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纪(冬)四十六

 虛怀若海 2021-08-24

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

春,西狩获麟。【公羊传】、【穀梁传】

鲁哀公西狩获麟,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论语.子罕】、【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史记.孔子世家】

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公羊传】

叔孙氏之车子曰锄商,樵于野而获兽焉,众莫之识,以为不祥,弃之五父之衢。冉有告夫子曰:“有麋而肉角,岂天之妖乎?”夫子曰:“今何在吾将观焉。遂往,谓其御高柴曰:“若求之言,其必麟乎?”到视之,果信。言偃问曰:“飞者宗凤,走者宗麟,为其难致也。敢问今见,其谁应之?”子曰:“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祥。今宗周将灭,天下无主,孰为来哉?”遂泣曰:“予之于人,犹麟之于兽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吾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孔丛子.记问】、【琴操.补遗】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天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史记.孔子世家】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於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於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孔子世家

春,鲁人获麟,孔子作《春秋》。【稽古录.十一】、【通鉴外纪.九】、【大事记.一】

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史记.太史公自序】 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王道缺而《诗》作,周室废,礼义坏,而《春秋》作。《诗》、《春秋》,学之美者也,皆衰世之造也。【淮南子.汜论训】

孔子作《春秋》,正春,正秋,所以重历也。【太平御览.16

孔子作《春秋》,陈天人之际,记异考符。【初学记.21

孔子作《春秋》,以示王意。【论衡.超奇】

孔子,周世多力之人也。作《春秋》,删五经,秘书微文,无所不定。【论衡.效力】

孔子得史记以作《春秋》。及其立义创意,褒贬赏诛,不复因史记者,眇思自出于胸中也。【论衡.超奇】

孔子曰:“丘作《春秋》,始于元,终于麟,王道成也。”【文选.答宾戏注】

孔子曰:“夏道不亡,商德不作;商德不亡,周德不作;周德不亡,《春秋》不作;《春秋》作而后君子知周道亡也。”【说苑.君道】

仲尼之作《春秋》也,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万物民之所欲,下明得失,起贤才以待后圣。故引史记,理往事,正是非也。王公史记十二公之间,皆衰世之事,故门人惑。孔子曰:“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春秋繁露.俞予】

孔子受瑞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九月经立。【春秋感符精】

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孔子家语.观周】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於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卜商,卫人,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习于《诗》,能通其义,以文学著名。为人性不弘,好论精微,时人无以尚之。尝返卫,见读史志者云:“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曰:“非也,己亥耳。”读史志曰问诸晋史,果曰己亥。于是卫以子夏为圣。【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孔子求书,得黄帝元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尚书序疏】

十三世文公时,平王东迁,文公操政,立平王于申,时仍鼎盛也。历十有五世为庄公,大国而殁于卫。弟穆公许叔立焉,时国小而逼为郑,乃附为楚,楚迁之夷,又迁之曰冀,复迁于容城。郑再灭之夷。再灭之后,为楚所灭。子孙播迁,自容城徙于州高阳乐善里居焉,今地居安州。春秋之书,许叔入许,传八世逮元公之子讳结,以获麟,又一世国除。【许氏族谱】

武王克商,兴灭继绝,更封文叔公于许,至庄宗始见于春秋,廿四世元公后,成公子结,为楚所并,奔山阳。【许氏族谱】

结公,许元公长子,名闰余,字子实,号奕山,许国第二十四任国君。生于东周敬王十七年戊戌。战国初,为楚所灭。【许氏族谱】

许,故国,姜姓,四岳后,文叔所封,二十四世为楚所灭。【汉书.地理志上】

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使子路,子路辞。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于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由弗能。”

齐人歌之曰:“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夏,四月,齐陈恒与阚止争政,杀止。【通鉴外纪.九】、【大事记.一】

齐简公之在鲁也,阚止有宠焉。及即位,使为政。陈成子田恒惮之,骤顾诸朝。诸御鞅言于公曰:“陈、阚不可并也,君其择焉。”弗听。子我夕,陈逆杀人,逢之,遂执以入。陈氏方睦,使疾,而遗之潘沐,备酒肉焉,飨守囚者,醉而杀之,而逃。子我盟诸陈于陈宗。【史记.齐太公世家】

