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研点击】 难“融”进去的教育

 特教梦 2021-08-22

彭志爽

郑州航空港区益智学校

融合教育,这个概念对于我这个特殊教育教师一直以来都是模糊不清的,虽然我也知道融合教育,但是对于融合教育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表面,在我的认知中,所谓融合教育就是普通学校接受了特殊孩子一起进行学习,生活。周六,经过这一周的培训,让我对融合教育有了更深,更透彻的了解。

申仁洪教授在讲到“中国融合教育的教师团队课程建设”时,提出了一个观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要向两端延伸,前端开展幼儿教育,后端开展职业教育,而前端的收益远大于后端。作为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的时候便知道特殊孩子的最佳康复期便是3—6岁,而3—6岁便是幼儿教育阶段。这个时候对孩子加以康复训练,进行教育,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将是意义重大。幼儿园时期的孩子价值观尚未形成,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没有学业压力,对于老师而言,也更容易接受。特殊儿童在这个时期的融合教育相对来说更容易进行。幼儿阶段的孩子更乐于帮助别人。对普通孩子来说,和特殊孩子在一起,学会互相帮助,关爱弱小,这将是他们人生路上难得的一段经历。申教授对融合教育进行理解时,有一句话让我难以忘记,申教授说:“融合教育不仅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事,更是所有教师的参与。”是啊,要想让特殊孩子真正融入到普通孩子的生活中去,只靠特殊教育教师便是在天方夜谭。

但是在进行融合教育的时候,很多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普通教育的课程中照顾到特殊孩子。对于普通教育教师来说,额外给特殊孩子设计教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也不符合融合教育的理念。这次培训中,老师的一个理念让我对融合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课程:通用课程。它的灵感来源于建筑设计,通用设计:建筑设计领域的一种创建环境和产品的方法,根据这种方法创建的环境和产品能同时满足包括残疾人在内更大范围的人群的使用需要,并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不再进行调整或其它补充性的设计。这个理念强调特殊孩子在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的时候,教师不必在额外进行课程设计,对于老师而言,更能接受。虽然通用课程在设计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个概念的提出已经可以让融合教育往前进了一大步。

融合教育不仅是我们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努力促进的,更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需要一起努力促进,可能很多普通孩子的家长担心特殊孩子跟他们孩子在一起会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老师担心会影响自己的教学,学校领导影响……,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慢慢改变,融合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融合教育的理念更需要我们滴水穿石的决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