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案设计] 得数是6的加法

 特教梦 2021-08-22

[教案设计] 得数是6的加法

甘宁

昆明市官渡区培智学校

一、教材分析

《得数是6的加法》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辅读学校《实用数学学本(新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该内容是基于学习6的组成之后开展的进一步教学。

辅读学校《实用数学学本(新版)》学本图文并茂,融知识、趣味于一体,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了“小步子,多循环”的编写精神,教学内容的编排尽可能的符合智力残疾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班目前有10名学生,按照数学能力将学生分为三层,A层学生4人、B层学生3人、C层学生3人。

A层学生:已掌握6以内数的组成,理解“加”的实际意义;

B层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理解6以内数的含义,能数 、认、读、写6以内的数;

C层学生: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10以内的物体。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层: 掌握得数是6的加法;了解加法交换律。

B层: 借助直观实物掌握得数是6的加法。

C层: 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6以内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A层:通过观察,对比,运用6的组成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

B层:借助实物,能点数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

C层::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6以内的物体。

四、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6的加法

五、教学难点

能运用6的组成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

六、教学准备

 桃子实物,桃子的图片、盘子、小碗、直尺。

七、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上课、起立、写板书

(二)复习导入

复习6的组成。将桃子图片分发给学生,学生通过配对完成6的组成。

(三)新授课

1. 教师拿出桃子、盘子、小碗,分发给两组学生,每组5位同学,学生进行点数,教师进行板书。

2.教师提问:

(1)先数碗里的桃子用数字几表示,再数盘子里用数字几表示 

(2)先数盘子里的桃子用数字几表示,再数碗里用数字几表示。

3.教师引导:

一共有几个桃子呢?“一共”用什么符号表示,教师板书。

你怎么知道得数的?老师请两位同学将碗里和盘子里的桃子放在中间的桌子上,请学生点数,得到(1)式答案;再请学生点数,得到(2)式答案,教师与学生一同列出式子。

4.教师带学生观察分析,运用另外的方法计算:1和5组成6,1加5等于6

        5和1组成6,5加1等于6

5.拓展训练:

连一连,画泡泡,一同探究加法交换律:1和1相连,5和5相连,教师直尺示范,6和6画泡泡,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运用加法交换律可以加快学生计算的速度。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得数是6的加法,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加深记忆。

(五)作业布置

  回家完成作业单上的作业

八、板书设计

生活数学                       

  得数是6的加法

1   5(图片)                图片      图片

2   4(图片)                  1 + 5 = 6

3   3(图片)                 

4   2(图片)                  5 + 1 = 6

5   1(图片)                 加法交换律

 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