初,陈豹欲为子我臣,使公孙言己,已有丧而止。既,而言之,曰:“有陈豹者,长而上偻,望视,事君子必得志,欲为子臣。吾惮其为人也,故缓以告。”子我曰:“何害?是其在我也。”使为臣。他日,与之言政,说,遂有宠,谓之曰:“我尽逐陈氏,而立女,若何?”对曰:“我远于陈氏矣。且其违者,不过数人,何尽逐焉?”遂告陈氏。子行曰:“彼得君,弗先,必祸子。”子行舍于公宫。【史记.齐太公世家】

四月,庚戌,鲁叔还卒。

叔肸生声伯婴齐,齐生叔老,老生叔弓。叔弓生定伯阅,阅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还。【世本】

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壬申,成子兄弟四乘如公。子我在幄,出,逆之。遂入,闭门。侍人御之,子行杀侍人。公与妇人饮酒于檀台,成子迁诸寝。公执戈,将击之。太史子余曰:“非不利也,将除害也。”成子出舍于库,闻公犹怒,将出,曰:“何所无君?”子行抽剑,曰:“需,事之贼也。谁非陈宗?所不杀子者,有如陈宗!”乃止。子我归,属徒,攻闱与大门,皆不胜,乃出。陈氏追之,失道于弇中,适丰丘。丰丘人执之,以告,杀诸郭关。成子将杀大陆子方,陈逆请而免之。以公命取车于道,及耏,众知而东之。出雍门,陈豹与之车,弗受,曰:“逆为余请,豹与余车,余有私焉。事子我而有私于其仇,何以见鲁、卫之士?”东郭贾奔卫。【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大夫东郭贾,字子方,食邑大陆,号大陆子方。【万姓统谱】

田成子常与宰我争,宰我夜伏卒,将以攻田成子,令于卒中曰:不见旌节毋起。鸱夷子皮闻之,告田成子。田成子因为旌节以起宰我之卒以攻之,遂残之也。【说苑.指武】

宰予有口才,以言语著名。仕齐,为临菑大夫,与田常为乱,夷其三族。孔子耻之曰:“不在利病,其在宰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简公曰:“陈成常与宰予,之二臣者,甚相憎也。臣恐其相攻也。相攻唯固,则危上矣。愿君之去一人也。”简公曰:“非而细人所能识也。”居无几何,陈成常果攻宰予於庭,即简公於庙。简公喟焉太息曰:“余不能用鞅之言,以至此患也。”【吕氏春秋.审分览慎势】、【淮南子.人间训】

齐景公有臣曰诸御鞅,谏简公曰:田常与宰予,此二人者甚相憎也,臣恐其相攻;相攻虽叛而危之,不可。愿君去一人。”简公曰:非细人之所敢议也。”居无几何,田常果攻宰予于庭,贼简公于朝,简公喟焉太息,曰:余不用鞅之言以至此患也。”【说苑.正谏】

齐简公释其国家之柄,而专任其大臣,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故使陈成田常、鸱夷子皮得成其难。【淮南子.汜论训】

阴,周文王弟三子管叔鲜之后,管夷吾七代孙脩适楚,为阴大夫,因氏焉。【元和姓纂】

庚辰,陈恒执公于舒州。公曰:“吾早从鞅之言,不及此。”

宋桓魋之宠害于公,公使夫人骤请享焉,而将讨之。未及,魋先谋公,请以鞍易薄,公曰:“不可。薄,宗邑也。”乃益鞍七邑,而请享公焉。以日中为期,家备尽往。公知之,告皇野曰:“余长魋也,今将祸余,请即救。”司马子仲曰:“有臣不顺,神之所恶也,而况人乎?敢不承命。不得左师不可,请以君命召之。”

左师每食击钟。闻钟声,公曰:“夫子将食。”既食,又奏。公曰:“可矣。”以乘车往,曰:“迹人来告曰:'逢泽有介麇焉。’公曰:'虽魋未来,得左师,吾与之田,若何?’君惮告子。野曰:'尝私焉。’君欲速,故以乘车逆子。”与之乘,至,公告之故,拜,不能起。司马曰:“君与之言。”公曰:“所难子者,上有天,下有先君。”对曰:“魋之不共,宋之祸也,敢不唯命是听。”司马请瑞焉,以命其徒攻桓氏。其父兄故臣曰:“不可。”其新臣曰:“从吾君之命。”遂攻之。子颀骋而告桓司马。司马欲入,子车止之,曰:“不能事君,而又伐国,民不与也,只取死焉。”向魋遂入于曹以叛。

