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千克》教案

 特教梦 2021-08-22

《认识千克》教案  

刘秀锦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A、B、C) 

    2.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各种称重工具。(A、B、C)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A、B);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时间生活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认识千克。

教学难点:

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三、教具准备

电子秤、台秤、电子磅秤、香蕉、苹果、鸡蛋、大米、萝卜、土豆、雪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两袋不同质量的食品:一袋大米,一袋旺旺雪饼。老师带来了一袋大米和一袋雪饼,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生1:我猜是大米,为什么?因为米粒重,感觉应该更重一些。

生2:我觉得雪饼更重,因为雪饼袋子更大一些。

    2.掂一掂:刚刚2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他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来掂一掂,看看刚才两位同学说的对不对。

找几个学生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师:好了,意见一致,说明你们对质量的感觉都很准确。虽然雪饼袋子大一些,但大米更重一些。对于物体的质量,我们光靠看是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要想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我们必须用秤来称一称。

二、学习新课 

1.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说到称一称,那就需要用到一个工具——秤,生活中有许多种秤,你们见过么?

生1:我见过超市、水果店里面的电子秤; 

生2:我家里有小的体重秤,我还在医院见过那种大的体重秤;

……

同学们说的都是对的,下面我们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课件出示)

2.认识电子秤,学习使用电子秤称物品的方法  

(1)认一认

a介绍电子秤和台秤

b学习怎么称重

将要称的物品直接放在电子秤上,显示屏上的数字就是物品的重量。

C介绍质量单位千克

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的质量也有固定的单位,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板书:千克),千克也叫公斤,这节课我们的重点就是认识千克。千克也可以用字母kg表示(板书:kg),如果显示屏显示1,就表示这个物品重1kg;1kg就是1千克。 

(2)感知1千克 

现在我们知道了质量单位——千克,1千克究竟有多重呢? 下面咱们就来称一称,掂一掂。

把事先准备好的苹果、香蕉、萝卜、鸡蛋、土豆各称出一千克,按小组发给学生,让他们掂一掂,感受一千克有多重。

大家刚才掂过的东西的感觉就是1kg的感觉,大家都来掂一掂好好感受一下1kg到底有多重,记住这个感觉。 

3.称一称、数一数

一千克苹果有(     )个

一千克鸡蛋有(     )个

一千克香蕉有(     )个

4.认识磅秤,知道成比较中的物品一般用磅秤。

(1)介绍:比较中的物品,或者堆比较大的物品,一般用磅秤来称,现在大多用电子磅秤(课件出示)。

(2)课件出示一袋面粉,一袋大米,一袋化肥、一袋小麦的图片,告诉学生,称这些物品,一般用磅秤。并告诉学生每种物品的质量。

(3)称体重,组织学生按小组到电子磅秤上称体重,并让学生尝试读出自己的体重。

三、巩固新知

1.填出下面物品的质量(课件出示)

2.思考题: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那个重一些?

四、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秤,还认识了物品质量的单位千克,知道1千克也叫1公斤,生活中我们常用的质量单位就是千克。

教学反思:

千克是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千克这个质量单位、感受一千克有多重很有必要,我在本节课教学设计时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他们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受了千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应用于生活。教学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所体验,只不过由于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光靠观察得到,所以教学开始首先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猜一猜哪个重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感受人有轻有重,物品也有轻重,不能光看包装的大小,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起学生学习重量单位的欲望。  

2.操作体验,认识概念。  

在教学中,老师及时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集体探索的学习氛围,自己动手,称一称1千克苹果、香蕉、萝卜、鸡蛋、土豆,掂一掂1千克苹果、香蕉、萝卜、鸡蛋、土豆有多重数一数1千克苹果、香蕉、鸡蛋有几个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了1千克的重量观念后.再通过称体重的活动和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逐步感受几千克的重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数学的目的,体现了“在需要中学”的思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