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21-08-23
东汉大医张仲景的名方,5味药调理脾胃虚寒,出自宋代官方医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临床用的非常多!
 
方药主要包括: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附子(制)。这个方子的主要作用是温阳祛寒,益气健脾,止泻止痛。
 
干姜和附子辛温,两者合用,可以把脾胃里的寒气散出去,再把脾胃暖起来。附子走窜,从脾胃一直暖到肾,这个药方也可以脾肾并治。甘草就像是助力的木头,干姜和附子把胃里的火生起来后,需要木柴,甘草就是这个作用,不断地往火堆里添柴,可以让火一直烧下去,使脾胃持续暖热。党参和白术,则是补气养血的,是给脾胃提供营养的,脾在五行中属土,土地肥沃,土地有营养,那农作物才能长得好。
 
这个方子主要是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来用的,脾胃虚寒的几个特点:1、怕冷,不管冬天还是夏天,都感觉冷,手脚冰凉,脾主四肢,脾胃虚寒,四肢自然暖不起来。2、经常腹泻,吃点凉的,受点风,脾胃就罢工了,不往上升清,就要往下走,拉肚子了。3、经常胃痛,脾胃里时常感觉不舒服,温热一会就感觉好受了。4、经常上火,有的人会疑问,脾胃虚寒了,为什么还容易上火?这是因为脾胃虚寒,导致身体的火气没办法下行,就只能往上走,许多人会出现口腔溃疡,牙龈肿痛,鼻头、脸部冒痘痘。5、有尿频的情况,这是因为脾胃太寒凉了,没办法把水湿蒸发掉,水湿自己找了出口,从身体的下窍给排泄出来了,时间久了,也会伤害到肾脏,引起脾肾两虚。6、经常便秘,因为身体缺乏阳气,导致津液无法输布,肠道就会变得干涩,导致出现便秘的情况。
 
如果你有以上几种情况,就要警惕自己是不是有脾胃虚寒的情况了,脾胃虚寒的人,舌苔一般都是偏白,湿滑的,边有齿痕,如果舌苔发黄,苔厚腻,这种的一般是体内有湿热,就不要用这个方子了。安全起见,还是找专业的中医大夫帮你辩证一下。
 
对于这个方子,有的人如果觉得麻烦不想自己熬制,可以买个成药,附子理中丸。在临床中,附子理中丸常常应用于腹泻、慢性结肠炎、胃溃疡、胃炎、肠应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经中医辨证后,对虚寒引起的咳嗽、呃逆、口腔溃疡、特发性水肿等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需注意,附子理中丸和其他中药一样应在医生辨证后指导应用,该药不适用于泄泻兼有大便不畅,肛门灼热者,另该药含有附子,不应长期服用,也不适用于孕妇等特殊人群。
 
现在已经进入秋季了,天气转凉,秋季需要调养脾胃,把脾胃功能改善好了,冬季才能进补,吸收好,许多甲状腺结节人群都有脾胃虚寒的问题,结节生于痰湿淤浊,如果脾胃不好,结节是很难消掉了,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所以,临床上,许多结节病人在给她们配药的时候,都会兼顾调理脾胃问题。
 
最后还想说一点,体质的改善和调理不是一朝一夕的,包括中药调治的许多慢性病,都需要坚持,不要急于求成,有时候一些患者用药半个月,有一些好转改善后,就停药了,还有一些着急复查,这对于病情本身也不好,所以大家既然选择中药了,一定不要过于着急。


感谢大家关注@内分泌科吕主任每天分享临床中医知识!
#健康一夏##关注甲状腺结节##脾胃##中医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