陈宗竖出奔楚。宋向魋入于曹以叛。

宋桓魋之宠害于公,公讨之,魋入于曹以叛。【通鉴外纪.九】、【稽古录.十一】

莒郊公薨。

六月,使左师巢伐之。欲质大夫以入焉,不能。亦入于曹,取质。魋曰:“不可。既不能事君,又得罪于民,将若之何?”乃舍之。民遂叛之。向魋奔卫。向巢来奔,宋公使止之,曰:“寡人与子有言矣,不可以绝向氏之祀。”辞曰:“臣之罪大,尽灭桓氏可也。若以先臣之故,而使有后,君之惠也。若臣,则不可以入矣。”

六月,宋向魋自曹出奔卫。【通鉴外纪.九】、【大事记.一】

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於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而适齐。向魋出于卫地,公文氏攻之,求夏后氏之璜焉。与之他玉,而奔齐,陈成子使为次卿。司马牛又致其邑焉,而适吴。吴人恶之,而反。赵简子召之,陈成子亦召之。卒于鲁郭门之外,阬氏葬诸丘舆。

齐人弑其君壬于舒州。

甲午,齐陈恒弑其君简公于舒州。田常乃立简公弟骜,是为平公。平公即位,田常相之,专齐之政,割齐安平以东为田氏封邑。【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平公惊。【汉书.古今人表】

田常,简公之臣也,而弑其君。【韩非子.难二】

简公两用田成、阚止而简公杀。【韩非子.说林上】

田恒相齐,阚止重于简公,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田恒因行私惠以取其国,遂杀简公而夺之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简公失其爪牙於田常,而不蚤夺之,故身死国亡。【韩非子.人主】

田常徒用德而简公弑。【韩非子.二柄】

简公以弑于檀台。【新书.胎教】、【大戴礼记.保傅】

简公以懦杀。【淮南子.缪称训】

宰我秉事,有宠于齐,田常作难,道不行,身死庭中,简公杀于檀台。【盐铁论.殊路】

简公不听宰我而漏其谋。是以二君身被放杀,而祸及忠臣。【盐铁论.殊路】

故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此简公失德而田常用之也,故简公见弑。【韩非子.二柄】

田常为简公臣,爵列无敌於国,私家之富与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阴取齐国,杀宰予於庭,即弑简公於朝,遂有齐国。【史记.李斯列传】

昔者,齐简公释其国家之柄,而专任其大臣,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故使陈成田常、鸱夷子皮得成其难。使吕氏绝祀而陈氏有国者,此柔懦所生也。【淮南子.汜论训】

两人构怨,廷杀宰予,简公遇杀,身死无后,陈氏代之,齐乃无吕。【淮南子.人间训】

田氏之相齐也,君盈则己降,君敛则己施,民皆归之,因有齐国;子孙享之,至今不绝。【列子.杨朱】

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网罟屋州闾乡里者,曷常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朝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耶?并与其圣智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代而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智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鬼谷子.却乱】

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网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馀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智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庄子.外篇胠箧】

田成子取齐。【韩非子.说疑】

齐陈恒弑简公于舒州,立简公骜而相之,遂专国权。孔子沐浴,朝鲁哀公,请讨之,不果从。【大事记.一】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孔子家语.正论解】

田常弑简公,乃盟于国人,曰:“不盟者、死及家。”石他曰:“古之事君者、死其君之事。舍君以全亲,非忠也;舍亲以死君之事,非孝也;他则不能。然不盟,是杀吾亲也,从人而盟,是背吾君也。呜呼!生乱世,不得正行;劫乎暴人,不得全义,悲夫!”乃进盟,以免父母;退伏剑,以死其君。闻之者曰:“君子哉!安之命矣!”【韩诗外传.六】、【新序.义勇】

