疾患可以同时存在。关于运动病疾患和视觉诱发的运动病疾患的机制还不清楚。

运动病的临床特征

1.运动病的流行情况:运动病在青春期前的儿童中的患病率为35%-43%,在年轻人中的患病率为2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有下降的趋势。而视觉诱发的运动病的患病根据刺激类型和视觉内容不同而报道不一,从1%-60%不等,但老年人中的流行率比年轻人的患病率高。运动病在女性中的流行率偏高,视觉诱发的运动病在性别间的差异报道不一。

2.运动病伴随的综合征:运动病与偏头痛,在偏头痛患者中,运动病发生率高。至少50%儿童时期患有运动病的偏头痛患者,自我报告患有运动病。外周前庭功能减退及丧失后,运动病不易发生,但视觉诱发的运动病与外周前庭功能的关系不清。对于前庭神经炎,在急性期容易发生运动病,在慢性期不容易发生运动病。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与运动病发生的关系尚不明确。

3.运动病的实验室检查:目前在实验室中已经建立了一些诱发运动病的方法,但这些检查方法目前仅用于科研,还未用于临床诊断。换言之,运动病的诊断靠病史、症状和体征即可确立,尚不需要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

运动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自从希波克拉底首先描述该病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临床上一直没有规范、统一的诊断标准。以德国海军研究院为代表的研究机构所使用的运动诊断方法是,病史联合排除神经系统、耳鼻喉、胃肠、感染、骨科疾病等原因,最后确立运动病诊断。巴拉尼协会制订的运动病诊断标准,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确立诊断,不需要实验室检查,简洁实用,便于临床医师掌握、使用。

来源:北京医学,2021年第43卷第1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