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请鼓励孩子做一个幸福的平凡人》的文章,略有感触,记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此文作者是一名教师,将之前大热的一篇《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作为辩题让学生辩论而引发的一系列思考,对我也大有启发。 快感不是快乐 首先让我从迷茫中清醒的一句话是我们以往所获得的“成功”,所带来的仅仅是快感,而不是快乐,更不是幸福。不知心理学上是如何解释,在我看来,快感是短暂的快乐,而幸福是持续的快乐,我们所做的很多事都满足了自己快感,但是刺激过后,敏锐度就会降低,会不断地去寻找更高级的刺激,因而不断地陷入焦虑。如果无法将自己脱开自身环境,依照本心,寻找真正让自己能持续快乐的事情,那就会陷入到无休止地寻找更高级快感的焦虑之中,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人皆不同,何况是两种文化 文中作者在职业变动后陷入焦虑,由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导致沟通上、理解上出现了问题,不得其法。越来越觉得每个人其实都不同,人与人相处之中,多得是冲突、妥协、再冲突、再妥协。如果冲突比妥协多,但很可能妥协就越来越难,久而久之就没有妥协了。陷入心灵中的不平静,四周草木皆兵,是一种很可怜的状态。人只有在足够静的情况下,才能好好思考,才能作出理性判断,最后才能选择是按照理性作出决定,还是按照感性作出决定。 融入而不仅仅是喜欢 文中提到对幸福的理解有一,“喜欢你周围的一切,周围的一切也喜欢你”。就个人而言,觉得这或许是有些片面和理想化了。我所认为的最和谐的环境是,每个人在集体中都扮演着自身的角色,各司其职,大家浑然一体,有争斗,有劝阻,有控场等等,一切都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并且更重要的,能够随着整个环境的变换而不断变化每个人的角色。只有不断刷新更替,回到起点,才能延缓衰败。在稳定的环境中,获得持续的快乐。 成为英雄的不归路 望子成龙一直都是中国家长的终极目标,提到最多的是把家长未实现的宏愿寄托在孩子身上。但英雄毕竟不好做,一将功成万骨枯,要踩着如此多的人上位,需要的不仅仅是勤奋刻苦而已,更是心灵的坚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这里说的一定是一个也不能少。丐帮帮助即位时,所以丐帮弟子要向帮助吐口水,也是如此道理。当你站在上面,所有人都看着你,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有人关注,人性的恶在此时会充分的爆发出来,丛林法则发挥到极致。然后或许你就会想要做个平凡人,因为你已经明白平凡更可贵、更幸福。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因平凡而伟大”的论调都是“成功人士”和“伟人”提出的原因,因为原本选择平凡的人不会说,说了也不一定有人信。我们现在生长的环境,人人都在鼓吹成功,却更多人趋于平凡,值得玩味。 总结 人最终皆因平凡而伟大,有天性就选择了平凡,也有英雄失败了感悟到平凡的,最要命的是注定平凡却心有不甘,这些人最困苦一些,在痛苦地挣扎之间,能否逃出牢笼,就看造化了。 |
|