陈恒弒君,使勇士六人劫子渊栖,子渊栖曰:子之欲与我,以我为知乎?臣弒君,非知也!以我为仁乎?见利而背君,非仁也!以我为勇乎?劫我以兵,惧而与子,非勇也。使吾无此三者,与何补于子?若吾有此三者,终不从子矣!乃舍之。【新序.义勇】

陈成子恒之劫子渊捷也。【淮南子.说山训】

田常既杀简公,惧诸侯共诛己,乃尽归鲁、卫侵地,西约晋、韩、魏、赵氏,南通吴、越之使,修功行赏,亲於百姓,以故齐复定。【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初,孟孺子泄将圉马于成。成宰公孙宿不受,曰:“孟孙为成之病,不圉马焉。”孺子怒,袭成。从者不得入,乃反。成有司使,孺子鞭之。

赵简子昼居,喟然太息曰:“异哉!吾欲伐卫十年矣,而卫不伐。”侍者曰:“以赵之大而伐卫之细,君若不欲则可也;君若欲之,请令伐之。”简子曰:“不如而言也。卫有士十人於吾所,吾乃且伐之,十人者其言不义也,而我伐之,是我为不义也。”故简子之时,卫以十人者按赵之兵,殁简子之身。卫可谓知用人矣。【吕氏春秋.开春论期贤】

秋,晋赵鞅帅师伐卫。

八月,辛丑,仲孙何忌卒。

孟孙何忌子武伯彘嗣为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获麟而作《春秋》,九月书成。【春秋演孔图】

孔子修《春秋》,九月而成。卜之,得阳豫之卦。【春秋演孔图】

孔子作《春秋》一万八千字,九月而书成,以授游、夏之徒。游、夏之徒不能改一字。【春秋说题辞】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曰:欲能则学,欲知则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曰:夏道不亡,商德不作;商德不亡,周德不作;周德不亡,春秋不作;春秋作而后君子知周道亡也。故上下相亏也,犹水火之相灭也,人君不可不察而大盛其臣下,此私门盛而公家毁也,人君不察焉,则国家危殆矣。【说苑.君道】

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於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襃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

夫子行说七十诸侯无定处,意欲使天下之民各得其所,而道不行。退而修春秋,采毫毛之善,贬纤介之恶,人事浃,王道备,精和圣制,上通于天而麟至,此天之知夫子也。于是喟然而叹曰:天以至明为不可蔽乎?日何为而食也?地以至安为不可危乎?地何为而 动?天地尚有动蔽,是故贤圣说于世而不得行其道,故灾异并作也。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说苑.至公】

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海内说其仁,美其义,而为服役者七十人,盖贵仁者寡,能义者难也。故以天下之大,而为服役者七十人,而仁义者一人。【韩非子.五蠹】

齐太史子与适鲁,见孔子。孔子与之言道,子与悦,曰:“吾鄙人也,闻子之名,不覩子之形,久矣!而未知宝贵也。乃今而后知泰山之为高,渊海为大。惜乎!夫子之不逢明王,道德不加于民,而将垂宝以贻后世。”遂退而谓南宫敬叔曰:“今孔子先圣之嗣,自弗父何以来,世有德让,天所祚也。成汤以武德王天下,其配在文。殷宗已下,未始有也。孔子生于衰周,先王典籍,错乱无纪;而乃论百家之遗记,考正其义,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删《诗》述《书》,定礼理乐,制作《春秋》,赞明《易》道,垂训后嗣,以为法式,其文德著矣。然凡所教诲,束修已上,三千馀人。或者天将欲与素王之乎?夫何其盛也。”

敬叔曰:“殆如吾子之言。夫物莫能两大。吾闻圣人之后,而非继世之统,其必有兴者焉。今孔子之道至矣,乃将施乎无穷,虽欲辞天之祚,故未得耳。”子贡闻之,以二子告孔子。子曰:“岂若是哉?乱而治之,滞而起之,自吾志。天何与焉!”【孔子家语.本姓解】

