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院前救护车设备之五——简易呼吸器

 院前急救联盟 2021-08-21

     简易呼吸器:又称复苏球,气囊,皮球等。 适用于心、肺、脑复苏及需人工呼吸急救的场合。尤其是适用于窒息、呼吸困难或需要提高供氧量的情况。具有使用方便、痛苦轻、并发症少、便于携带、有无氧源均可立即通气的特点;特别是用于院前急救、院内病人的转运、检查等。

01

简易呼吸器目的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量

02

简易呼吸器适应证

1、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呼吸抑制及呼吸衰竭时的抢救。

2、伤员转运、配合其他需氧治疗。

3、特殊情况下,如呼吸机故障、停电等可临时应用其替代。

03

简易呼吸器禁忌

没有绝对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及原因分析:

1.张力性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原则上有气胸病人只要自主呼吸能维护基本通气,临床症状不很严重,则不进行机械通气,如果必须进行机械通气,在机械通气前必须行闭式引流尤其是张力性气胸、纵隔气肿,否则机械通气会加重气胸,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2.肺大疱和肺囊肿:由于机械通气为正压通气易造成肺大泡破裂引起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3.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者原则上低血压休克未纠正前应列为禁忌,当必须进行机械通气时,应采取低压通气及应用升压药维持血压。

4.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窒息:大咯血或误吸引起窒息原则不宜立即进行机械通气,因为机械通气会将血块或误吸物质压入小气道引起阻塞性肺不张,应先吸出血液或误吸物后再进行机械通气。对于有持续出血应采取头低位通气,防止血液流入小气道。

5、急性心肌梗塞:过去认为急性心肌梗塞禁忌机械通气,现在认为心梗伴有肺水肿、呼衰,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可进行机械通气,可采用低压通气并注意病情变化。

04

简易呼吸器组成

(1)面罩(面罩材质有硅胶,PVC)

(2)单向阀

(3)球体

(4)储气安全阀(有些呼吸器的储气阀在呼吸器尾部。有些储气阀不在呼吸器尾部,与储气袋相连)

(5)氧气储气袋(或粗波纹管)

(6)氧气导管(氧导管另一端与氧容器相连)

部分球囊还配有毒气过滤器,开口器,口咽通气道等

05

简易呼吸器注意事项

1.面罩要紧扣鼻部,否则易发生漏气。

2.若病人有自主呼吸,应与之同步,即病人吸气初顺势挤压呼吸囊,达到一定潮气量便完全松开气囊,让病人自行完成呼气动作。

3.有氧源:400-600ml/次,无氧源:700-1000ml/次挤压球体1/3-2/3

4.吸:呼时间比成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呼比为1:2-3

5.3种通气频率:有心跳无呼吸:12-16/分;心跳与呼吸均停止,按压与呼吸比为30:2;人工气道:8-10次/分

6.口咽通气道使用

7.清醒患者做好沟通与心理护理

8.如果简易呼吸器供氧没有效果应尽快通知医生建立有创人工气道

06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第一步操作前准备

1、医师洗手、戴口罩帽子、备齐操作物品,置于患者床旁

2、患者准备:处仰卧位,去枕,头后仰。

3、物品准备:简易呼吸器、氧气设备及导管、听诊器等。

第二步:检查并连接设备

1、检查球囊弹性几有无漏气。将呼吸囊连接面罩。

2、讲呼吸囊连接氧管,氧流量8-10L/min。

第三步站立患者头顶侧、畅通气道

1、患者仰卧位,考生站于患者头顶侧。

2、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及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托起患者下颌,使头后仰。

第四步:固定面罩

扣紧面罩。一手以“EC手法”(大拇指和示指按压面罩,其余三指提起下颌)固定面罩,另一手有规律地捏放呼吸囊 

第五步:  压

1、每次送气500-1000ml

2、捏放呼吸囊频率为每分钟16-20次

3、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以挤压呼吸囊的1/3~1/2为宜

第六步:观察效果

1、随捏放呼吸囊观察胸廓起伏情况

2、听诊双肺呼吸

第七步:结束并报告

该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整理、消毒简易呼吸器。

07

简易呼吸器维护保养

1. 储气袋及硅胶面罩只能用75%酒精擦拭,禁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2. 浸泡消毒后的各个部件应漂洗去除残留消毒液,完全干燥后保存备用。

3. 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消毒,若长期不用者,每周检查处置一次。

4. 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证简易呼吸器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