其口之。史曰:也,古齐邦敝吏之子也,无如图也……。”既之以其子,子嗣其身之惑也。今吏子师之、君之,择之慎矣。……必危其邦家,赐则能贵於禹、汤,禹、汤赐则学自……亟启同,故教於始乎哉?始得可人而举之……莫之能竖也,子以是视之,不其难与言也,且夫……也。史曰:何谓八口?夫子曰:內与,幽色与酒,大钟鼎……曰:……夫子曰:……美宗室,驱畋口与狱讼,此所以失……。”“何谓敬?夫子曰:敬也者,信人之颜色,其为之伪,视其所欲,其……。”“曷麤而不敬,子亦是之恻。曰:何谓强?何谓口?夫子曰:有民以来,未或能在立於地之上,抑或不免有祸,不……不可以弗戒。子之事行,百姓得其例,邦家以口,子之事不行,百……。”曰:闻子之言,大惧,不知所为。夫子曰:善哉!临事而惧,教不……。”【上博楚简.史蒥问于夫子】

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足蹑于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然而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孝道,以成素王。事亦鲜矣!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采善鉏丑,以成王道。论亦博矣!然而围于匡,颜色不变,弦歌不彻,临死亡之地,犯患难之危,据义行理而志不慑。分亦明矣!然而为鲁司寇,听狱必为断;作为春秋,不道鬼神,不敢专已。【淮南子.主术训】

子夏曰:“《春秋》之记臣杀君、子杀父者,以十数矣。皆非一日之积也,有渐而以至矣。凡奸者,行久而成积,积成而力多,力多而能杀,故明主蚤绝之。”今田常之为乱,有渐见矣,而君不诛。晏子不使其君禁侵陵之臣,而使其主行惠,故简公受其祸。故子夏曰:“善持势者,蚤绝奸之萌。”【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子夏曰:“《春秋》者,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者也。此非一日之事也,有渐以至焉。”【说苑.复恩】

子夏言:“有国家者,不可不学春秋,不学春秋,则无以见前后旁侧之危,则不知国之大柄,君之重任也。故或胁穷失国,揜杀于位,一朝至尔,苟能述《春秋》之法,致行其道,岂徒除祸哉!乃尧舜之德也。”【春秋繁露.俞序】

子夏言:“《春秋》重人,诸讥皆本此。或奢侈使人愤怨,或暴虐贼害人,终皆祸及身。”【春秋繁露.俞序】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采善鉏丑,以成王道,论亦博矣。【淮南子.主术训】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於变;《礼》经纪人伦,故长於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於政;《诗》记山川、谿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於风;《乐》乐所以立,故长於和;春秋辩是非,故长於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

孔子曰:丘作《春秋》,天授《演孔图》,中有大玉刻一版曰珽玑,一低一昂,是七期验败毁灭之征也。【太平御览.606

丘学《孝经》,文成道立,齐以白天,则玄云踊紫官。开北门,角亢星北落司命。天使书题,号孝经篇。云神星裳,孔丘知元,今使阳衢乘紫麟,下告地主要道之君。后年麟至,口吐图文,北落郎服,书鲁端门,隐形不见。子夏往观,写得十七字,余字灭消文,其余飞为赤鸟,翔靡青云。【太平御览.610

《春秋》,二尺四寸书之;《孝经》,一尺二寸书之。【孝经钩命决】

作法《五经》,连之天地,稽之图象,质於三王,施之四海。【太平御览.610

孔子在庶,德无所施,功无所就,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经钩命决】

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以春秋属商,以孝经属参。【艺文类聚.26

制作《孝经》,道备,使七十二弟子向北辰星而磬折,使曾子抱《河》、《洛》,事北面。孔子衣绛单衣,向北辰星而拜者也。【北堂书钞.85

鸟化为书,孔子奉以告天。赤雀集书上,化为黄玉,刻曰:孔提命作法为制,赤雀集。【艺文类聚.99】、【太平御览.922

孔子修《春秋》,制《孝经》,既成,斋戒向北辰而拜,告备于天。乃洪郁,起白雾摩地,白虹自上而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搜神记.八】

孔子作《春秋》、制《孝经》既成,使七十二弟子向北辰星磬折而立,使曾子抱《河》、《洛》,事北向。孔子斋戒,向北辰而拜,告备于天,曰:《孝经》四卷,《春秋》、《河》、《洛》凡八十一卷,谨已备。天乃洪郁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宋书.瑞符志】

冬,陈宗竖自楚复入于陈,陈人杀之。陈辕买出奔楚。

有星孛。【大事记.一】

鲁饥。【通鉴外纪.九】、【大事记.一】

晋城顿丘。【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水经.淇水注】

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於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於旁。敢问宓子何以至於此?”孔子曰:“丘尝与之言曰:'诚乎此者刑乎彼。’宓子必行此术於亶父也。”【孔子家语.屈节解】、【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淮南子.道应训】

密子治亶父,巫马期往观化焉,见夜渔者,得小即释之,非刑之所能禁也。【淮南子.泰族训】

孔子弟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孔蔑曰:自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袭,学焉得习,以是学不得明也,所亡者一也。奉禄少鬻,鬻不足及亲戚,亲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孔子不说,而复往见子贱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也?子贱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诵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学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奉禄虽少鬻,鬻得及亲戚,是以亲戚益亲也,所得者二也。公事虽急,夜勤,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亲也,所得者三也。孔子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子路初见】、【说苑.政理】、【新序.杂事二】

子贱治单父其民附,孔子曰:“告丘之所以治之者。”对曰:“不齐时发仓廪,振困穷,补不足。”孔子曰:“是小人附耳,未也。”对曰:“赏有能,招贤才,退不肖。”孔子曰:“是士附耳,未也。”对曰:“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有二人,所师者一人。”孔子曰:“所父事者三人,足以教孝矣,所兄事者五人,足以教弟矣;所友者十有二人,足以袪壅蔽矣;所师者一人,足以虑无失策,举无败功矣。惜乎!不齐之所为者小也,为之大,功乃与尧舜参矣。”【韩诗外传.八】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曰: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不齐之所治者小也,不齐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孔子家语.辩政】、【说苑.政理】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祇以异。’”【论语.颜渊】

孔子卦得《贲》,喟然仰而叹息,意不平。子张进,举手而问曰:“师闻《贲》者吉卦,而叹之乎?孔子曰:“《贲》,非正色也,是以叹之。吾思夫质素,白当正白,黑当正黑。文质又何也?吾亦闻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说苑.反质】

孔子尝自筮,其卦得《贲》焉,愀然有不平之状。子张进曰:“师闻卜者得《贲》卦,吉也;而夫子之色有不平,何也?”孔子对曰:“以其离邪。在《周易》,山下有火谓之《贲》,非正色之卦也。夫质也,黑白宜正焉,今得《贲》,非吾兆也。吾闻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质有馀,不受饰故也。”【孔子家语.好生】

孔子卜,得《贲》。孔子曰:“不吉。子贡曰:“夫《贲》亦好矣,何谓不吉乎?孔子曰:“夫白而白,黑而黑。夫《贲》,又何好乎?【吕氏春秋.慎行论壹行】

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损》、《益》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以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淮南子.人间训】

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则喟然而叹,子夏避席而问曰:夫子何为叹?孔子曰:夫自损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叹也。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孔子曰:否,天之道成者,未尝得久也。夫学者以虚受之,故曰得,苟不知持满,则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昔尧履天子之位,犹允恭以持之,虚静以待下,故百载以逾盛,迄今而益章。昆吾自臧而满意,穷高而不衰,故当时而亏败,迄今而逾恶,是非损益之征与?吾故曰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夫丰明而动故能大,苟大则亏矣,吾戒之,故曰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是以圣人不敢当盛。升舆而遇三人则下,二人则轼,调其盈虚,故能长久也。子夏曰:善,请终身诵之。说苑.敬慎】

叔仲会,鲁人,字子期。少孔子五十岁,与孔璇年相比,每孺子之。执笔记事于夫子,二人迭侍左右。孟武伯见孔子而问曰:“此二孺子之幼也于学,岂能识于壮哉?”孔子曰:“然。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秦庄子死,孟武伯问于孔子曰:“古者同寮有服乎?”答曰:“然。同寮有相友之义,贵贱殊等,不为同官。闻诸老聃,昔者虢叔、闳夭、太颠、散宜生、南宫适、五臣同寮,比德以赞文武。及虢叔死,四人者为之服,朋友之服,古之达理者行之也。”【孔丛子.记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